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霉病
水霉病病症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入侵,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对于粘性鱼卵,也可用1/150000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卵10~20千克人尿,全池泼洒。
-
斜管虫病
大核近圆形,小核球形,身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斜管虫病病症寄生在鱼的鳃、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功能。(2)鱼种入池前每立方米水用8克硫酸铜或2%食盐浸洗病鱼20分钟。15分钟,或每立方米水用20克高锰酸钾,在水温10~
-
新鳋病
生殖节膨大如坛状,宽大于长。新鳋病病症病鱼身体消瘦发黑,在体表及各鳍条上,特别在背鳍、鼻孔附近及尾鳍上,可看到许多小白点。寄生在青、草、鲤、鲫、鳙、鳜、鲶、金鱼等的鳍、鳃耙、鳃丝和鼻腔等处。新鳋病防治方法(1)每立方米水用20克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水温10~(2)对青、草鱼鱼种的新鳋病的防治,同中华鳋病。
-
纤毛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聚缩虫、独缩虫、钟形虫等,附生在罗氏沼虾体表、附肢、眼和鳃上所引起的。疾病描述:结肠小带纤毛虫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后面的个体另长出胞口,小核首先分裂,大核延长并在中部收缩形成两个核,然后虫横溢处分开。在一定的条件下滋养体还可侵犯肠壁。
-
竖鳞病
此病菌经毒力感染试验,能产生与原有病鱼相似的症状。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并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竖鳞病流行情况此病主要危害鲤鱼。(5)用2%食盐与3%小苏打混合液给病鱼浸洗10分钟,或3%食盐水浸洗病鱼10~
-
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Ⅷ附录ⅧA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是容量分析中用以确定终点或选择核对指示剂变色域的方法。作图法是以指示电极的电位(E)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绘制滴定曲线,以滴定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中点或曲线的拐点为滴定终点。
-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是容量分析中用以确定终点或选择核对指示剂变色域的方法。玻璃电极用过后应即清洗并浸在水中保存水溶液银量法银-玻璃银-硝酸钾盐桥-饱和甘汞银电极可用稀硝酸迅速浸洗-C≡CH中氢置换法玻璃-硝酸钾盐桥-饱和甘汞硝酸汞电位滴定法铂-汞-硫酸亚汞铂电极可用10%(W/V)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泡后用水清洗。
-
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Ⅳ
附录ⅣB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试剂:(1)巴比妥缓冲液(pH8.6)称取巴比妥4.14g、巴比妥钠23.18g,加水适量,加热使之溶解,放冷至室温,再加叠氮钠0.15g,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500ml。(2)A液称取丙烯酰胺29.1g、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9g,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双层滤纸滤过,避光保存。再放入染色液中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