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指利用消毒剂将密闭房间内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杀灭,使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
WS/T 648—2019 空气消毒机通用卫生要求
C.2.3消毒实验用气雾室:同A.2.3。10min后将装有中和剂、中和产物和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的采样器一同放入喷雾染菌的气雾室内依次进行采样,采菌结束后将所有采菌平板、未用的同批次营养琼脂培养基和含中和剂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阴性对照)放入36℃±1℃培养箱内培养48h后记录试验结果并计算三组间菌落数的差异率。
-
WS/T 481—2015 地震灾区预防性消毒卫生要求
手有明显污物时应先清洗双手,干燥后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注:如需要专门针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预防性消毒,应重点做好空气消毒。20mL/m3用量超声雾化或超低容量喷雾30过氧化氢物体、环境表面,玩具、餐具、茶具0.25%~F.1.4消毒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经中和试验证实有效的针对不同消毒药剂的中和剂或中和方法。
-
WS/T 509—201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8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8.1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8.1.1应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8.2.9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8.3.9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
-
WS/T 774—202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
Y—室内面积(m2)。消毒前空气自然菌平均菌落数≤10CFU/(皿·15min)时,可不计算杀灭率,消毒后空气自然菌平均菌落数≤4CFU/(皿·15min),判为消毒合格。消毒前,按照布点要求,将菌片放置于现场,消毒达到作用时间后,用无菌镊子将菌片移入装有5.0mL相应中和剂试管中,在手心振打80次或用混匀器混匀,中和10min。
-
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4.2空气净化卫生要求4.2.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d)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适宜于超低容量喷雾消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
紫外线消毒法
室内有人时的空气消毒,为防止对人的伤害,应使用低臭氧紫外线灯管,并在灯管下装反光罩,使紫外线反射到天花板上,通过上下层空气对流,达到室内全部空气消毒的目的。照射剂量一般应不少于60000μW·s/cm2对真菌的杀灭应不少于300000μW·s/cm2。5.消毒时,室内应清洁、干燥,温度不低于20℃,相对湿度不超过50%。
-
大气低温等离子喷射消毒技术
国内某研究机构对国产某射流型等离子空气消毒机(核心部件包括初效过滤网、等离子体发生器、风机及参数控制器等)评估测试显示:整机(带滤网运行)运行60min.对空气中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可达到99.9%以上,对空气中病毒(大肠埃希菌噬菌体)的灭活率达到99.99%;
-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疫情现场消毒方法
7.家用物品、家俱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硬质物体表面也可按一般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或以0.5%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2.效果评价实验条件允许时,可以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效果评价,当消毒前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时可以认为消毒合格。
-
发热门诊建筑装备技术导则(试行)
院区内应当设置路线导引标识,明确患者前往发热门诊的路线,尽量避免穿越其他建筑。2.2.3清洁区主要包括医务人员出入口、更衣、值班休息室、医务人员卫生间、淋浴间、清洁库房等。4.放射检查用房:受条件限制不能配置独立CT时,可按照放射防护标准设置DR室。空调系统不应采用全热回收和绝热加湿处理。
-
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章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一)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3、受过腹膜透析知识的系统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三)乙肝病毒、丙肝患者、HIV及梅毒感染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
-
WS/T 401-2012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
11.2献血场所应配备医用消毒剂、医用手套、血型检测试剂、血红蛋白检测试剂、一次性采血针(或注射器)、止血带、血袋、标本管、献血条形码、无菌纱布、医用胶布、无菌棉签、绷带、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和容器、接触血源性病原体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末梢采血针、末梢血收集用毛细管、创口贴等。
-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餐饮业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称《食品卫生法》),制定本办法。第十三条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含奶、蛋的面点制品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存放和销售。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
