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卜
萝卜的别名:萝卜又称莱菔、荠根、萝欠、芦菔、萝白、紫菘、秦菘、萝臼、紫花菜、菜头萝卜的营养成分:萝卜营养丰富,浑身都是宝。弱体质者、脾胃虚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先兆流产、子宫脱垂者不宜多吃萝卜。萝卜具有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等功效;
-
青萝卜
萝卜又名莱菔、罗服。2.但阴盛偏寒体质、脾胃虚寒者等不宜多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先兆流产、子宫脱垂等患者也应少食萝卜。青萝卜的食疗功效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经;具有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的功效;主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头痛。
-
延寿内固丹
《鸡峰》卷十五引马子得道人传《南岳魏夫人方》:组成:辰砂3两半,黑附子1两(生),白术1两,没药半两,木香1两,胡芦巴1两半,硇砂半两,人参1两。硇砂、没药、朱砂细研,余药别捣细为末,同罗研匀,入萝卜盒内,先用赤石脂水调固盒子缝,外用六一泥6分,胶泥1分,纸筋固济,令厚一指,已上泥坐在砖上,日气中令5分干;
-
法制玄明粉
《急救仙方》卷三:法制玄明粉:处方:黄牯牛胆1个,净朴消2钱,黄连1分。功能主治:热眼赤眼。摘录:《急救仙方》卷三《何氏济生论》卷五:方名:法制玄明粉组成:川皮消10斤,萝卜4斤(切片),防风2两,甘草2两。清晨茶下1钱或8分;若遇壅热伤寒、头痛鼻塞,四肢不举,饮食不下,烦闷气胀,以葱汤化下3钱5钱,量加。
-
萝卜茶
《医门八法》卷二方之萝卜茶:处方:辣萝卜4两。功能主治:肺热,为风寒所束,咽痛干嗽者。摘录:《医门八法》卷二《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萝卜茶:萝卜茶以萝卜、橄榄(青果)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化痰,润肺利咽的功效。用法:将萝卜洗净切生,橄榄洗净拍松,同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取汁代茶饮。
-
萝附煎
处方:好附子(为细末)、萝卜1个。制法:上药先将萝卜剜作瓮子,次将附子末填在内,却用圆切盖子盖之,用竹签子签定,湿纸裹,灰火中煨熟,取附子末出,用刮下萝卜内有附末稀软萝卜和为丸。功能主治:腹胀有冷,里急或秘。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十二
-
萝卜膏
处方:大萝卜12斤,白梨3个,鲜姜4两,香油4两,白蜂蜜2两,紫蔻仁2钱,广砂4钱,川贝2钱。功能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每早、晚服龙眼大1匙,若恐其凉,取出1匙,于微火上温热服之。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
葱白生姜汤
概述:葱白生姜汤以葱白连根、淡豆豉、生姜、生甘草、萝卜等为主要原料,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者。做法:将葱白连根、生姜、生甘草洗净、切碎,萝卜去皮、切片,放锅中加酱油、精盐、豆豉煽炒后,加入适量水煮汤,至熟后调味服食。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萝卜属
中文名萝卜属拼音名luoboshu拉丁名Raphanus中国植物志33:36描述RaphanusL.萝卜属,十字花科,约8种,多产地中海地区,我国产2种,其中萝卜(莱菔)R.sativusL.广泛栽培作蔬菜,生食、熟食、盐腌或酱渍均可,民间也作药用。种子1行,球形或卵形,子叶对折。属下物种长羽裂萝卜、蓝花子、萝卜、萝卜(原变种)、野萝卜
-
九制硫黄丸
9制地黄2两,全归1两,天冬1两,麦冬1两,川芎5钱,陈皮5钱,枸杞5钱,杜仲5钱,茯苓5钱,炙草5钱,前胡5钱,防风5钱,泽泻5钱,蛇床子5钱,五加皮5钱,每硫黄1斤,用药1料,照硫黄递加,用清水煎浓,将硫末投入,煎至药汁干,起出阴干,用糯米煮粥,拌为丸,如绿豆大,阴干,用瓷瓶收贮。注意:忌一切牲畜血及细辛。
-
泡菜
泡菜的食用量:每餐30克左右泡菜的营养价值:1.泡菜中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它可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作用;泡菜的制作:泡菜原料:白菜、萝卜、辣椒、芹菜、黄瓜、菜豆、莴笋等。秋季的辣白菜、泡萝卜块儿;冬季的各种泡菜。
-
三生萝卜
处方:水萝卜一枚制法:周围钻七孔,人巴豆7粒,人土种之,待其结子,取子又种,待萝卜成,仍钻七孔人巴豆7粒,再种。如此三次,至第四次将开花时萝卜连根拔起,阴干,收入净磁器内。功能主治:治鼓胀。用法用量:遇鼓胀者,取二枚捏碎,煎汤服之。摘录:《仙拈集》卷一
-
大叶树萝卜
