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藤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JīnGānɡT nɡ别名:菝葜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洗净,切片,晒干。质,结节状。叶长圆状披针形,长5~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柄长1.5~花单性,雌雄异株;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性味:性温,味微辛。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
-
金刚藤糖浆
(2)取本品10ml,加正丁醇10ml,振摇提取,分取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刚藤对照药材2g,加甲醇10ml,温浸10分钟,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2ml,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其他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4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菝葜叶
《*辞典》:菝葜叶: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B QiāY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片。性味:《履巉岩本草》:温,无毒。功能主治:治风肿,疮疖,肿毒,臁疮,烫伤。②《本草图经》:酿酒,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③《四川中药志》:治臁疮。治疗5例,除1例因合并感染,经19天治愈出院外,其余4例均在3~
-
金刚刺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JīnGānɡC 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12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卷须。生境分布:生于低山灌丛或山谷沟岸。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参见威灵仙条。同属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金刚刺入药。参见金刚藤头条。
-
托柄菝葜
别名:土茯苓、金刚藤来源:百合科托柄菝葜SmilaxdiscotisWar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西北、华中、西南。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主治风湿,血崩,血尿。用法用量: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檀属
中文名黄檀属拼音名huangtanshu拉丁名Dalbergia中国植物志40:98属下物种白沙黄檀、大金刚藤、大金刚藤黄檀、滇南黄檀、滇黔黄檀、滇黔黄檀(原变种)、钝叶黄檀、多裂黄檀、多体蕊黄檀、高原黄檀、海南黄檀、含羞草叶黄檀、黑黄檀、红果黄檀、黄檀、降香、两粤黄檀、毛叶黄檀、蒙自黄檀、缅甸黄檀、南岭黄檀、上海黄檀、藤黄
-
菝葜
菝葜菝葜RhizomaSmilacisChinensis(英)ChinarootGreenbrierRhizome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白茯苓。气微,味微苦、涩。(3)取本品粉末lg,加盐酸5ml,甲醇25ml,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2ml,蒸干,残渣加甲醇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风湿痹痛,疔疮痈肿。
-
西南菝葜
拼音名:XīN nB Qiā别名:菝葜、藏金刚藤来源:百合科西南菝葜SmilaxbockiiWar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主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等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匙羹藤
拼音名:Ch GēnɡT nɡ别名:武靴藤、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来源:萝藦科匙羹藤属植物匙羹藤Gymnemasylvestre(Retz.)Schult.[G.alterniflorum(Lour.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痈疖肿毒,毒蛇咬伤。注意:孕妇慎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