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桃科
中文名胡桃科拼音名hutaoke拉丁名Juglandaceae描述Juglandaceae胡桃科,双子叶植物,8属,约50种,分布于北温带和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有7属,27种,南北均产之,其中胡桃的果肉供食用,化香的果可作染料。叶互生,羽状复叶,无托叶;花单性同株;雄花为下垂的葇荑花序;雄蕊3至多数;花被4裂,与苞片和子房合生;
-
马尾树
马尾树为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马尾树科的唯一种。20),无穿孔的管状分子主要是具小的具缘纹孔的纤维管胞,也有些粘质纤维;花雏也小而不显,但与胡桃科相差较大,其基本单位是从苞片腋的三花两岐花序,中间一朵完全,能育,侧花为退化不育雌花,由这些组成的柔荑花序再集合而成大而下垂的圆锥花序,因之得名为马尾树。
-
分心木
《中医大辞典》·分心木:分心木为中药名,出自《山西中药志》。主治遗精,滑精,腰痛,耳聋,遗溺,尿频,尿血,崩中,带下,泻痢,噎膈。花单性,雌雄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长5-10cm,花小而密集,雄花有苞片1,长圆形,小苞片2,长卵形,花被片1-4,均被腺毛,雄蕊6-30;2.陈念祖:收涩精气。
-
核桃叶
拼音名:H TɑoY 别名:胡桃叶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regiaL.的叶。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白带过多,疥癣。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化香树
拼音名:Hu XiānɡSh 别名:山麻柳来源:胡桃科化香树属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Sieb.etZucc.以叶入药。随用随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杀虫。用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顽癣。熏烟可以驱蚊;投入粪坑、污水可以灭蛆杀孑孓。注意:忌内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化香树果
《*辞典》:化香树果: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Hu XiānɡSh Guǒ别名:化香树球(《植物名实图考》)。功能主治:顺气祛风,消肿止痛,燥湿杀虫。附方:①治内伤胸胀,腹痛及筋骨疼痛:化香树干果序五至六钱,加山查根等量,煎汁冲烧酒,早、晚空腹服。(江西《草药手册》)③治脚生湿疮:化香树果序和盐研末搽。
-
化香树叶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及圆果化香树的叶。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伞房状排列;雌花具1卵状披针形苞片,无小苞片,具2枚贴生于子房的花被片,雌蕊1,无花柱,柱头2裂。(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③治痈疽疔毒类急性炎症:化香树叶,雷公藤叶、芹菜叶、大蒜各等分(均用鲜品),捣烂外敷。
-
麻柳叶
《*辞典》:麻柳叶:出处:《草木便方》拼音名:M LiǔY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疮疽疖肿,疥癣风痒,皮炎湿疹,汤火伤。或取叶煎水洗。(《四川中药志》)④治脚趾湿烂(香港脚):枫杨叶捣烂,搽患处。5天后均明显减轻或消失。
-
毛叶黄杞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黄杞:别名:胖母猪果树、胖婆娘树来源:胡桃科毛叶黄杞EngelbardtiacolebrookianaLindl.,以根及茎皮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收敛,消炎。主治痢疾,慢性肠炎,腹泻,脱肛,外伤出血。1两,外用配伍其它药各适量,共研粉撒伤口。
-
妇康栓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kangShuan处方:核桃馏油300g甘油明胶适量制法:取甘油明胶,置水浴上加热,待溶化后,加核桃馏油,搅拌均匀,近凝固时迅速倾入已涂过甘油的模型内呈稍溢出模口,冷后刮平,取出,共制成1000粒,即得。本品在石油醚、丙酮、乙醚、氯仿中易溶;皂化值取本品1.5g,依法测定,应为90以上(附录ⅨN)。
-
马核果
概述:马核果为中药名,出自《中国树木分类学》,为《东北药用植物志》记载的核桃楸果之别名。别名:马核果、楸马核果来源:胡桃科植物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的未成熟绿色果实或果皮。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杀虫止痒。1.治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痉挛性腹痛。2.治神经性皮炎。
-
核桃楸果仁
拼音名:HéTɑoQiūGuǒRén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种仁。小枝粗壮,具柔腺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序穗状,顶生,直立,有雌花4-10朵,花被片4,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被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合绕子房外壁,子房子位,柱头2裂,鲜红色。性味:甘;温补肾阳;润肠通便。主肺虚咳喘;肾虚腰痛;
-
核桃楸皮
《*辞典》:核桃楸皮:出处:《中药志》拼音名:H TɑoQiūP 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叶含鞣质6.25~②《河北中药手册》:清热解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河北中药手册》)备注:本品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习惯作秦皮使用,但据《本草》记载,秦皮当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的树皮。