拼音名:DàYèShùLuóBo别名:石萝卜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红梗越橘的根。叶片坚纸质,椭圆形、长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2.7-4cm,先端渐尖,基部变狭,略呈心形,全缘;苞片和小苞片早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150m的路旁或密林中湿润处,有时附生林中树上。性味:微苦;月经不调;
-
参耆萝卜散
处方:人参、盐黄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红皮大萝卜1枚,切4片,用蜜2两,将萝卜逐片蘸炙令干,再炙,勿令焦,蜜尽为度。功能主治:阴虚溺血。用法用量:每用1斤,蘸药食之。仍以盐汤送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东坡羹
概述:东坡羹以蔓菁(即芜菁,又称大头菜)、萝卜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利湿,化痰开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积滞、痰湿内阻、食少便秘者。做法:将蔓菁、萝卜洗净,刮去表皮,切成小块,用清水煮至烂熟,略加五味调料,淋上香油即成。萝卜甘凉多汁,开胃清热化痰,与大头菜相配,温凉相宜,而化湿健脾的作用可以加强。
-
罐羊肉汤
概述:罐羊肉汤以羊骨、羊胸肉为主要原料,具有营养滋补的特点。原料:羊骨500克,羊胸肉200克,葱头、白云豆、番茄酱各50克,西红柿100克,土豆80克,羊油30克,香叶2片,胡椒粒1克,精盐8克,萝卜、芹菜各25克,蒜末适量。做法:1.将一部分萝卜、葱头、芹菜切丝;土豆切丁,西红柿切块;白云豆洗净煮至九成熟。
-
酒肿丸
处方:萝卜10枚,皂角5枚。制法:上2味用水煮干,去皂角,将萝卜捣烂,蒸饼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酒肿,及脾虚发肿。用法用量:萝卜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蜜饯萝卜
处方:白萝卜500~在铝锅内加入清水,烧开后,把萝卜放入再烧,至煮沸后即可把萝卜捞出,把水淋干,晾晒半日,再把它放入铝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烧煮,边煮边调拌,调匀后,取出萝卜晾凉即可。功能主治:宽中行气,消食化痰。适用于小儿饮食不消、腹胀嗳腐。摘录:《普济方》
-
含硫甙
含硫甙(Thioglycosides)又称芥子油甙,水解后生成异硫氰酸酯类(芥子油)与葡萄糖。这些酯类为有一定挥发性的油状液体,一般具有特殊气味,本类甙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广泛分布,并有芥子酶共存,当含此类甙的中草药加水研磨时即因酶解生成异硫氰酸酯类而具刺激或其它生物性。
-
缚手散
处方:大萝卜1寸。制法:将萝卜于新瓦上煅黄存性。功能主治:产后肚痒。用法用量:酒和童便各半盏,煎6分,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吴氏集验方》
-
痢疾奇效方
处方:萝卜(捣取自然汁)2酒杯,生老姜(自然汁)半酒杯,生蜂蜜1酒杯,陈细茶(浓煎)1盏。功能主治:痢疾。不拘红白久近,日夜不止,越二十八夜不能睡,药穷待毙者。用法用量:上和匀内服,若无鲜萝卜,可用陈干萝卜菜煎水,或多用萝卜子,冷水浸过,捣取汁均可。摘录:《寿世新编》
-
回声饮子
处方:皂角1挺(刮去黑皮并子),萝卜3个(切作片)。功能主治:失音。用法用量:以水2碗,同煎至半碗以下服之。不过3服便语,吃却萝卜更妙。摘录:《养老奉亲》
-
金粟黄芽丹
别名:太乙紫霞丹处方:丹母、大朱砂1斤,真金箔50片。一载后,丹成如谷芽样,或如花果样。用银剪刀剪下,入大萝卜内蒸一伏时,以萝卜深黑为度。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八风五痹,沉寒痼冷,水肿蛊气,久痢久疟,一切男女老幼困笃之疾,百药不能疗者。注意:孕妇不可服。绝嗜欲,断五腥,不食鸡、鱼、大蒜、陈臭等物。
-
米醋萝卜菜
处方:生萝卜250克米醋适量制法:将萝卜洗净切片,加米醋浸数小时。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消食解毒。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用法用量:当菜下饭。每日1剂。摘录:《经验方》
-
消乳痰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名:消乳痰丸组成:大半夏半两(切作骰子大,用萝卜1个,亦切作骰子大,用水1碗,煮尽为度,不用萝卜),人参2钱半(去芦头,取末,焙干称)。制备方法:上2味焙干,同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绿豆大。主治:小儿痰涎。制备方法:上焙,为细末,姜汁糊丸,如绿豆大。
-
橄榄萝卜饮
处方: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制法:将橄榄与萝卜同煎汤。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适用于支气管炎、肝气郁滞、扁桃腺炎等。用法用量:代茶,随意饮服。摘录:《民间方》
