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叶椒
竹叶椒概述:竹叶椒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英文名:ChineseWingleafPricklyashFruit别名:山花椒、野花椒、岩椒、土花椒。7,披针形或椭加减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性味:辛,温,有小毒。用于脘腹冷痛、寒痰冷喘、湿疹、风湿痹痛。本药内服煎剂用量:果3~
-
竹叶椒根
1.治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胃寒疼痛,痧症腹痛。化学成分:本品含木兰花碱、竹叶椒碱(Xanthoplanine),茵芋碱、白鲜碱及崖椒碱等生物碱。附方:①治风湿痛:竹叶椒根皮、透骨香各五钱,黑风藤、大血藤各三钱,泡酒一斤;(江西《草药手册》)④治虫牙痛:㈠竹叶椒根皮,研末,以适量放入虫牙孔内。
-
见血飞
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根或叶·见血飞:见血飞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飞龙掌血之别名。化学成分:根含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红碱、茵芋碱、小檗碱等生物碱,还含飞龙掌血内酯(Toddalolactone)、去二羟基飞龙掌血内酯、茴芹香豆素、异茴芹香豆素等香豆精类和橙皮苷等黄酮类。
-
山花椒
概述:山花椒为中药名,出自《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本草图经》记载的竹叶椒之别名。别名:山花椒、野花椒、岩椒、土花椒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planispinumSieb.etZucc.的果实。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驱蛔,止痛。治胃寒疼痛,痧症及蛔虫腹痛,牙痛。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
竹叶椒叶
《*辞典》:竹叶椒叶: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Zh Y JiāoY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叶片,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叶椒条。功能主治:治腹胀痛,肿毒,乳痈,皮肤瘙痒。附方:①治腹胀痛:竹叶椒叶、吴萸子捣烂敷脐上。另用鲜根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⑤治蛇毒:竹叶椒叶捣敷患处。
-
土花椒
别名:山花椒、野花椒、岩椒、土花椒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planispinumSieb.etZucc.的果实。化学成分:根皮含勒 碱(Avicine)、白屈菜红碱、光叶花椒碱、木兰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橙皮苷、香叶木苷、勒 素(Avicenn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