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水石
拼音名:HánShuǐShí英文名:CrystallineMirabilite,Gypsum,Calcite别名:凝水石、白水石、凌水石、盐精、水石、冰石、鹊石、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石。具玻璃样光泽;壮热烦渴;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
-
马鞭石斛
拼音名:MǎBiānSh H 英文名:HerbaDendroiliiFimbriati别名:大黄草、马鞭杆、旱马棒来源: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的茎。原形态:茎直立,圆柱形,绿色,在阳光充足地方带红紫色,具沟槽,高30~生境分布:生于岩石上和树上。质轻,断面纤维状,灰白色或灰褐色。功能主治:同金钗石斛。
-
多鳞鳞毛蕨
拼音名:DuōLínLínMáoJué英文名:BarbateWoodFern别名:芒齿鳞毛蕨、髯毛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鳞毛蕨的根茎。小羽片约20对,长圆形,先端圆钝,基部与羽轴合生,羽状深裂或半裂,边缘具三角形尖牙齿,干后常反折,叶轴、羽轴及小羽轴均被棕色、纤维状和披针形鳞片;性味:苦;主肠寄生虫病;
-
棕榈根
拼音名:ZōnɡLǘGēn别名:棕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雌雄异株;棕榈根煎剂(2g/ml)腹腔注射除0.2ml剂量组小鼠存活外,0.3ml、0.5ml及石门穴注射0.5ml,均引起竖毛、抽搐等死亡。关节疼痛;
-
百味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味参:拼音名:BǎiW iShēn别名:小棕皮来源:百合科肺筋草属植物百味参AletrislanuginosaBur.et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用于体虚多汗,神经衰弱,肺结核咯血,盗汗。叶自基部丛生,外面具纤维状残基;苞片较花短,斜卵形;性味:昧辛;性温归经:肺;或炒炭存性研末。
-
浮石
石英则呈白至灰白色粒状嵌生在玻璃质中。主痰热壅肺;(《纲目》)3.贾所学:“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软坚,故力降热痰、软结痰、消顽痰;(《药品化义》)临床应用:1.海蛤散:海浮石100g,蛤壳200g。(《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2.消瘿顺气散:海浮石(煅)45g,海藻45g,海带45g,昆布45g,蛤粉45g,浙贝母60g,地黄60g。
-
石棉
概述:石棉是一种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分两大类:蛇纹石类(温石棉);201(英文)《分析化学文摘》1983.94.实验室监测方法:镜检法(HJ/T41-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石棉尘)5.环境标准::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mg/m3前苏联(1977)居民区中最高允许浓度0.15mg/m3(日均值);
-
胆矾
外用治口疮,风眼赤烂,疮疡肿毒。晶体作板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附方:①治缠喉风、急喉痹:鸭嘴胆矾二钱半,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千金方》)各家论述:1.《纲目》:石胆,其性收敛上行,能涌风热痰涎,发散风木相火,又能杀虫,故治咽喉口齿疮毒有奇功也。
-
龙齿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龙齿:出处:出自1.《本经》:列为上品,附于龙骨项下,云"生川谷及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据马继兴辑注本)。长约7cm,直径0.8-3.5cm,先端断面常中空。其光性特征与内部磷灰石晶粒一致、光性方位或不相平行,为再结晶产物。凉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镇惊安神;
-
玉
3.《本草经集注》注“玉泉”云:“拼音名:Yù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来源: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的隐晶质亚种软玉,或蛇纹石族矿物蛇纹石的隐晶质亚种岫玉。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解理角56°与124°;对称消光。(2)岫玉透射偏光镜下:无色或微带绿色,纤维状;性味:甘;
-
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
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主要侵染双子叶植物,在植物中的分布局限于韧皮部和相邻的薄壁细胞,病毒侵染喉细胞核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细胞核膨大并形成颗粒状结构和纤维状结构,纤维状物质科浓缩成各种大小的环。病毒感染细胞核中的颗粒物质主要是核糖蛋白,纤维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蛋白,纤维环可能是病毒复制装配的场所。
-
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环草石斛、束花石斛、铁皮石斛
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环草石斛、束花石斛、铁皮石斛石斛──金钗石斛HarbaDendroliiNobilis(英)DendrobiumStem别名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
鸦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鸦葱:拼音名:YāCōnɡ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鸦葱ScorzoneraglabraRupr.[S.austriacaWilld.],以根入药。外用治疔疮,痈疽,毒蛇咬伤,蚊虫叮咬,乳腺炎。根圆柱形,根颈部具多数残存纤维状残叶鞘,黑褐色。总苞片3-4层,外层卵形,内层长椭圆状披针形;
-
棕榈科
棕榈科为单子叶植物,隶属棕榈目(Arecales)。叶大,常密集于树干顶部,但藤本的叶为散生,掌状或羽状分裂,很少全缘或近全缘的,裂片或小叶在芽时内折(即向叶面折叠)或背折(即向叶背折叠),叶柄基部常扩大而成一纤维状的鞘,残留茎上;花药纵裂。子房上位,1-3室,很少4-7室,或心皮3个而分离或于基部合生;
-
镰状细胞贫血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将增加HbS与邻近β链接触而促进多聚体形成,故红细胞脱水使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加重镰变。根据临床表现特征的不同,可将镰状细胞危象分为5型:梗死型(疼痛型),再生障碍型,巨幼细胞型,脾滞留型,溶血型。5.溶血型危象此型危象不常见。当本病患者合并其他疾患(如G6PD缺乏)时,易发生溶血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