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勒
在台湾人口中的「九层塔」,其实就是「罗勒」,而罗勒可是西方的香草之王。全草含总黄酮甙0.6%-1.1%,甙元主要为槲皮素(quercetin)和山柰酚(kaempferol),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多酚类化合物(polyphenols)[4],芸香甙(ru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3]。
-
兰香
概述:兰香为中药名,出自《齐民要术》,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的罗勒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basilicumL.的全草。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1.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中暑,食积不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泻痢,风湿痹痛,遗精,月经不调,煎服:5~
-
九层塔
别名:兰香草、山薄荷、石上香,九层塔、对对花。2.治湿疹、皮肤瘙痒,捣汁涂或煎水洗;功能: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治:1.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中暑,食积不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泻痢,风湿痹痛,遗精,月经不调,煎服:5~全草含黄酮类如槲皮素、芸香苷、迷迭香酸、圣草素及其糖苷;
-
罗勒属
苞片细小,早落;雄蕊4,伸出,前对较长,花丝离生或前对基部靠合,均无毛或后对基部具齿或柔毛簇附属器,花药卵圆状肾形,汇合成1室;属下物种大型变种、大型罗勒、丁香罗勒、丁香罗勒(原变种)、灰罗勒、罗勒、罗勒(原变种)、毛罗勒、毛叶变种、毛叶丁香罗勒、圣罗勒、疏毛罗勒、疏柔毛变种、疏柔毛罗勒、台湾罗勒
-
毛罗勒
拼音名:MáoLuóLè别名:香菜、假苏、姜芥、罗勒、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罗勒的全草。叶多已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2cm,宽0.5-1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下面有腺点,略有疏柔毛。 ^^伞花序组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被柔毛;挥发油中含有的芳樟醇可能是有效物质。
-
零陵香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L nɡL nɡXiānɡ别名:熏草(《山海经》),燕草(《南越志》),蕙草(《别录》),香草(《开宝本草》),铃铃香、铃子香(《梦溪笔谈》),黄零草(《庚辛玉册》),熏香(《本草求真》),陵草(《中药材手册》)。①《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
-
罗勒叶
概述: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芳香。亦可鲜用。罗勒叶的别名:西洋九层塔、千层塔、香菜、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罗勒烯(Ocimene)、1,8-桉叶素(1,8-Cineole,Eucalyptole)、芳樟醇(Linalool)、丁香油酚(Eugenol)、茴香醚(Anethole)和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inate)等。有化湿、消食、活血、解毒和行气的作用。
-
毛叶西香罗勒
拼音名:MáoYèXīXiānɡLuóLè别名:毛丁香罗勒、丁香草、真草、青香罗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丁香罗勒的全草。花冠白黄或白色,长约4.5mm,稍长于花萼,唇片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上唇宽大,4裂,下唇长圆形,稍长于上唇,全缘; ^^伞花序宇航局集顶生呈圆锥花序,密被柔毛状绒毛;泄泻风湿痹痛;
-
茴香烯
对丙烯基茴香醚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剂型:肠溶胶丸:每粒150mg。茴香脑的药理作用:茴香脑为八角茴香中的一种成分。茴香脑的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专家点评:茴香脑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升高中性粒细胞。茴香脑口服易吸收,不良反应小。
-
麝香祛风湿膏
(4)取[鉴别](3)项下供试品溶液0.2ml,加无水乙醇至2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检查:含膏量照橡胶膏剂含膏量测定法(附录ⅠQ)测定,用乙醚作溶剂。4.本品含盐酸苯海拉明。6.经期妇女慎用。
-
万寿菊花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拼音名:WànShòuJúHuā英文名:FlowerofAztecMarigold别名:臭芙蓉、金菊、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万寿菊的花序。沿叶缘有少数腺体。以前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性味:味苦;3.《广西药植名录》:补血,通经,祛瘀生新。
-
肿柄菊叶
拼音名:ZhǒnɡBǐnɡJú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叶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7-20cm,3-5深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细锯齿,下面疲在状短柔毛,基出三脉。总苞片4层,外层苞片椭圆形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坚硬,革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常栽培作绿篱。