-
核桃仁
性味归经:核桃仁性温,味甘。核桃仁具有温补肺肾,纳气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治肾虚喘咳,腰痛脚弱,阳痿,遗精,耳鸣,须发早白,小便频数,石淋,带下,大便燥结。74%)、油中主成分为亚油酸甘油酯,亦含β-谷甾醇、磷脂酰胆碱等。种皮表皮细胞淡棕色至棕色。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肠燥便秘。
-
枫柳皮
《*辞典》:枫柳皮:出处:《唐本草》拼音名:FēnɡLiǔP 别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四川中药志》)②治疥癣:枫杨皮、黎辣根、羊蹄根。水煎,洗患处。(《福建中草药》)临床应用:治疗烧伤:取枫杨树二层皮2斤,地榆根0.5斤,乌桕根皮0.5斤,加水适量,煎至500毫升,过滤。
-
胡桃根
《*辞典》:胡桃根: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H T oGēn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根或根皮。药理作用:根皮制剂可作温和泻剂,似大黄而较差,可用于慢性便秘。性味:《重庆草药》:苦,涩,有毒。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杀虫,攻毒。治老年牙痛,兼能补气。外用:煎水洗。
-
胡桃花
《*辞典》:胡桃花: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H T oHuā来源:胡桃科植物胡桃的花。功能主治:泡酒涂瘊子(疣)。摘录:《*辞典》
-
胡桃壳
《*辞典》:胡桃壳:出处:《纲目》拼音名:H T oK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成熟果实的内果皮。化学成份:含6%的戊糖。功能主治:治血崩,乳痈,疥癣。《纲目》:烧存性,入下血、崩中药。附方:①治妇女血气痛:核桃硬壳二两,陈老棕一两。烧成炭,淬水服。(《重庆草药》)②治乳痈:胡桃壳烧灰存性,取灰末二钱,酒调服。
-
胡桃青皮
《*辞典》:胡桃青皮: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H T oQīnɡP 别名:青胡桃皮(《救急方》),青龙衣(《山东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未成熟果实的外果皮。(《纲目》)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胃痛:于农历6月上旬,摘取未成熟的青皮核桃6斤,洗净打碎装入瓶内,加入60度烧酒10斤,密封曝晒20~
-
胡桃树皮
《*辞典》:胡桃树皮: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H T oSh P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树皮。又含没食子酚鞣质和少量糖甙。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涩,有毒。功能主治:治水痢,肾囊风,麻风结节,全身发痒。②《重庆草药》:杀虫,攻毒。共研末,调香油搽。(《湖南药物志》)③治全身发痒:胡桃树皮煎水洗。
-
黄杞
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来源:胡桃科黄杞EngelhardtiaroxburghianaWall.[E.chrysolepisHance],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树皮:行气,化湿,导滞。脾胃湿滞,胸腹胀闷,湿热泄泻:树皮2~3钱,水煎服。疝气腹痛,感冒发热:叶4~
-
黄杞皮
拼音名:HuánɡQǐPí别名:土厚朴、假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树皮。果序长15-25cm,果实球形或扁球形,坚果状,直径约4mm,密生黄褐色腺体,外果皮膜质,内果皮骨质,苞片托于果实基部,形成膜质状果翅,中间果翅裂片长3-5cm,约为两侧裂片的2倍。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
黄杞叶
拼音名:HuánɡQǐ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叶。果序长15-25cm,果实球形或扁球形,坚果状,直径约4mm,密生黄褐色腺体,外果皮膜质,内果皮骨质,苞片托于果实基部,形成膜质状果翅,中间果翅裂片长3-5cm,约为两侧裂片的2倍。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中柱鞘纤维束;性味:微苦;
-
核桃青龙皮
拼音名:H TɑoQīnɡL nɡP 别名:青龙皮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regiaL.外果皮。夏秋果实未成熟时,采集肉质青绿色外果皮。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消肿,止痒。用于慢性气管炎;外用治头癣,牛皮癣,痈肿疮疡。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青钱柳
别名:青钱李、甜茶树来源:胡桃科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以叶入药。生境分布:长江流域各省。功能主治:治癣。用法用量:嫩叶捣烂取汁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青钱柳叶
概述:青钱柳叶为胡桃科植物青钱柳的叶。果序长20-30cm,坚果,扁球形,直径约7mm,在中部四周由苞片及小苞片形成革质圆盘状翅,先端有4枚宿存的花被片及花柱。性状:性状鉴别:小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宽披针形,长5-14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边缘有锯齿,上面灰绿色,下面黄绿色或褐色,有盾状腺体,革质。
-
