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螺
《中医大辞典》·山海螺:山海螺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别名:奶参、四叶参、乳薯来源及产地:桔梗科植物羊乳Codonopsislanceolata(Sieb.etZucc.)Trautv.的根。产黑龙江、广西、浙江、福建等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养阴润肺,补虚通乳,排脓解毒。1.治阴虚咳嗽,病后体弱,乳汁不足
-
四叶参
四叶参概述:四叶参为中药名,出自《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山海螺之别名。山海螺、奶参、羊乳、 叶党参。主茎上的叶互生,细小,短枝上的叶4片簇生,椭圆形或菱状卵形,叶缘有刚毛,背面灰绿色;2.治肺痈,肠痈。补血通乳,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对小鼠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
奶参
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中医大辞典》·奶参:奶参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山海螺之别名。2.治肺痈,肠痈。煎服:15~煎剂能增加家兔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但能降低白细胞总数。功能主治:功在健脾补肺,祛痰止咳。主治虚劳内伤,肺虚咳嗽,脾虚泄泻,小儿疳积,乳汁不多,气虚白带。
-
矮子常山
拼音名:ǎiZiChánɡShān别名:木质山海螺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小叶石梓的根。单叶对生;暗紫色,萼齿5,不规则三角形至卵圆形,长5-7mm,被细小腺点,萼齿及萼筒疏生黑色盘状腺体1-8个;花冠淡紫色,初被腺毛和黄色腺点,后脱落,漏斗状,先端二唇裂,上唇全缘或二浅裂,下唇中裂片长大,近翼状。
-
复方桑椹膏
处方:桑椹清膏125g,山海螺250g,炙甘草31.25g,炒冬术93.75g,炒白芍62.5g,熟地62.5g,麦门冬62.5g,制黄精125g,金樱子肉93.75g,夜交藤62.5g,女贞子93.75g,旱莲草62.5g,桔皮46.875g,红枣31.25g。功能主治:滋阴补血,调补肝肾。主血虚阴亏,神经衰弱,头目昏晕,腰背酸痛。摘录:《浙江省药品标准》
-
西南石梓
别名:矮子常山、木质山海螺来源:马鞭草科西南石梓GmelinadelavayanaDop.,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镇痛,化痞截疟。久疟治用本品1两,草果3钱,发作前2小时煎水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