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脊液细菌培养
概述:正常人脑脊液是绝对无菌的。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当人体患有脑脊髓膜炎症,在脑脊液中可出现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炭疽芽胞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也时有发现。
-
脑积水中脑导水管扩张术
2.导水管炎症性粘连。2.按颅后窝开颅探查的术前准备。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取俯卧位或侧俯卧位。6.关闭切口:硬脑膜严密缝合,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按层缝合,防止脑脊液漏。术后处理:颅后窝开颅后,如脑干或后组颅神经损伤,常至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术后应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
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对侧乙状窦发育不良者,则需用静脉移植重建。严密缝合修复硬脑膜,密封耳咽管和内听道,用颞肌或胸锁乳突肌填塞颞骨切除后留下的空腔,术后数天内经腰椎穿刺置管引流脑脊液,对防止脑脊液漏都是至关重要的。2.听力丧失和面瘫是根治性颞骨切除的必然后果,虽做舌下-面神经吻合,术后相当时间内仍有面瘫。
-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行冠切经额开颅或经额外侧入路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对于因金属植入物、幽闭恐惧症等无法行MRI检查患者可行CT平扫+增强检查,供血动脉评价可用DSA及CTA。7天内头部增强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项。2.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6县级医院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2)高危组:ATRA+柔红霉素(DNR)+亚砷酸或口服砷剂。融合基因阳性者4周内复查,复查阴性者进入维持治疗;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4.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③ATRA+亚砷酸或口服砷剂。融合基因阳性者4周内复查,复查阴性者进入维持治疗;: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
脊索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脊索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经鼻蝶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天。2.手术方式: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脊索瘤切除术。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激素、止血剂、脱水药。2.无发热,无脑脊液鼻漏,已拔除鼻腔纱条。
-
眶距增宽颅底下截骨矫正术
前后位断层X线片可显示眶上壁和眶下壁的情况。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2.完成肝、肾、心、肺功能检查及血生化、血气等有关检测,了解病人的周身状况。骨切开线类似U形,在颧额部带一骨突。3d拔除头皮下负压引流管,术后第7d拆除冠状切口缝线。并发症:1.脑脊液漏:主要原因是骨切开时损伤了硬脑膜或通入颅腔。
-
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
手术名称: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别名: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正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眶距增宽矫正术/眶距增宽颅外途径矫治术ICD编码:02.0403面颅部解剖:适应症: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适用于一、二度眶距增宽症。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2.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
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正术
手术名称: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别名: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正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眶距增宽矫正术/眶距增宽颅外途径矫治术ICD编码:02.0403面颅部解剖:适应症: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适用于一、二度眶距增宽症。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2.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
格林—巴利综合征
本病还常累及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出现面神经麻痹、说话声音嘶哑、饮水进食发呛;诊断:凡具有急性或压急性起病的肢体软瘫、两侧基本对称,瘫痪进展不超过4周,起病时无发热、无传导束型感觉缺失和持续性尿潴留者,均应想到本病可能性,若证实脑脊液蛋白—稀薄分离和/或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即可确立本病诊断。
-
胼胝体和透明隔肿瘤切除术
禁忌症:1.浸润性胼胝体肿瘤晚期,病人不能承受手术者。如硬脑膜外与矢状窦间有出血或渗血,可填入明胶海绵,用细丝线将硬脑膜外层与骨膜或帽状腱膜缝合作悬吊(图4.3.1.10-5)。在大脑镰下多可见到胼胝体肿瘤(图4.3.1.10-6),可将肿瘤表面或包膜上的血管电凝后在囊内或分块切除,并根据肿瘤的性质行全切或部分切除。
-
脑脊液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器质性病变时。若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质多于10g/L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表面有纤维的网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当脑膜脊液中谷氨酰胺升高时也反映大禽中氨增加,并可用于诊断肝性脑病。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
-
脑脊液压力
概述:穿刺后应由医师做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卧位为0.78~③脑脊液分泌减少。相关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栓形成、脑猪囊尾蚴病、囊虫病、麻痹性痴呆、痴呆、梅毒、脑动脉硬化症、脊髓压迫症、脱水、精神分裂症、头痛
-
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脑脊液中持续存在幼稚细胞(指3次鞘注后脑脊液中仍有肿瘤细胞)。Ph样ALL相关基因阳性;注:Ⅰ、Ⅱ期患者无延迟强化Ⅱ治疗(存在早期肿瘤自发溶解或巨大瘤块的Ⅱ期患者除外)。MTX20mg/m2,每周1次,口服或肌内注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和胰酶;doc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初治儿童LBL临床路径表单.
