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里香
拼音名:BǎiLǐXiānɡ别名:地椒、麝香草来源:为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百里香ThymusserpyllumL.[T.mongolicusRonn.]和地椒(兴凯百里香)T.przewalskii(Komar.)Nakai,以全草入药。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止咳,降压。用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病。
-
地椒
功能主治:功在祛风止咳,温中止痛,利尿通淋。又含高山黄芩素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黄酮类成分和熊果酸、鞣质等。茎、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芳樟醇、龙脑、香芹酚(carvacrol)、对伞花烃、麝香草酚;叶尚含齐墩果酸、熊果酸、咖啡酸。地椒中毒:地椒又名地花椒、百里香、山椒、山胡椒、鲜地椒、麝香草。
-
山胡椒
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果实·《中医大辞典》·山胡椒:山胡椒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治腹中冷痛,哮喘,虚寒泄泻。别名:山姜子、山胡椒、木樟子、木香子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木姜子LitseapungensHemsl.的果实。1.治感冒咳嗽,百日咳,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腹冷痛,高血压病,外伤周身疼痛,痛经,淋病小便涩痛。
-
地花椒
概述:地花椒为中药名,出自《海上名方》,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记载的地椒的别名。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温中止痛,利尿通淋。1.治感冒咳嗽,百日咳,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腹冷痛,高血压病,外伤周身疼痛,痛经,淋病小便涩痛。又含高山黄芩素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黄酮类成分和熊果酸、鞣质等。
-
地膜香
拼音名:DìMóXiānɡ别名:百里香、地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阿尔泰百里香的全草。不育枝多为侧生或基生,上升或匍匐,被短柔毛;花枝在基部上升,大多数长4-8cm,在花序以下被向下的微柔毛或短柔毛,至基部近无毛,具2-4个节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边、草地及石砾地上。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麝香草
叶无柄,对生,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另有谓不同之品种其挥发油的单萜成分不同,可分别为牻牛儿醇、芳樟醇、α-松油醇、香荆芥酚、百里香酚或侧柏醇-4及松油醇-4。全草尚含:皂甙、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绿原酸、喹啉-4-羧酸,少量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等。
-
荠薴
1.《本草图经》:陈藏器谓荠薴自是一物,非水苏。苞片披针形,比小花梗长;演唱肯穗状花序花多皱缩成团,花冠黄白色。全草含油率为0.11%-0.17%,其主要成分为左旋甜没药烯(bisabolene), -丁香烯(a-caryophyll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性味:味辛;大肠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和胃制酸。虫积腹痛;
-
百里香属
中文名百里香属拼音名bailixiangshu拉丁名Thymus中国植物志66:250描述ThymusL.百里香属,唇形科,约300-400种,分布于非洲北部、欧洲及亚洲温带,我国有12种,产西藏、青海及黄河以北地区,供观赏用或有的入药。 ^^伞花序紧密排成头状花序或疏松排成穗状花序;雄蕊4,前对较长,外仲或内藏,花药2室,室平行或叉开;
-
拟进里香
拼音名:NǐJìnLǐ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proximusSerg.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苞片卵圆形或宽卵圆形,无柄;花冠长约7mm,外被短柔毛;花期7-8月。性味:味辛;和中祛湿。肺热咳喘;消化不良;腹痛吐泻;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
白背风
概述:白背风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羊耳菊之别名。别名:白牛胆、毛老虎、白背风、山白芷、小茅香。)DC.的根或全草。1.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胃痛,胸膈满闷,痢疾,泄泻,早期血吸虫病。根皮含羽扇豆醇、月桂酸、肉豆蔻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等。
-
小茅香
