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余子
《*辞典》:零余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L nɡY Zǐ别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药条。性味:《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晒干功用强于署预。附方:治病后耳聋:薯蓣果一两,猪耳朵一只。炖汤,捏住鼻孔徐徐吞服。
-
珠芽半支
拼音名:ZhūYáBàn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的全草。茎下部叶常对生,上部叶互生,卵状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10-15mm,宽2-4mm,先端钝,基部渐狭,有短距,叶腋内常生球形、肉质小珠芽,落地后能生成新的植株。性味:酸;
-
黄药子
黄药根、黄药脂。质脆,折断面颗粒状。性味归经:黄药子味苦,性平,有小毒;黄药子具有消肿解毒,止咳平喘,凉血止血的功效:黄药子治瘿瘤,瘰疬,喉痹肿痛,疝气,睾丸炎,咳嗽气喘,百日咳,吐血,咯血,衄血;黄药子酊剂和煎剂对蛙心有抑制作用,对离体兔肠亦表现抑制,对未孕家兔与豚鼠的子宫有兴奋作用。
-
风车儿
出处:《中医药实验研究》拼音名:FēnɡChē r来源:为薯蓣科植物日本薯蓣的果实。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单叶对生,有长柄,叶片长卵形,先端尖,基部心脏形,有两耳,长5~叶腋着生珠芽(零余子)。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3~雄花花被6片,雄蕊6,中有子房痕迹;花期夏季。生境分布:生长于山野林间。
-
毛薯
《*辞典》:毛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M oShǔ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广州植物志》),脚板薯、鸡窝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薯(《广西药植名录》)。雌花序为简单的穗状花序。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块茎能促进溃疡的肉芽生长。②《广西药植名录》:补脾肺,涩精气,消肿,止痛。
-
小箭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XiǎoJi nCǎo别名:零余子佛甲草(《植物学大辞典》),马屎花(《苏南种子植物》),珠芽石板菜(《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的全草。2厘米,先端尖或钝,上部常有乳头状突起;花瓣6,披针形至长卵形,黄色,先端有小尖状物突起;心皮5,成熟的心皮长4~
-
野绿麻
《*辞典》:野绿麻:出处:《浙江中医杂志》拼音名:YěLǜM 别名: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贵州草药》)。6厘米,具小刺毛及长螫毛。(《贵州草药》)②治风湿关节痛:红禾麻根-两,红五加皮三钱,泡酒服。(《贵州草药》)③治疳积:野绿麻全草三至五钱(鲜品一两),泡水服;
-
滇白药子
拼音名:DiānBáiYàoZǐ别名:白药子、马蹄细辛、毛狗苔、毛芋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毛芋头薯蓣的块茎。雄花序为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腋生,雄花有短梗,小苞片2,其中1个先端尾状尖,雄蕊6,能育雄蕊3;蒴果三棱状长圆形,长1.5-2cm,宽达Icm,疏破短柔毛;肾经功能主治:补脾益肾;主脾虚便溏;虚劳久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