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2021年版)
西地兰、肾上腺素、盐酸山莨菪碱(654-2)、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或多巴胺、地塞米松(氟美松磷酸钠)、20%甘露醇、呋喃苯胺酸(速尿)、尼可刹米(可拉明)、5%碳酸氢钠、低分子右旋糖酐、50%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酸钙、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4.单采血浆信息系统应当满足电子记录的相关要求。
-
一般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诊断1.病史及体征注意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的特点。(1)直接涂片:按需要进行革兰染色找致病菌。5.行支气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胸膜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胸腔镜等检查,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治疗时,护士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
为加强消毒产品监督管理,规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许可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四)等离子体灭菌器。(十)甲醛消毒器。
-
WS 488—2016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
5.4.2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使用期间应每2个月对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消毒装置、过滤器、换热器盘管、凝结水盘以及设备的箱体内壁表面进行生物污染物污染状况检测。5.4.10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每季度应对非洁净手术部(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标准第6章规定能源管理,第7章规定应急管理,第8章规定承包商管理。
-
无菌物品的保存和周期灭菌
1.有条件的手术室均应设无菌敷料室,存放已灭菌物品。5.放置无菌物品的房间和柜架,要每日擦灰拖地,并进行空气消毒。6.气体消毒灭菌物品,保存期一般为1-3年,需用二层以上透明塑料膜和70克重的医疗使用纸制作的包装袋,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漏气,一旦发现应视作有菌物品。
-
特殊感染手术要求及术后处理
1.对破伤风及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患者,术前将手术间内能移动的用物一律搬到室外,不能移动的东西用大单遮盖。受染布类分别用清洁大单包好,经压力灭菌后送洗。6.手术间按常规空气消毒。7.所有参加手术人员离开手术间前要泡手、脱去污染衣服,在门口换清洁鞋才能外出,经更换口罩、帽子、沐浴后,方可参加其他工作。
-
胸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8.凡胸科大手术后、或为胸部严重创伤、大咯血、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危重患者,应加特别护理,并转入监护病室。9.病室中应经常备有急救设备,如吸氧装置、吸引器、开口器、喉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胸腔穿刺包、静脉切开包、开胸心脏按压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和各种急救药品等。
-
病区卫生工作常规
病区卫生1、地面卫生:拖扫走廊3/d,病房2/d,消毒液拖地1次/d,保持清洁干燥,随脏随拖。换药室及换药用具每天擦洗消毒,每周彻底清洗1次,浸泡器械容器每周清洗消毒1次,浸泡桶、污敷料桶每周擦洗1次,换药室地面消毒液拖扫每日2次,台面消毒液擦拭2/d,空气消毒2/d,空气培养每月1次。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诊。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
烧伤病房的隔离制度
烧伤病房的隔离制度:1.一级隔离适用于烧伤面积70%或Ⅲ度面积50%以上者。④病情平稳、创面基本修复者,可转至二级隔离病室;⑤患者转出后,室内需彻底清扫与空气消毒,各项用品彻底消毒备用。②由一组特别护理和专职医师负责;病情平稳、创面基本修复后,转入一般病室。②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制度和防止换药时交叉感染。
-
护理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基本信息:《护理中心基本标准(试行)》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10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51号印发。若同时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应根据所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
-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体温正常范围不超过37.8℃(肛表)。(3)有畏寒、手足发冷及体温过低者,应用热水袋保暖(注意避免烫伤)。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注射必要的呼吸兴奋剂,并报告医师。(7)随时注意更换体位,防止并发症及褥疮,保持臀部干燥,防止红臀。(8)2d以上未排便者,可酌情给予肥皂条或甘油栓剂纳肛催便。
-
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
