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消
定义:洗消(decontamination)是指对接触过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装备、物资等进行清除毒物污染的措施。
-
GBZ 221—2009 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
5.1.2.4消防员常见急性职业危害应急健康检查内容按GB2188执行。A.1.6.8引体向上被测者位立于杠下,跳起后双手正握单杠成悬垂姿势。5气体检测管装置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10电子酸碱测试仪测量可能接触液体的pH值。洗消2强酸、碱清洗剂手部或身体小面积部位的洗消。化学洗消法在实施中常与物理洗消法同时采用。
-
WS/T 679—2020 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总则
血液和尿液等生物样品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和运输。1.2ml-12亚硝酸钠氰化物3%亚硝酸钠溶液10mL~15mL缓慢静脉注射,或按6mg/kg~12mg/kg给药必须与硫代硫酸钠合用134-二甲氨基苯酚氰化物10%4-二甲氨基苯酚2mL肌内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14硫代硫酸钠氰化物首先使用亚甲蓝、亚硝酸钠或4-二甲氨基苯酚后,立即静脉注射25%~
-
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及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执行。3监测、报告与风险评估:3.1监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中毒事件的监测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中毒实时监测分析系统,组织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中毒事件涉及的中毒病人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
WS/T 680—2020 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人员防护导则
5.1.4危险度三级:符合以下其中一种情况为危险度三级:a)经口中毒事件;附录C(资料性附录)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人员防护示例:C.1一氧化碳: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例如煤气泄漏未得到控制的事故现场热区或一氧化碳浓度高于1500mg/m3的环境),采用B级防护的呼吸防护,即携气式呼吸器,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转运工作方案 (第二版)
七、各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应当根据城市规模、地理区位、人口分布等,统筹建立一定数量的标准化救护车洗消中心,在辖区范围内进行网格化布局,在发生大规模聚集性疫情时确保转运救护车随时可就近进行规范洗消,防止因洗消中心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而影响救护车洗消质量和洗消效率。
-
急性氨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c)中度中毒具有下列之一者:i临床符合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表现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常呈现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ii三度喉水肿。出现眼部刺激症状时,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交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可的松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速尿)等脱水剂和利尿剂。4试剂和仪器检气管、采样器。
-
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
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的临床表现:毒剂染毒创伤的特点:糜烂性毒剂染毒创伤的炎症过程发展快,组织坏死严重,易继发感染,创伤愈合较慢。局部采样呈阳性路易气反应。但在芥子气或光气中毒潜伏期内,可争取在全身中毒症状出现前进行手术。相关药品:二巯丙醇、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破伤风抗毒素、氧相关检查:胆碱酯酶
-
方舱医院设计导则(试行)
基本信息:《方舱医院设计导则(试行)》(国卫办规划函﹝2022﹞254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于2022年7月6日发布。清洁工作区为清洁区;4.3收治区宜设置收治人员活动区、心理辅导区、健康教育区。一脱房间排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0次/h,室内气流组织应采用上送风、下排风。
-
核医学科放射性核素室的卫生防护
清洁区与活性区、工作区之间应有卫生通过间及清洁、洗消设施;患者所用物品应固定使用,排泄物和接触到排泄物的敷料、棉花、纸张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8.清洁区及其他非活性区内不得进行放射性核素操作,不得携入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器具,已使用过放射性药物的患者亦不得进入,以防止放射性污染。
-
急性氯气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现场洗消人员在给液氯/高浓度氯气灼伤病人洗消时,应穿戴可防B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级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出现眼部刺激症状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交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可的松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速尿)等脱水剂和利尿剂。
-
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2011-2015年)
不同类别突发中毒事件(按照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分类,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投毒等)的特征、处理要点以及与其他群体事件的鉴别要点等内容。:过量照射人员的处置、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放射复合伤、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等。:日本福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三里岛核事故、巴西事故、国内有关辐射事故等案例。
-
集中隔离点设计导则(试行)
临时建筑宜采用分散式生活热水供应系统。5.5隔离观察房间设置新风系统的,新风量宜按30~排风立管不应与送风立管共用竖井。一脱房间排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0次/h,室内气流组织应采用上送风、下排风。7.7集中隔离点应根据防控工作要求,设置与疾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主管部门的专用通信接口。
-
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三、行动内容:(一)确保医疗服务要素安全。:4.强化检查检验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减少院内感染、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对接受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期卧床等高风险患者,实现全覆盖监测管理。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地。
-
航海医学
航海医学是研究航海条件下各种医学问题的学科,它是医学科学与航海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医学科学在航海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公元前271~此后,英国海军舰队迅速采取一些卫生措施、颁布有关指令,使舰员的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百年,正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变革阶段。
-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主要分为紧急医学救援类、重大疫情医疗应急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类(上述4类队伍由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建设管理)、中医应急医疗类(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国务院疾控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
-
职业危害防护装备
职业危害防护装备(protectivefacilitiesforoccupationalhazard)是指用于消除或者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消防员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消防员健康目的的装备,主要包括侦检装备、个人防护装备、洗消装备等。
-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定义: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acuteradiationinjuryofskin)是指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多次大剂量外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肤溃疡。处理原则:1立即脱离辐射源,有放射性核素皮肤沾染者予以洗消去污处理。发现疱液浑浊且周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或水疱已破溃时,要剪除疱皮,以防加重感染。
-
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
已进入国内储存、销售、加工环节但未取得核酸检测阴性和消毒证明的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主体责任,选择独立的、不会对其他物品造成污染的区域进行暂时性封存,并尽快完成存量物品的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在取得核酸检测阴性和消毒证明后方可进行入库储存、加工和销售。按属地要求对进入人员进行健康管理。
-
医疗卫生机构检验实验室建筑技术导则(试行)
四、通风与空气调节:第十三条检验实验室应根据房间功能、操作需求等合理确定新风量和换气次数,适用时可以利用自然通风。第十五条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应避免交叉污染,排风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样本制备区宜设置ⅡA2型生物安全柜,当使用高危险有毒化学物质时应采用通风橱。
-
84消毒液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为高效、速效、广谱、无毒杀菌去污力很强的含氯消毒剂,对细菌芽孢、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量用法:按说明书配制使用。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洗消液。高浓度对皮肤、金属器械和带色物有腐蚀和脱色作用。
-
高活度开放性放射性核素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1.操作放射性核素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放射污染、核素外泄等意外事故。通风应在操作前启动。③在清洁液(重铬酸钾在浓硫酸中的溶液)中浸泡15min。在热酸(5%枸橼酸)溶液中洗涤;③沾污重者,贮放5-10个半衰期,然后按上述方法洗涤。6.清除污染后的溶剂或水应放入专用容器或衰变池内,不得随意排放。
-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
光辐射烧伤的急救与治疗原则与一般颌面烧伤相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水和电解质及骨髓造血系统检查。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的治疗:核爆炸时,由冲击波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引起的损伤都叫冲击伤。②假愈期,预防感染、出血和保护造血功能;③放射性灰尘虽然可能分布较广,但人体可以防避沾染,从而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