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 380-2012 并殖吸虫病的诊断
3.2临床表现3.2.1胸肺型:咳嗽、胸痛、铁锈色血痰或血丝痰、咳烂桃样血痰和(或)胸膜病变的相关症状与体征,部分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参见附录C)。生食溪蟹、蜊蛄及其制品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C.2肺外型并殖吸虫病C.2.1皮下包块型皮下包块呈单个散发或多个成串,以游走性为特性。
-
并殖吸虫病
4.脑脊髓型虫体移行或定居成囊造成的脑脊髓损害。若生饮含尾蚴的水,这样尾蚴在终宿主体内也有可能发育。(4)活体组织检查皮下结节或包块活检,可见嗜酸性肉芽肿,有嗜酸性粒细胞及夏科—雷登结晶,亦可检出成虫、蚴虫或虫卵。或发生不明原因的心包积液、头痛、癫痫等症状,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宜作相关检查以助诊断。
-
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
概述: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由吸虫纲的并殖吸虫引起。检查名称: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分类:血清学检查其他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的原理:以肺吸虫囊蚴新脱囊的活后尾蚴为抗原,与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在后尾蚴周围形成膜状沉淀,即为阳性反应。
-
裂头绦虫病
疾病别名bothriocephaliasis疾病代码ICD:B70.0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裂头绦虫病(diphyllobothriasis)是由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的疾病。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斯氏肺吸虫病)相鉴别,眼裂头蚴病,尤其球后感染致凸眼者应与视网膜细胞瘤相鉴别。贫血者用维生素B12及铁剂。
-
腭口线虫病
疾病描述本病亦称内脏游走性幼虫病或称皮肤腭口虫病,是内脏游走性幼虫病的一种,大多数是由有棘颌口虫感染所引起。幼虫极少有移行到表皮内者,若潜行在表皮内即为匐行疹。病理变化:在包块内可查见颌口虫的幼虫,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浸润。对浅表性的皮疹也可喷射氯乙烷。
-
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是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的病原体,分类学上隶属于并殖科。关于国内并殖吸虫虫种的分类,意见尚未统一,能致病者粗略可归纳为两个类型,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代表的人兽共患型和以斯氏狸殖吸虫为代表的兽主人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