-
莱菔膏
《得效》卷十三:莱菔膏:处方:皂角(不蛀者,炙去皮子),萝卜(如无,以子代之)。制法:上以皂角为末,以萝卜同酽醋研。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噤口风。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萝卜膏”。摘录:《得效》卷十三《外科大成》卷四:方名:莱菔膏组成:鲜萝卜缨。主治:烫火伤未溃,红肿热痛者。
-
人参化痰丸
《传信适用方》卷一引朱季益方:组成:半夏(大者,切作4破,以汤浸7遍,却用萝卜切作大片,拌匀,用水慢火煮,直候尝其味不袭人方止,焙干,去萝卜不用)、人参各等分。主治:痰嗽。用法用量:食后生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
丁香附子散
《卫生宝鉴》卷十三:丁香附子散:处方:丁香半两,槟榔1个(重3钱),黑附1个(重半两,炮,去皮脐),舶上硫黄(去石,研)2钱,胡椒2钱。功能主治:膈气吐食。雏”,原作“附子”,据《普济方》改。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块,吐逆不止。制备方法:用附子钻孔四十九,以丁香填孔内,将生姜汁用文武火熬尽;
-
瞑眩膏
《三因》卷十二:方名:瞑眩膏组成:大萝卜(切一指厚)4-5片。主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受;及沙石淋。用法用量:候温细嚼,以盐汤1盏送下。制备方法:用好白蜜2两,萝卜蘸蜜安于净铁铲上,慢火炙,反复炙令软,蜜尽为度。
-
石膏羌活散
《宣明论》卷十四:组成:羌活、密蒙花、木贼、香白芷、细辛、干萝卜、菜子、麻子、川芎、苍术、甘菊花、荆芥穗、黄芩、石膏、藁本、甘草各等分。主治:久患双目不睹光明,远年近日内外气障,风昏暗,拳毛倒睫,一切眼疾。服至10日渐明,服至20日大验。
-
蜂蜜萝卜汁
处方: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100克制法: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用法用量:每日2次,随量服。摘录:《民间方》
-
点眼玉屑散
处方:好净朴消2斗。功能主治:去冷泪,截赤定痛,截恶眼。主用法用量:上用河水2桶,用萝卜2个切作如指厚大片,同下釜内,滚7分,取出萝卜不用,将消脚盆内盛顿,冷定,将清水澄去,次日消定,另纸袋用针遍刺窍,装消在内,悬于通风处,至3月后化开,若白雪,细绢罗过点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
-
萝卜干
概述:萝卜干以萝卜为原料加工制成,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20克萝卜干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萝卜干的食用建议:加工方法亦采用风脱水法:1.刀切成条,每条带有边皮,然后摊晒,每日翻动多次,晚间苫盖以防雾浸雨淋;3日,手感柔软,即可腌制;
-
莱菔汁
《种福堂公选良方》:莱菔汁:处方:新鲜白萝卜1000~1500克制法:将新鲜白萝卜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搅烂,用干净纱布包裹绞取汁液约50~100克即可。功能主治:消食积,除腹胀,化痰热,止咳嗽。适用于小儿伤食腹胀小儿痢疾、小儿支气管炎咳嗽。主治:疮疹出不快。附注:萝卜汤(《痘治理辨》)。
-
甲型潜隐病毒属
感染萝卜黄边病毒的植物组织中,病毒粒子分布于伴胞和筛管,韧皮部薄壁细胞中也存在细胞基质小的病毒聚集体和小泡结构。每一种病毒寄主范围很窄,大多数病毒侵染宿主的密度通常很低,不产生明显的病理症状,病毒传播仅通过种子或花粉传播,不能通过细胞间转移。
-
大效萝卜丸
别名:萝卜丸处方:萝卜子3两,沉香1分半,草豆蔻1两半,白术半两,青橘皮半两。制法:上件除萝卜子为末别研,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冷积,腹胀气痛。用法用量:萝卜丸(《朱氏集验方》卷三)。摘录:《鸡峰》卷十三
-
驻颜益心神丸
处方:熟干地黄250克牛膝120克(去苗)杏仁25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研如膏)菟丝子90克(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须发早白。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葱,大蒜、萝卜。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
-
倒提壶
拼音名:DǎoT H 别名:蓝布裙、狗屎花、狗屎萝卜、狗屎蓝花、贴骨散、大肥根、拦路虎、鸡爪参、一把抓、绿花叶、绿花心、七星箭[四川重庆]、蓝花参[云南红河]来源:紫草科倒提壶属植物倒提壶CynoglossumamabileStapfetDrumm.以根及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止血,止咳。外用治创伤出血,骨折,关节脱臼。
-
丁萝卜
