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豆子
概述:刀豆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即《救荒本草》记载的刀豆。性味归经:甘,温,入胃、肾经。主治:治虚寒呃逆,呕吐,腹胀,久泻久痢,肾虚腰痛,百日咳,乳房胀痛。化学成分:刀豆含γ-胍氧基丙胺、刀豆四胺、刀豆氨酸、刀豆球蛋白A植物凝聚素、刀豆毒素等。药理作用:刀豆球蛋白在体外有直接抗肿瘤作用;
-
参附汤
概述:参附汤同名方剂约有十一首,其中《正体类要》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人参12g、炮附子9g,具有益气,回阳,固脱之功效,主治因阳衰至极、元气大亏所致的脱证,是治疗阳衰至极,阳气暴脱证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四肢厥冷、汗出喘促、脉微欲绝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治疗。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
加味和胃止痉汤
处方:生瓦楞30g,刀豆子30g,赤芍30g,白芍30g,当归12g,木瓜12g,藕节12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0g(包煎),杏仁10g,橘红10g,红花10g,香附10g,玫瑰花10g,砂仁4.5g,生姜4.5g。功能主治:平肝和胃,活血化痰。主气滞血瘀,痰血凝结,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脘痛呛噎,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贲门痉挛)。
-
刀豆
拉丁名:SemenCanaval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jackbean(《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刀豆、挟剑豆、刀豆子、大刀豆。主治:治虚寒呃逆,呕吐,腹胀,久泻久痢,肾虚腰痛,百日咳,乳房胀痛。化学成分:刀豆含γ-胍氧基丙胺、刀豆四胺、刀豆氨酸、刀豆球蛋白A植物凝聚素、刀豆毒素等。
-
溃疡汤
处方:乌贼骨12g,刀豆子9g,高良姜6g,砂仁6g,白蔻仁6g,香附9g,乌药9g,神曲9g,丹参15g,茯苓12g,白芍15g,甘草9g。功能主治:温中制酸,理气止痛。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疼痛,嗳气吞酸,舌苔白,脉弦或紧。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
大刀豆
概述:大刀豆为中药名。即《救荒本草》记载的刀豆之别名。主产江苏、安徽、湖北。性味归经:甘,温,入胃、肾经。治虚寒呃逆,呕吐,腹胀,久泻久痢,肾虚腰痛,百日咳,乳房胀痛。化学成分:刀豆含γ-胍氧基丙胺、刀豆四胺、刀豆氨酸、刀豆球蛋白A植物凝聚素、刀豆毒素等。药理作用:刀豆球蛋白在体外有直接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