《中医大辞典》·小茅香:小茅香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羊耳菊之别名。《*辞典》·小茅香: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XiǎoMáoXiānɡ别名:山白芷、土白芷(《生草药性备要》),黑骨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寻骨风、铁杆香(《四川中药志》),白牛胆根(《泉州本草》)。
-
羊耳菊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利湿,行气止痛。《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耳菊:拼音名:YánɡěrJú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毛舌头、毛山肖来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DC.,以根或全草入药。
-
山白芷
别名:白牛胆、毛老虎、白背风、山白芷、小茅香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BUCh-Ham.)DC.的根或全草。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利湿,行气止痛。1.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胃痛,胸膈满闷,痢疾,泄泻,早期血吸虫病。根皮含羽扇豆醇、月桂酸、肉豆蔻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等。
-
白牛胆
《中医大辞典》·白牛胆:白牛胆为中药名,出自《泉州本草》,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羊耳菊之别名。1.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胃痛,胸膈满闷,痢疾,泄泻,早期血吸虫病。药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无祛痰(小鼠酚红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
-
毛老虎
概述:毛老虎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羊耳菊之别名。)DC.的根或全草。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利湿,行气止痛。1.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胃痛,胸膈满闷,痢疾,泄泻,早期血吸虫病。根皮含羽扇豆醇、月桂酸、肉豆蔻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等。
-
血清金
选择电极的电位(E)与溶液中被测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③金标准液(2.5mmol/L):精称恒重的金制剂(Au)0.25g,加稀盐酸(1份浓盐酸加9份去离子水)7ml溶解后,加去离子水900ml,然后用500g/L醋酸铵溶液调pH至7.0,移入1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吸样针推回原处,仪器自动进行斜率定标。
-
石香薷
概述:石香薷为中药名,出自《四声本草》。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华荠芋MoslachinensisMaxim.的全草。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祛暑,解表,行气,化湿。1.治夏月感冒,中暑呕吐、泄泻,胃痛,小儿夏季热初期。香荆芥酚有抗菌、抗真菌、解除胃肠痉挛、增强胰蛋白酶活性作用,但浓度高因有刺激性,可引起呕吐。
-
华荠芋
概述:华荠芋为中药名,出自《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四声本草》记载的石香薷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祛暑,解表,行气,化湿。1.治夏月感冒,中暑呕吐、泄泻,胃痛,小儿夏季热初期。龙脑有发汗、兴奋、镇痉作用;香荆芥酚有抗菌、抗真菌、解除胃肠痉挛、增强胰蛋白酶活性作用,但浓度高因有刺激性,可引起呕吐。
-
尿镁
血清镁约65%~(2)尿镁降低:①镁由消化道丢失:如长期禁食、吸收不良、长期丢失胃肠液(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术后肠道瘘管和长期吸引胃液后等)以及严重呕吐。相关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脱水、腹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胰腺炎
-
唇形科
本科植物富含多种芳香油,如薄荷、百里香、薰衣草、罗勒、迷迭香等,作为药用有黄芩、荆芥、藿香、丹参、薄荷、紫苏、香蕉、荠芋、夏枯草、益母草等,白苏则为有名的油料作物之一,供观赏的有一串红、五彩苏等。叶对生或 生,极少互生; ^^伞花序或聚伞花序,再排成穗状、总状、圆锥花序式或头状花序式;
-
全血硒
选择电极的电位(E)与溶液中被测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③硒标准液(2.5mmol/L):精称恒重的硒(Se)0.25g,加稀盐酸(1份浓盐酸加9份去离子水)7ml溶解后,加去离子水900ml,然后用500g/L醋酸铵溶液调pH至7.0,移入1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吸样针推回原处,仪器自动进行斜率定标。
