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而网状细胞、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等,虽属于网状内皮系统,但恐来源于间充组织而非来源于单核白血球,故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分散在全身各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幼稚单核细胞。在细菌或其他因子刺激下能分泌酸性水解酶、中性蛋白酶、溶菌酶和其他内源性热原等。
-
辅佐细胞
表4-3常用免疫细胞的简称和略语一览表简称或略语全称AC辅佐细胞APC抗原递呈细胞DC树突状细胞FDC滤泡树突状细胞CTL细胞毒性T细胞Mφ巨噬细胞B细胞骨髓(或腔上囊)依赖性淋巴细胞T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c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H细胞辅佐性T细胞TS细胞抑制性T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LAK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
埃博拉病毒性疾病
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有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尤其是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随后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被感染,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相关药品:凝血酶、干扰素、利巴韦林相关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淀粉酶、干扰素
-
埃博拉出血热
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有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尤其是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随后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被感染,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相关药品:凝血酶、干扰素、利巴韦林相关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淀粉酶、干扰素
-
骨髓显像
概述:骨髓显像,可分别对骨髓组织中的红细胞生成类细胞、网状内皮类细胞和粒细胞生成类细胞进行。正常人和多数血液病患者,骨髓单核细胞的吞噬活性与骨髓造血功能相一致。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辅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2.显像方法(1)99mTc-硫胶体:静脉注射放射性99mTc-硫胶体555~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被显影。
-
埃博拉病毒病
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有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尤其是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随后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被感染,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相关药品:凝血酶、干扰素、利巴韦林相关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淀粉酶、干扰素
-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ivepreparation)是一种抑制或减低免疫反应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细胞丙种球蛋白(ALG),进入人体后即可与淋巴细胞结合,在吞噬细胞及补体参与下,使淋巴细胞被吞噬或溶解,从而导致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如环磷酰胺(CP)和硫唑嘌呤。
-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侵入的一种防御能力。若机体的免疫功能中有任何一种受到损伤,或功能低下,都会导致不能对病原体发生正常的免疫应答,从而发生传染或传染病。抗感染的特异性免疫,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自然自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
α2巨球蛋白
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G或AMG)是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如与许多肽链内切酶(包括丝氨酸、巯基、羧基蛋白水解酶和一些金属蛋白水解酶)的结合。这些蛋白水解酶有纤维蛋白溶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组织蛋白酶D等。可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正常成人参考值为1500-3500μg/L。
-
血浆蛋白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曾经用盐析法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原三大类。这说明血浆蛋白包括了很多分子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的蛋白质。虽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质,吸收的是氨基酸,但是,体内的某些细胞,特别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饮完整的血浆蛋白,然后由细胞内的酶类将吞入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
白果槲寄生
雌花序聚伞式穗状,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总花梗长约2mm,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开始时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无影响,48h后吞噬细胞指数明显增加,于120小时恢复正常;毒性:白果槲寄生植物汁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约为32mg/kg,其多糖组分小鼠腹腔注射的一次耐受量大于2.25g/kg。
-
单核细胞数
乙液(磷酸缓冲液)(pH值6.8~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相关疾病:肺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疟疾、霍奇金病、肝硬化
-
单核细胞计数
乙液(磷酸缓冲液)(pH值6.8~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相关疾病:肺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疟疾、霍奇金病、肝硬化
-
淋巴显像
概述:在组织间隙内注入放射性标记的大分子或胶体物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基底膜而主要经毛细淋巴管吸收,并在向心性引流过程中部分被引流淋巴结窦内皮细胞所摄取,部分随淋巴液归入体循环,最后被肝、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用γ照相机可显示各级引流淋巴结(链)的分布、形态、相互关系及淋巴引流功能状态。
-
条纹状角皮症
疾病别名线状角皮症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条纹状角皮症或称线状角皮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属于掌跖角皮症的范畴。20%水杨酸软膏或尿素软膏,0.1%维A酸软膏或0.25%蒽林软膏亦有效,顽固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硬膏局部封包;结果在上述因素作用下,而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