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生肌酐清除率
概述:内生肌酐为体内肌酐代谢产生,每天生成量相对稳定,肌酐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基本不被肾小管吸收,随尿液排出体外。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除内生肌酐清除率低到正常值的80%以下,但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仍在正常范围,故是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
血清肌酐
概述:肌酐(Creatinine)是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由肾脏排出。体内合成肌酐的原料为甘氨酸、精氨酸及蛋氨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降至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增高,故不能反映早期肾功能受损,对晚期肾病临床意义较大。(5)血清(浆)如当天不测,可置于冰箱内保存3天,若长时间不测,可-20℃保存。
-
螺旋藻
钝顶螺旋藻对革兰阴性菌无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小鼠,分别给予藻蓝蛋白注射2mg或口服20mg后,经铜激光辐照瘤体15天后,有效率分别为50%和53%,与对照组相比,具显着差异。说明食用螺旋藻使体内的乳酸杆菌增多,并使机体从饮食中吸收维生素B1和其他维生素的效率提高。可加速慢性醋酸型大鼠胃溃疡的愈合。缺铁性贫血;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四)肌活检。一般5岁后症状开始明显,髋带肌无力日益严重,行走摇摆如鸭步态,跌倒更频繁,不能上楼和跳跃,肩带和全身棘力随之进行性减退,大多数10岁后丧失独立行走能力20岁前大多出现咽喉肌肉和呼吸肌无力,声音低微,吞咽和呼吸困难,很易发生吸入性肺炎等继发感染死亡,BMD症状较轻,可能存活至40岁左右。
-
急性及慢性酒中毒性肌病
概述:酒精中毒性肌病(alcoholicmyopathy)又称之为酒精性肌病(alcoholicmyopathy),是由酒精中毒引起,发病机制未明的一种肌肉病变。2.其他血液检查包括血生化、肾功、肝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测定血清酶水平和肌电图有助于确诊,肌酸激酶(CK)升高是肌损伤敏感的特异性指标。
-
酒精性肌病
概述:酒精中毒性肌病(alcoholicmyopathy)又称之为酒精性肌病(alcoholicmyopathy),是由酒精中毒引起,发病机制未明的一种肌肉病变。2.其他血液检查包括血生化、肾功、肝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测定血清酶水平和肌电图有助于确诊,肌酸激酶(CK)升高是肌损伤敏感的特异性指标。
-
酒精中毒性肌病
概述:酒精中毒性肌病(alcoholicmyopathy)又称之为酒精性肌病(alcoholicmyopathy),是由酒精中毒引起,发病机制未明的一种肌肉病变。2.其他血液检查包括血生化、肾功、肝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测定血清酶水平和肌电图有助于确诊,肌酸激酶(CK)升高是肌损伤敏感的特异性指标。
-
尿肌酸
60mg/24h)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升高:肌营养不良症、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类固醇肌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急性脊髓前角炎、脊髓性进行肌萎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挤压综合征、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类无睾症、肢端肥大症、烧伤、骨折、白血病、糖尿病等。
-
UCre
60mg/24h)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升高:肌营养不良症、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类固醇肌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急性脊髓前角炎、脊髓性进行肌萎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挤压综合征、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类无睾症、肢端肥大症、烧伤、骨折、白血病、糖尿病等。
-
脉络膜视网膜环状萎缩
倘若胎儿有鸟氨酸血症,则可能有鸟氨酸尿存在,羊水中鸟氨酸浓度可增高,检出后给予预防性治疗。在无脉络膜症晚期周边部眼底及黄斑部有细小的、天鹅绒样色素增生和带有光泽的结晶样小点,为本病的典型改变。相关药品:谷氨酸、植物血凝素、维生素B6、精氨酸、赖氨酸相关检查: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甘氨酸
-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倘若胎儿有鸟氨酸血症,则可能有鸟氨酸尿存在,羊水中鸟氨酸浓度可增高,检出后给予预防性治疗。在无脉络膜症晚期周边部眼底及黄斑部有细小的、天鹅绒样色素增生和带有光泽的结晶样小点,为本病的典型改变。相关药品:谷氨酸、植物血凝素、维生素B6、精氨酸、赖氨酸相关检查: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甘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