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菖蒲
水菖蒲概述:水菖蒲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别名:白菖、菖蒲、臭菖、泥菖蒲、铁蜈蚣。花期6~7月,果期8月。生境:生于沼泽、溪旁及水稻田边。采制:秋季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细根,晒干。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开窍祛痰,化湿解毒。还含肉豆蔻酸等脂肪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及糖类等。对平滑肌器官具解痉作用;
-
白菖
《中医大辞典》·白菖:白菖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为《名医别录》记载的水菖蒲之别名。治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请,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贵州民间方药集》)④治痈肿初起:菖蒲一两,独活五钱,白芷五钱,赤芍五钱,紫荆皮三钱。或用臭蒲根5两,经水煎、过滤及乙醇反复处理,调整pH至7。
-
糟蒲饼
《卫生鸿宝》卷一:方名:糟蒲饼组成:陈香糟6两,生姜汁4两,水菖蒲根4两,盐2两。主治:结胸,停食,伤寒。用法用量:贴胸前痛处,以熨斗熨之,内响即去。大便利下恶物即愈。制备方法:上为末,炒热为饼。
-
菖蒲大丸
处方:水菖蒲1两,白术1两,防风(去芦头)1两,川芎1两半,甘草(炙)2两,桔梗(去芦头,微炒)2两,木通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细研,以竹纸裹压,去油取霜),肉桂(去粗皮)2钱半,缩砂仁2钱半,薄荷叶(去土,取末)10两。功能主治:清上焦,发音声。主风热壅盛,咽嗌肿痛,语音嘶嘎,咽物艰难。
-
祛风湿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ufengshiGao标准编号:WS3-B-0362-90处方:生附子125g生草乌50g桂枝50g白芷50g水菖蒲50g生半夏50g姜黄5g紫荆皮90g续断25g苍术25g骨碎补25g生天南星50g丁香40g松香125g冰片30g制法:以上十五味,冰片研细,生天南星、丁香、松香分别粉碎成细粉;检查:应符合膏药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
金鸡尾
《*辞典》:金鸡尾: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JīnJīWěi别名: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掌羽凤尾蕨的根茎或全草。根状茎倾斜,有管状中柱,被柔毛。生境分布:生于阴处岩石上。功能主治:解热,利尿。③治狂犬咬伤:金鸡尾、杨梅皮、化槁皮各二钱,煎水兑酒服,一日三次,一次半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