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中窝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②肿瘤血供丰富者可见增粗和迂曲的血管压迹引向骨质增生或破坏区。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鞍旁脑膜瘤累及海绵窦者可不必强求作肿瘤全切除。(3)宜吃具有防治颅内高压作用的食物:玉米须、赤豆、核桃仁、紫菜、鲤鱼、鸭肉、石莼、海带、蟹、蛤蜊。
-
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在肿瘤与上矢状窦之间没有脑组织,但也有学者将靠近矢状窦的部分镰旁和凸面脑膜瘤归于矢状窦旁脑膜瘤。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大脑镰脑膜瘤手术时可将受累部分大脑镰一起切除。
-
桥小脑角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桥小脑角肿瘤中以听神经瘤多见,占70%~面肌抽搐或轻度面瘫是面神经损害早期表现,本组共137例,占病例总数的68.8%。病人面部麻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颞肌萎缩等三叉神经损害表现也较常见,本组病人130例,占65.3%。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
-
嗅沟和前颅凹颅底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诊断检查:诊断1.病史询问颅内高压和神经症状,注意有无癫癎发作,了解癫癎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情况。②肿瘤血供丰富者可见增粗和迂曲的血管压迹引向骨质增生或破坏区。
-
小脑幕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包括幕切迹和窦汇区)的脑膜瘤,可向小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发展,亦可呈哑铃形生长。3%,本组152例占4.84%。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小脑幕切迹脑膜瘤应注意保护脑干。
-
斜坡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诊断检查:1.病史询问颅内高压和神经症状,注意有无癫癎发作,了解癫癎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情况。3.颅骨X线平片阳性所见有:①肿瘤局部颅骨内板骨质增生,内外板均有增生时可有骨性突出,少数可有颅板破坏。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
-
鞍结节和鞍隔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鞍结节脑膜瘤的附着点在鞍结节,由蝶鞍的前上方长出,与从鞍内长出的垂体瘤以及从鞍上长出的颅咽管瘤不同,症状也有差别。症状: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④最后视觉通路受压严重,视力完全丧失,颅内压增高明显,甚至引起明显的脑干受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