-
匐行疹
概述:1874年Lee发现某些寄生虫移行人体皮肤引起的线状损害,定名为匐行疹,但他不知道是什么寄生虫,直到1926年Kirby-Smith、Dove及White才证实是寄生在狗、猫体内的巴西钩虫的幼虫所引起,以后又发现某些线虫、丝虫、绦虫的幼虫也能引起这种损害。系钩虫、蝇蛆、丝虫及颌口虫的幼虫在人的皮肤移行掘进所引起的线状损害。
-
移动性幼虫疹
概述:1874年Lee发现某些寄生虫移行人体皮肤引起的线状损害,定名为匐行疹,但他不知道是什么寄生虫,直到1926年Kirby-Smith、Dove及White才证实是寄生在狗、猫体内的巴西钩虫的幼虫所引起,以后又发现某些线虫、丝虫、绦虫的幼虫也能引起这种损害。系钩虫、蝇蛆、丝虫及颌口虫的幼虫在人的皮肤移行掘进所引起的线状损害。
-
皮肤幼虫移行症
疾病别名migrans,cutaneouslarva疾病代码ICD:B83.8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皮肤幼虫移行症主要表现为匐行疹,常由一些寄生于动物如猫、犬的钩虫如巴西钩虫(Ancylostomabraziliensis),犬钩虫(A.caninum)等的幼虫钻入人体皮肤而引起的,寄生于人体的钩虫如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的感染期幼虫偶也可引起此病。
-
蝇蛆检查
蝇蛆检查是检查引起皮肤病的蝇蛆是否存在的一种皮肤病检测方法。蝇蛆病是蝇的幼虫(蛆)寄生在人或动物的器官或组织中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皮肤蝇蛆病是指某些蝇的幼虫钻入皮肤内引起的炎症反应。蝇蛆检查正常值:皮肤处于健康状态蝇蛆检查临床意义:异常结果:初发时常有轻度发热、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症状。
-
皮肤蝇蛆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皮肤蝇蛆病主要是纹皮蝇和牛皮蝇的一龄幼虫偶尔寄生于人体所致。6d即产卵,在夏季经1d左右即可孵出幼虫,在30~诊断检查:在流行地区有接触牛、马牲畜的历史,皮肤上出现疼痛性游走性的包块,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要考虑有本病的可能,若在皮下肿块或结节内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
棘颚口线虫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人体颚口线虫病均由棘颚口线虫和刚棘颚口线虫寄生人体所引起。病理生理:本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幼虫在人体组织中移行,加上虫体的毒素(如类乙酰胆碱、含透明质酸酶的扩散因子、蛋白水解酶等)刺激,可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图12—30)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
弓蛔虫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主要是由狗弓蛔虫、亦称犬弓首线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少数是由猫弓蛔虫引起。幼虫若移行至眼可出现眼炎、眼部肉芽肿。皮肤试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商品名为驱蛔灵)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