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叶
《*辞典》:枣叶:出处:《本经》拼音名:ZǎoY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叶片。性味:①《日华子本草》:温,无毒。①《别录》:揩热疿疮。②《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煎汤浴。和葛粉褒疿子佳及治热瘤。附方:①治小儿时气以后,热气不歇:枣叶一握(切),麻黄一两(去根、节),葱白一握(切),香豉一分。
-
不灰木
别名:无灰木。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烦热阳厥,小便不利,热痱疮。①《开宝本草》:"主热痱疮,和枣叶、石灰为粉敷身。(真珠丸)③治霍乱心腹胀满气逆,或内烦而呕,手足厥冷:阳起石(煅,研)、不灰木(研)、阿魏(研)各半两,巴豆(去皮、心膜,不去油)二十五粒。上五味,捣罗为细末,软粟米饭丸如樱桃大。
-
无灰木
概述:无灰木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即《开宝重定本草》记载的不灰木的别名。别名:无灰木来源:角闪石石棉的矿石。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1.治烦热阳厥,小便不利。内服:研末,0.3~2.治热痱疮。配枣叶、石灰研粉撒布。化学成分:本品主含水化硅酸镁。
-
滑石粉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方名:滑石粉组成:滑石(研)1两,绿豆粉(研)1两,枣叶(干者为末)1两。砷盐:取重金属项下供试品溶液20ml,加盐酸5ml,依法检查(附录ⅨF第一法),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20g,包煎。
-
浸汤
处方:桃10斤,柳10斤,莨菪2斤,藜芦2斤,乌头(去皮)2斤,茵芋2斤,丹参2斤,楮叶2斤,白羊膻2斤,柏叶2斤,(声殳木)皮2斤,大黄2斤,鬼扇2斤,桑甲2斤,藁本2斤,枣叶2斤,松叶2斤,食茱萸2斤,盐5升。诸癞病生疮,一切诸恶疮,只用粉粉之。
-
枣柏膏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方名:枣柏膏组成:枣叶、柏叶、晚蚕沙各等分。主治:蜘蛛咬生疮,诸治不愈。用法用量:以生油和如泥,先灸咬处,复用叶涂之。制备方法:上为末。
-
白花坚荚树
出处:《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其色淡绿;但拼音名:BáiHuāJiānJiáShù别名:坚荚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常绿荚蒾的叶。雄蕊5,稍高出花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800m的林下。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
李树叶
《*辞典》:李树叶: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LǐSh Y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①《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痁疾,惊痫,作浴汤。②《滇南本草》:治金疮水肿。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镇咳。(《千金方》李叶汤)②治恶刺:李叶、枣叶捣绞取汁,点之。
-
延龄膏
《博济》卷一:组成:虾蟆、鹤骨、丁香、枣叶、鳗鲡、木香、猪牙皂角各等分,麝香(另研细)少许。治劳,煮散3-5服为妙。初出汗,频换手帕揩之,约两炊饭久,肠劳随泻下1度,别用盆1个盛之,其虫皆微壮,浮在上面动。用药禁忌:服药后忌一切动劳等物,一生永忌触犯药,苦参、人参、空青、麦冬、乌头切忌服之。
-
枣叶汤
《普济方》卷三六九:方名:枣叶汤组成:枣叶1两(去细,焙干),黄芩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炙)1两。主治:小儿伤风,疮疹。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2片,煎至5分,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枣叶饮子
《圣惠》卷八十四:方名:枣叶饮子组成:枣叶1握(切),麻黄1两(去根节),葱白1握(切),香豉1分。主治:小儿时气5日以后,热气不歇。用法用量:以童便1大盏,煎至5分,去滓,3-4岁儿温服2合,1日3-4次。
-
枣叶散
《普济方》卷三○八:方名:枣叶散组成:枣叶、柏叶(各5月5日采,阴干)、生铁衣、晚蚕沙各等分。主治:蜘蛛作疮。用法用量:生麻油和如泥,先灸咬处,涂之,愈。制备方法:上为散。
-
二仙扫痱汤
处方:枣叶1升,好滑石末2两。功能主治:伏热遍身痱痒。用法用量:用水数碗,共合1处,熬2炷香,乘热浴洗。2-3次即愈。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
翅果麻属
中文名翅果麻属拼音名chiguomashu拉丁名Kydia中国植物志49(2):39描述KydiaRoxb.翅果麻属,锦葵科,只有K.calycinaRoxb.,K.jujubifoliaGriff.和K.glabrescensMast.3种,分布于喜马拉雅东部至亚洲东南部,我国云南均有分布。小苞片4-6,叶状,基部合生,结果时扩大而成广展的翅;雄蕊管5裂至中部,花药15枚,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