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炖
酒炖(stewingwithwine)为中药炮制法。指将净药材或切制品加酒拌匀,置于适宜容器内炖制的酒制方法。
-
酒制
概述:酒制(processingwithwine)为中药炮制法。指酒炙、酒炖、酒蒸等的统称。即将净药材或切制品(生片),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的炮制方法。即将净药材或切制品(生片)加酒拌匀,置于适宜容器内炖制的炮制方法。酒煎:酒煎为煎药法。即将药物放黄酒或白酒中煎煮的方法。
-
药材炮制通则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9.酒制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盐炙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个别药物则先将净药材放锅内,边拌炒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
立消丸
处方:槟榔2两,草果(炒)2两,山楂肉2两,莱菔子(炒)2两,阿魏(酒炖化)1两,三棱1两5钱,莪术(醋煮)1两5钱,广木香1两5钱,青皮(醋炒)1两5钱,香附1两5钱。制法:上为末,神曲6两,打糊为丸。功能主治:饮食积聚成块。用法用量:每服3钱,姜汤送下。
-
虎膏
另报道含肉豆蔻酸3.01%,棕榈酸26.75%,硬脂酸10.64%,十四碳烯酸5.58%,十六碳烯酸5.60%,十六碳二烯酸0.21%,十六碳三烯酸0.16%,十八碳烯酸(即油酸)37.93%,十八碳二烯酸(即亚油酸)6.19%,十八碳三烯酸(即亚麻酸)6.78%,及C18以上的不泡和脂肪酸(以廿碳烯酸计算)1.74%,又含不皂化物0.41%。
-
黄花母根
《*辞典》:黄花母根: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Hu nɡHuāMǔGēn别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福建中草药》)③治崩山疔(气性坏疽):鲜黄花稔根三两,水煎服;或加鸡肉适量,酒炖服。
-
牛脑丹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组成:白芷3钱,川芎3钱。主治:头风。用法用量:乘热食之,尽量1醉。制备方法:上为末,抹黄牛脑子上,瓷器内加酒炖熟。
-
莲生桂子草根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Li nShēnɡGu ZǐCǎoGēn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②《福建民间草药》:止血,杀虫,解毒,消痞。注意:《福建民间草药》:体质虚弱者禁用。附方:治痞块:莲生桂子草根五至八钱。切片,炒瘦猪肉,调红酒炖服。服后如发现小便米泔色,应即停药,三天后再服一次。
-
椿鸡丸
处方:雪里炭1只(吊死,去肠毛),黄连1两,椿根白皮1两。功能主治:久痢不止。用法用量:将黄连,椿根皮入于肚内,好酒炖熟,去药食鸡。摘录:《古今医鉴》卷五引桑环川方
-
酒蟾酥
酒蟾酥的炮制方法:宋代有铁上焙焦(《太平圣惠方》)、酒浸(《小儿卫生总微方论》)、酒炖(《校注妇人良方》)、汤浸(《圣济总录》)等方法。治热毒内蕴致患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臀腿等疽及一切恶疮的蟾酥丸(《外科正宗》)。蟾酥的性味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蟾酥味辛,性温;
-
补脑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unaoWan标准编号:WS3-B-1949-95处方:当归75g胆南星30g酸枣仁(炒)120g益智仁(盐炒)45g枸杞子60g柏子仁(炒)45g龙骨(煅)30g石菖蒲30g肉苁蓉(蒸)60g五味子(酒炖)45g核桃仁60g天竺黄30g远志(制)30g琥珀30g天麻30g制法:以上十五味,除核桃仁外,其余当归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3g,一日2~
-
都梁丸
都梁丸药典标准:品名:都梁丸DuliangWan处方:白芷(酒炖)500g、川芎125g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A)。用于风寒瘀血阻滞脉络所致的头痛,症见头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遇风寒诱发或加重。性状:本品为浅黄色的大蜜丸;
-
龟鹿宁神丸
龟甲胶、鹿角胶用酒炖化与炼蜜混匀。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内种皮石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质块。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另一个蒸发皿加氯仿1ml使溶解,将溶液移置试管中,加硫酸1ml,振摇,放置,氯仿层显微红色。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
接骨木根
《*辞典》:接骨木根: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JiēGǔM Gēn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治跌打损伤、热痢及黄疸。研末为丸或浸酒。(《植物名实图考》)③治筋骨折伤:鲜接骨木根皮(或鲜叶)二至五两,黄栀子一两,共捣烂,黄酒适量,炒热,按伤处大小摊药于布上,骨折复位后即以上药敷患处,夹板固定。
-
新香草
拼音名:XīnXiānɡCǎo别名:新地生、石上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云南长蒴苦苣苔的全草。花冠紫红色,长约3cm,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冠筒细,基部宽约4mm,喉部宽达8mm,冠桅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裂片圆状卵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600m的山地石子。性味:味辛;宣肺止咳。
-
参桂调经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nguiTiaojingWan标准编号:WS3-B-2735-97处方:党参(炙)40g牡丹皮10g白芍(炒)10g川芎(制)10g吴茱萸10g当归10g甘草(炙)10g肉桂10g半夏20g麦冬20g阿胶20g制法:以上十一味,除阿胶、吴茱萸、肉桂外、其余党参等八味粉碎成粗粉,蒸透,干燥,与吴茱萸、肉桂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
鸡肺散
处方:雄鸡1只(1斤3-4两者。取其搭脊脊血1块,即名鸡肺,将肺同后药共研烂),辰砂3分(研细),冰片3厘(研细)。制法:上共研细如膏,用无灰酒炖滚搅匀。功能主治:疳疾眼,生白膜白翳。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匙叶草
来源:为白花丹科植物补血草的根或全草。圆锥花序顶生,多次两歧分枝,分枝处有苞片2枚,披针形,淡棕色:花侧生,数朵密集成穗状,每花具椭圆形的苞片;雄蕊5,生于花冠基部;生境分布:生于海滨地带。性味:苦,微寒。②治脱肛:鲜匙叶草全草四两,水煎坐浴。③治湿热便血及血淋:鲜匙叶草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
狗蚁草
别名:链夹豆、练夹豆、小号野花生、山花生来源:豆科狗蚁草Alysicarpusvaginalis(L.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和海南岛。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化湿,驳骨消肿,去腐生肌。半身不遂:根1~蛇咬伤:全草与半边莲各1两,水煎服。跌打损伤,骨折:鲜全草捣烂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