基本信息:《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于2020年8月13日《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668号)印发。2.校园内清洁消毒。(二)入校后管控。9.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
-
外科门诊护理工作常规
3.治疗尚未结束的复诊患者(如换药、封闭等),可直接前往换药室、治疗室治疗,遇有问题应及时请医师复诊。遇有结核、炭疽、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应实行隔离,用过的敷料、器械应另行灭菌或焚烧等处理。(3)无菌治疗室内可进行无菌创口的拆线、封闭治疗、无菌病变及关节腔的穿刺注射等。
-
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一次性物品的种类1.静脉用物输液器、输血器、一次性使用静脉针、静脉留置针、留置导管,三通。需要强调的是,进入消毒供应室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是经过环氧乙烷或电离辐射及其他经卫生部审查合格的方法进行灭菌的无菌医疗器具。产品名称和型号;使用说明;并按要求随机抽样进行热原检测,无菌试验,合格方能发放。
-
手术室物品监测标准及采样规范
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1.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率标准凡经压力蒸气、煮沸、化学药液浸泡,熏蒸消毒灭菌的物品,如器械、敷料、橡胶、玻璃、不绣钢或搪瓷类罐、盒等器皿类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均应达到100%。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棉拭子表面涂沫采样。
-
麻醉苏醒室
(4)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心律平)、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氯化钾、维拉帕米(异搏定)、溴苄胺、硫酸镁。(7)利尿脱水药:呋喃苯胺酸、甘露醇。(11)凝血药及抗凝药:维生素K、凝血质、止血敏、纤维蛋白原、对羧基苄胺、凝血酸、肝素。(14)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马来酸氯非那敏(扑尔敏)。
-
过氧醋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过醋酸;过氧醋酸,过氧乙酸外文名:PeraceticAcid适应症: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态氧而起氧化作用,常用为消毒杀菌药。2.预防性消毒:食具、毛巾、水果、蔬菜等用1:500液洗刷浸泡,禽蛋用1:1000液浸泡,时间为5分钟。注意事项:1.对金属有腐蚀性,勿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
过醋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过醋酸;过氧醋酸,过氧乙酸外文名:PeraceticAcid适应症: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态氧而起氧化作用,常用为消毒杀菌药。2.预防性消毒:食具、毛巾、水果、蔬菜等用1:500液洗刷浸泡,禽蛋用1:1000液浸泡,时间为5分钟。注意事项:1.对金属有腐蚀性,勿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
层流手术室使用管理规则
生物洁净手术室只限于特别严格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胸部与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等一类切口手术。严禁穿羊毛衫进入净化手术间。2.风淋能除去人体表面99.97%的灰尘,故进入净化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风淋制度。4.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空气消毒。5.过滤器应定期检查及更换,初效过滤器1-2周应清洗或更换。
-
手术间空气消毒法
2.每月必须彻底作手术间空气重蒸消毒并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200cfu/m3(层流洁净手术室10cfu/m3),或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手术间,均应重新消毒,合格后方可使用。3.空气消毒法:消毒前先做好清洁工作。一般选用过氧乙酸(电动喷雾法或加热蒸气法)或紫外线照射法。乳酸消毒法效果较差,不宜应用。
-
空调病
空调病是因机体长期处于空调条件下而发生的疾病。目前报道主要是呼吸道疾病。班内塞克于1970年首次报告了空调机引起的嗜热性放线菌性肺炎,这是一种过敏性肺炎,病人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血清中出现某种抗体。已经证实与空调疾病有关的微生物有霉菌(如青霉菌、曲霉菌等)、细菌(如革兰氏阴性菌和耐高温菌等)以及原虫。
-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引
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
方舱医院装备配置指南(试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2年7月1日全文:方舱医院装备配置指南(试行)一、基本原则:方舱医院应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床位规模和服务量,科学确定装备品目和数量,原则上应充分依托托管医院开展检查检验工作。(二)装备供应商应具备足够的生产交付能力和当地库存保障,提供交付时间承诺。
-
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有天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麻疹、流行性感冒、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和支原体肺炎等。流感曾发生过多次全球性大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1918~鉴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大面积空气消毒方法,故其预防重点在于接种疫苗。
-
循环风量
循环风量为消毒应用术语,是指每小时通过空气消毒器内循环的空气体积流量,单位为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