-
唇形科
本科植物富含多种芳香油,如薄荷、百里香、薰衣草、罗勒、迷迭香等,作为药用有黄芩、荆芥、藿香、丹参、薄荷、紫苏、香蕉、荠芋、夏枯草、益母草等,白苏则为有名的油料作物之一,供观赏的有一串红、五彩苏等。叶对生或 生,极少互生; ^^伞花序或聚伞花序,再排成穗状、总状、圆锥花序式或头状花序式;
-
光明子
概述:光明子为中药名,出自《饮片新参》,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记载的罗勒子之处方名。来源: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basilicumL.的果实。功能主治:功在清热,明目,祛翳。主治目赤肿痛,倒睫,走马牙疳。研末,以黍米大,点眼眦头治角膜云翳。种子油中含亚油酸、亚麻酸等。本品还含β-谷甾醇、熊果酸等。
-
兰香子
概述:兰香子为中药名,出自《海上名方》,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记载的罗勒子之别名。来源: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basilicumL.的果实。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热,明目,祛翳。主治目赤肿痛,倒睫,走马牙疳。研末,以黍米大,点眼眦头治角膜云翳。种子油中含亚油酸、亚麻酸等。本品还含β-谷甾醇、熊果酸等。
-
红柴
概述:红柴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医学启源》记载的苏木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咸、微辛,平。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部胀痛、血晕,痈肿,跌打瘀痛,破伤风。化学成分:本品含巴西苏木素、苏木酚(Sappanol)、β-香树脂醇葡萄糖苷、鞣质、挥发油(主成分为右旋水芹烯、罗勒烯)和多种氨基酸。
-
茴香脑
对丙烯基茴香醚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剂型:肠溶胶丸:每粒150mg。茴香脑的药理作用:茴香脑为八角茴香中的一种成分。茴香脑的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专家点评:茴香脑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升高中性粒细胞。茴香脑口服易吸收,不良反应小。
-
升血宁
对丙烯基茴香醚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剂型:肠溶胶丸:每粒150mg。茴香脑的药理作用:茴香脑为八角茴香中的一种成分。茴香脑的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专家点评:茴香脑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升高中性粒细胞。茴香脑口服易吸收,不良反应小。
-
玳玳花
《*辞典》:玳玳花: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拼音名:D iD iHuā别名:枳壳花(《草花谱》),代代花(《饮片新参》),酸橙花(《药材学》)。6月间采摘花蕾,先用急火烘至七、八成干,呈显黄色后,再用文火烘至全干,切勿烘焦。果熟期12月。上部较膨大,基部具花柄;尚含新橙皮甙和柚皮甙。功能主治:疏肝,和胃,理气。
-
圣罗勒
拼音名:ShènɡLuóLè别名:神罗勒、九层塔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圣罗勒的带根全草。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被平展的疏柔毛。药理作用:叶子中分离得到的熊果酸以1mg/ml、10mg/ml、100mg/ml剂量预先给经,对化合物48-80诱导的肠系膜巨噬细胞脱颗粒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对腹腔巨噬细胞组释放也有同样的抑制作用。
-
升白宁
对丙烯基茴香醚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剂型:肠溶胶丸:每粒150mg。茴香脑的药理作用:茴香脑为八角茴香中的一种成分。茴香脑的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专家点评:茴香脑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升高中性粒细胞。茴香脑口服易吸收,不良反应小。
-
对丙烯基茴香醚
对丙烯基茴香醚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剂型:肠溶胶丸:每粒150mg。茴香脑的药理作用:茴香脑为八角茴香中的一种成分。茴香脑的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专家点评:茴香脑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升高中性粒细胞。茴香脑口服易吸收,不良反应小。
-
罗勒根
《*辞典》:罗勒根: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Lu L Gēn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根。功能主治:《嘉佑本草》:主小儿黄烂疮,烧灰敷之。摘录:《*辞典》
-
罗勒子
《*辞典》:罗勒子: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Lu L Zǐ别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其粘多糖水解后产生D-半乳糖醛酸6.1%、D-甘露糖醛酸3.3%、D-葡萄糖25.0%、D-半乳糖24.4%、D-甘露糖10.0%、L-阿拉伯糖12.4%、D-木糖7.5%、L-鼠李糖7.0%。②《次片新参》:目赤,拳毛倒睫。
-
桉油精
桉油精又名桉油素、桉树脑,桉叶素,蛔蒿油素.分子式C10H18O,分子量154.24,无色液体,有类似樟脑气味,熔点1.5℃.为含氧单萜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