山核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核桃:拼音名:ShānH Tɑo别名:小核桃来源:胡桃科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以种仁、根皮、果皮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西、贵州、云南。化学成份:种仁含脂肪油及挥发油。外果皮含鞣质。腰痛:山核桃肉(种仁)微炒,黄酒送服。脚癣:鲜根皮煎汤浸洗。皮肤癣: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患处。
-
山核桃皮
拼音名:ShānHéTɑo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外果皮。雌花序穗状,顶生,直立,花序轴密生腺体,有花1-3朵,无花被,苞片1枚,位于前方,小苞片3枚,位于两侧及后方,与苞片愈合形成一个4浅裂的壶状总苞,贴生于子房,子房下位,无花柱,柱头盘状。性味:苦;杀虫止痒。主脚趾湿痒;
-
山核桃仁
拼音名:ShānHéTɑoRén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种仁。雌花序穗状,顶生,直立,花序轴密生腺体,有花1-3朵,无花被,苞片1枚,位于前方,小苞片3枚,位于两侧及后方,与苞片愈合形成一个4浅裂的壶状总苞,贴生于子房,子房下位,无花柱,柱头盘状。性味:甘;虚喘久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
山核桃叶
雌花序穗状,顶生,直立,花序轴密生腺体,有花1-3朵,无花被,苞片1枚,位于前方,小苞片3枚,位于两侧及后方,与苞片愈合形成一个4浅裂的壶状总苞,贴生于子房,子房下位,无花柱,柱头盘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麓林中或腐殖质丰富的山谷中。性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
喙核桃属
中文名喙核桃属拼音名huihetaoshu拉丁名Annamocarya中国植物志21:35描述AnnamocaryaCheval.喙核桃属,胡桃科,只有喙核桃A.sinensis(Dode)Leroy1种,产越南和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雄花的葇荑花序下垂,5-8个簇生,每花各有苞片1和小苞片2;雌花的总苞片6-7枚,有时达8-9枚;
-
山核桃属
中文名山核桃属拼音名shanhetaoshu拉丁名Carya中国植物志21:38描述CaryaNutt.山核桃属,胡桃科,约30种,主产美洲,我国有山核桃C.cathayensisSarg.等4种,产浙江、安徽、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另引入栽培1种,果可食或榨油,木材坚韧,可为农具的把柄。子房单生,1室,有胚珠1颗,为一个4裂的总苞所包围;
-
青钱柳属
中文名青钱柳属拼音名qingqianliushu拉丁名Cyclocarya中国植物志21:18描述Cyclocaryailjinskaja青钱柳属,胡桃科,只有青钱柳C.paliurus(Batal.)Hjinskaja1种,产我国广东、广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等省区,供观赏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叶轴无翅;花单性同株,排成下垂的葇荑花序;
-
黄杞属
中文名黄杞属拼音名huangqishu拉丁名Engelhardia中国植物志21:11描述EngelhardtiaLeschen.etBl.黄杞属,胡桃科,约1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8种,产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叶互生,羽状复叶;雄花为直立或下垂的穗状花序,由4-12枚雄蕊生于一全缘或不等的4裂的苞片上组成;萼4裂,与子房合生;
-
胡桃属
中文名胡桃属拼音名hutaoshu拉丁名Juglans中国植物志21:30描述JuglansL.胡桃属,胡桃科,约15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4种,产西南部至东北部,其中胡桃J.regiaL.的核仁供食用,木材亦很有价值,可为家具和枪托。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1颗;属下物种胡桃、胡桃楸、华东野核桃、麻核桃、泡核桃、野核桃、野核桃(原变种)
-
枫杨属
中文名枫杨属拼音名fengyangshu拉丁名Pterocarya中国植物志21:21描述PterocaryaKunth枫杨属,胡桃科,8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7种,南北均产之,尤以枫杨P.stenopteraC.DC.最常见,上海和其他各大城市均有栽培作为行道树。乔木,叶脱落,互生,羽状复对,无托叶;子房1室,包藏于一个4齿裂的总苞内,花柱2裂;
-
复方木鸡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fangMujiChongji标准编号:WS3-Bb-0053-95处方:云芝提取物广豆根菟丝子核桃楸皮性状:本品为褐色的颗粒;鉴别:(1)取本品2g,置50ml烧杯中,加水适量洗涤,至洗液无色,残渣加水10ml,加热至沸,不断搅拌,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显污绿色。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复方木鸡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fangMujiKeli处方:云芝提取物山豆根菟丝子核桃楸皮性状:本品为褐色的颗粒;(2)取本品10g,研细,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滤过。另取滤液5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2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生成淡黄色沉淀。功能与主治:具有抑制甲胎蛋白升高的作用。
-
枫杨
拼音名:FēnɡY nɡ别名:麻柳树、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来源:胡桃科枫杨属植物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DC.,以枝及叶入药。夏秋采,晒干备用。叶多鲜用。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杀虫止痒,利尿消肿。叶:血吸虫病;外用治黄癣,脚癣。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核桃楸