-
九空子
概述:九空子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路路通之别名。性味归经:苦、辛,平。主治:1.治胃痛腹胀,风湿痹痛,手足拘挛,月经不调,闭经,乳汁不通,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含挥发油,内有松香烯α-榄香烯及β-榄香烯、柠檬烯、百里香酚、香荆芥酚等54种成分。
-
土茵陈
别名:土香薷、土茵陈、五香草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vulgareL.的全草。性味:辛,凉。功能主治:解表,理气,化湿,利水。1.治感冒发热,胸闷、吐泻,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还含山柰酚、芹菜素、木犀草素和香叶木素为苷元的黄酮苷以及咖啡酸等多种羧酸。药理作用:酊剂有明显利尿作用,浸剂有祛痰作用。
-
血清铯
概述:从严格意义上说,金属铯等不是一种微量元素,但由于电介质与微量元素的分界不是很明确,所以习惯上将其放在微量元素中一起讨论。另取去离子水500ml,加甲基百里香酚蓝络合剂0.114g使溶,再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5g溶解,混合两液,加16.7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水溶液2.2~吸样针推回原处,仪器自动进行斜率定标。
-
地涩涩
《*辞典》:地涩涩:出处:《陕西草药》拼音名:D S S 别名:仙桃草、养皮草(《陕西中草药》)。原形态:小婆婆纳又名:百里香叶婆婆纳。花近白色,带蓝色条纹,花梗基部有披针形苞片;化学成份:全草含桃叶珊瑚甙0.16%,甘露醇0.45%。治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蛇咬伤。治汤火伤,口疮,顽疮。
-
杭州荠薴
拼音名:HánɡZhōuQíNínɡ英文名:HangchowMosla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杭州荠薴的全草。花冠紫色,为花萼长之3倍,长约1cm,外面被短柔毛,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大,圆形,内面被短柔毛,侧裂片较小,卵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性味:味辛;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功能。
-
吉龙草
拼音名:JíLónɡCǎo英文名:all-grassofFragrantElsholtzia别名:暹罗香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吉龙草的茎叶。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3cm,宽8-13mm,顶端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浅锯齿,两面被柔毛,下面有腺点。25%,1,8-桉叶素(1,8-cineole)0.16%,葎草烯(humulene)4.00%,百里香酚(thymol)0.55%等[1]。
-
牛至
性味:辛,凉。功能主治:解表,理气,化湿,利水。药理作用:酊剂有明显利尿作用,浸剂有祛痰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至:拼音名:NiúZhì别名:土香薷[贵州]、白花茵陈[江西、云南]、五香草、暑草、琦香、满坡香、满山香[云南]、小甜草来源:唇形科牛至属牛至OriganumvulgareL.,以全草入药。
-
小婆婆纳
拼音名:XiǎoP P N 别名:百里香叶婆婆纳、仙桃草、地涩涩来源:玄参科小婆婆纳Veronicaserpyllifoli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陕西、新疆、内蒙古。性味:甘、苦、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月经不调,跌打内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显脉旋覆花(小黑药)
中文名称显脉旋覆花(小黑药)拉丁学名Inulanervosawall.exDC.基本信息来源人工种植的显脉旋覆花种属:菊科、旋覆花属食用部位根茎生产工艺简述以显脉旋覆花的干燥根茎为原料,经精选、清洗、干燥、机械粉碎等步骤生产而成。备注显脉旋覆花(小黑药)于2010年5月20日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
叶香味
叶香味原理:叶香味中,叶香味主要来源于竹叶(竹杆、竹筒、竹箅)、茶叶、荷叶、芦苇叶、艾叶、芭蕉叶、紫苏叶、藿香叶、椴叶、苎叶、薄荷叶、鲜嫩葡萄叶、芹菜叶、香菜叶、韭菜叶、枇杷叶、柠檬叶,以及西餐中常用的西香菜(欧芹叶),阿里根奴干叶碎、百里香草叶和多种果树叶、日本樱花叶等等。此道茶水清淡香醇。
-
全血镍
概述:目前已知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镍微量元素与临床医学各科密切相关。③镍标准液(2.5mmol/L):精称恒重的镍(Ni)0.25g,加稀盐酸(1份浓盐酸加9份去离子水)7ml溶解后,加去离子水900ml,然后用500g/L醋酸铵溶液调pH至7.0,移入1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血清测量过程同全血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