拼音名:DīnɡLu Bo别名:小山萝卜、苦丁、灰地菜、野莴苣、野苦菜、蛾子草、高脚蒲公英、九刀参、八楞麻[江苏]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taiwanianaMaxim.epith.mut.,以全草或根入药。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活血。用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瘀血腹痛,白带;
-
金缕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缕梅:别名:木里仙、牛踏果来源:金缕梅科金缕梅HamamelismollisOliv.,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化学成份:含山柰醇、槲皮素及紫云英甙(astragalin)等。功能主治:主治劳伤乏力。3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注意:忌酸、辣、芥菜、萝卜等。
-
莱菔缨
别名:萝卜英、莱菔英来源:十字花科莱菔缨RaphanussativusL.,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食止渴,祛热解毒。主治胸中满闷,两胁作胀,化积滞,解酒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凉薯
别名:葛薯、地瓜、凉瓜、地萝卜、沙葛、豆薯来源:豆科凉薯Pachyrrhizuserosu(L.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性味:块根:甘,微凉。功能主治:块根:止渴,解酒毒。慢性酒精中毒:鲜块根拌白糖吃。种子有毒,可作杀虫剂,对防治烟、甘蔗、棉蚜虫有效。8两,种子适量用醋煮,取汁外搽。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甜地丁
别名:紫花地丁、地丁[山东、河南]、萝卜地丁、痒痒草、猫耳朵草来源:豆科米口袋属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multifloraBunge.,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急性阑尾炎,一切化脓性炎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豇豆
拼音名:YěJiānɡD u别名:野马豆、山豆根、山马豆、山土瓜来源:豆科豇豆属植物野豇豆Vignavexillata(L.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喉。用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腮腺炎,疮疖,小儿麻疹余毒不尽,胃痛,腹胀,便秘,跌打肿痛,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华补血草
拼音名:ZhōnɡHu BǔXu Cǎo别名:匙叶草、海金花、海萝卜来源:中华补血草Limoniumsinense(Girald)Kuntze[StaticesinensisGirald],以根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功能主治:祛湿,清热,止血,用治血淋,湿热便血,痔疮下血,血热月经过多等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阳花
拼音名:ZǐY nɡHuā别名:牡丹三七、草绣球来源:虎耳草科紫阳花Cardiandramoellendorfii(Hance)Migo,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浙江。性味:苦,微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主治跌打损伤。注意:忌食酸、辣、芥菜、萝卜。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内府头风方
《惠直堂方》卷二:组成:萝卜(捣汁)1匙,麝少许。主治:头风。用法用量:仰卧注鼻孔,左痛注右,右痛注左,两边俱痛,二孔俱注。
-
太碧丹
《普济方》卷三九二:组成:光明砂2钱,滑石1钱,腻粉1钱,舶上硫黄1钱,鹰粪1钱,小巴豆7粒(斑者,去心膜,水浸1宿,淘2-7度,研如泥,去油)。主治:小儿水癖食癖,五积果子毒等腹中诸疾。四季服之,春、冬煨皂角汤,秋、夏煎萝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同研匀,入巴豆膏浸煎,红米饭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
-
牛膝地黄散
方出《外台》卷十二引《广济》,名见《鸡峰》卷十二:组成:牛膝6两,生地黄9两,当归3两,桂心4两,肉苁蓉6两,远志3两(去心),五味子5两,曲末5合(熬炒令黄),白术3两,人参3两,茯苓6两(一方3两),大麦糵末1升5合(熬黄)。每服方寸匕,空腹温酒调服,1日2次。用药禁忌:忌牛肉、生葱、萝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