拼音名:H TɑoQiū别名:山核桃、胡桃楸来源:胡桃科植物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以种仁、青果和树皮入药。秋季采成熟果实,除去外果皮,洗净晒干或去内果皮(壳)取仁用。功能主治:种仁:敛肺定喘,温肾润肠。用于体质虚弱,肺虚咳嗽,肾虚腰痛,便秘,遗精,阳痿,尿路结石,乳汁缺少。3钱,浸酒服;
-
核桃楸果
《*辞典》:核桃楸果:出处:《河北药植志》拼音名:H TɑoQiūGuǒ别名:胡桃楸、马核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楸马核果(《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未成熟果实或果皮。花单性,雌雄同株;10朵,与叶同时开放,花被4,苞及小苞合绕子房外壁,子房下位,柱头2裂,柱头面呈乳头状,暗红色。
-
胡桃叶
化学成份:叶含没食子酸,缩没食子酸、反油酸、α-和β-蒎烯、柠檬烯、1,8-桉叶素、胡桃叶醌、α氢化胡桃醌葡萄糖甙、β-胡萝卜素、胡桃甙、槲皮素-3-α-L-阿拉伯糖甙、金丝桃甙以及有高抗炎作用的多酚复合物。功能主治:治白带,疥疮,象皮腿。(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摘录:《*辞典》
-
胡桃油
《*辞典》:胡桃油:出处:《普济方》拼音名:H T oY u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榨取之脂肪油。功能主治: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普济方》)④治耳疳: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医宗金鉴》滴耳油)摘录:《*辞典》
-
胡桃枝
《*辞典》:胡桃枝: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H T oZhī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嫩枝。(《新编中医入门》)临床应用:①治疗肿瘤用胡桃树枝与龙葵全草制成核葵注射液,每支2毫升,内含胡桃树枝1.0克、龙葵0.1克。用药期间一般无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注射后有头晕、口麻等现象,但很快即自行消失。
-
麻柳果
《*辞典》:麻柳果: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M LiǔGuǒ别名:一群鸭、雁鹅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果实。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炮制:炒黄用。功能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附方: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操。(《中草药通讯》(2):58~
-
麻柳树根
《*辞典》:麻柳树根: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M LiǔSh Gēn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功能主治:治疥癣,牙痛,风湿筋骨疼痛,汤火伤。③《四川中药志》:杀虫,解毒。附方:①治疥癣:枫杨根、黎辣根。共研细末,疥疮用香油调搽;(《分类草药性》)②治风湿麻木,寒湿脚痛:麻柳须根泡酒服。
-
青胡桃果
拼音名:QīnɡHúTáo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未成熟的果实。冬芽被芽鳞;花单性,雌雄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长5-10cm,花小而密集,雄花有苞片1,长圆形,小苞片2,长卵形,花被片1-4,均被腺毛,雄蕊6-30;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呈羽毛状,鲜红色。性味:苦;
-
野核桃仁
《*辞典》:野核桃仁: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YěH TɑoR n来源: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的种仁。叶轴及叶柄具腺毛和星状毛;17,无柄,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花单性,雌雄同株;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溪谷两旁。性味:性温平,味甘。功能主治:种仁:功能补养气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
-
野核桃油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cm,小叶9-17枚,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硬纸质,长8-15cm,宽3-7.5cm,先端渐尖,基部斜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有星状毛和腺毛。种子较小,常为向内延伸的骨质果皮所隔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向阳山坡杂木林内或溪谷两旁土壤肥沃湿润处。功能主治:润肠通便;
-
油胡桃
《*辞典》:油胡桃:出处:《纲目》拼音名:Y uH T o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返油而变成黑色者。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胡桃仁条。性味:《纲目》:辛,热,有毒。功能主治:《纲目》:杀虫攻毒。治痈肿,厉风,疥癣,杨梅,白秃诸疮。附方:治疥疮瘙痒:油核桃一个,雄黄、艾叶(杵熟)各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