-
开放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后出现受损节段支配肌肉的松弛、萎缩及腱反射消失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体征时,有定位诊断的意义。1.清创(1)彻底清创,对预防伤道感染、骨髓炎、脑脊液漏、硬脊膜外脓肿、脊髓和颅内感染有重要作用。在穿透伤中应清除硬脊膜内的凝血块、碎骨片及较大的(直径3mm以上)金属异物,并彻底止血。72h内行早期清创术。
-
WS/T 562—2017 克-雅病诊断
200mA稳流70min(湿式)或60mA60min(半干式)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o)加第二抗体(用1:100正常羊血清/PBS稀释)孵育30min,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兔抗体1:200稀释,用于多克隆抗体检测;扁桃体活检组织提取物经蛋白酶K水解后仍在17KD~b)血液样品储存应为-70℃,在此条件下DNA样品可长期保存。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
1.白血病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如颅内高压表现、颅神经或脑实质浸润特征、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2.脑脊液改变:1).脑脊液压力200mmH2O或60滴/分钟2).白细胞计数1×107/L3).符合上述第3项,但无脑脊液改变,有头痛、恶性、呕吐等非颅内高压特异性表现的,不足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低颅压性头痛
颅内低压最突出的症状是头痛,头痛多位于额部和枕部,有时波及全头,或向项、肩、背及下肢放射,性质为钝痛或搏动性痛。本病应注意与产生体位性头痛的某些疾病鉴别,如脑和脊髓肿瘤、脑室梗阻综合征、寄生虫感染、脑静脉血栓形成、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和颈椎病等。鞘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可使腰穿后头痛缓解。
-
脊髓结核瘤手术
4.术后需俯卧者,应提前进行俯卧位训练,使病人能适应此卧位。麻醉和体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沿病灶表面细心剥离,尽量在不增加脊髓损伤的情况下,将病灶切除,反复以生理盐水冲洗术区,严密缝合硬脊膜。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5.术中脓液播散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时,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控制。
-
椎骨肿瘤切除术
恶性的有骨肉瘤、软骨肉瘤、脊索瘤恶性变等。与其他类型的椎管内肿瘤手术比较,一般不采用椎板切除来切除椎体骨性肿瘤,而是切除椎弓根进入,切除脊髓前方的肿瘤。颈部手术应剃去枕部头发。但术中对硬脊膜囊和其中脊髓的牵拉不能用力和牵拉时间过长,以防止造成截瘫。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骨化黄韧带切除术
手术名称:骨化黄韧带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其他疾病手术ICD编码:83.3201概述:黄韧带骨化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临床中并非少见,Kudo等(1983)报告近2000例连续胸部X线侧位片检查中,发现本病约占5%,但目前尚未被相关科医生所认识。取侧卧位或俯卧位。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经皮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
5.髓核切除:一般将神经根牵向上,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可以切开,但根据近年来的资料,许多病人的术中所见是髓核或其碎片已经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口处脱出,容易以髓核钳切除,再检查邻近的硬脊膜外腔有无分散的髓核碎片,椎间隙破口有无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现时一并摘除,但一般不主张进入椎间隙深部切除椎间盘组织。
-
后路颈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5.髓核切除:一般将神经根牵向上,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可以切开,但根据近年来的资料,许多病人的术中所见是髓核或其碎片已经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口处脱出,容易以髓核钳切除,再检查邻近的硬脊膜外腔有无分散的髓核碎片,椎间隙破口有无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现时一并摘除,但一般不主张进入椎间隙深部切除椎间盘组织。
-
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
5.髓核切除:一般将神经根牵向上,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可以切开,但根据近年来的资料,许多病人的术中所见是髓核或其碎片已经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口处脱出,容易以髓核钳切除,再检查邻近的硬脊膜外腔有无分散的髓核碎片,椎间隙破口有无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现时一并摘除,但一般不主张进入椎间隙深部切除椎间盘组织。
-
胸腰椎椎板切除术
手术名称:胸腰椎椎板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脊髓损伤手术ICD编码:03.0902概述:胸腰椎骨折截瘫病人,采用传统的椎板切除术,手术效果多不明显,故长期以来,对此手术的有效性存在不同的看法。6h内行椎板切除时,可切开硬脊膜探查,在损伤局部行背中线切开术,对减轻继发性损害、保存部分脊髓功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