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α-蒎烯
国标编号:33642CAS号:7785-20-4中文名称:α-蒎烯英文名称:α-Pinene分子式:C10H16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松节油的气味分子量:136.23蒸汽压:1.33kPa/37.3℃闪点:33℃熔点:-102.2℃沸点:15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6;防护服:穿工作服。
-
松节油
17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5~爆炸极限:下限0.8%引燃温度:253℃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油漆溶剂,合成樟脑、胶粘剂、塑料增塑剂等,也用物制药、制革工业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鉴别:(1)取本品1g,加石油醚(30~
-
阳藿
概述:阳藿为中药名,出自《广西志》,为《名医别录》记载的蘘荷之别名。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调经,止咳平喘,消肿解毒。1.治脘腹冷痛,月经错后,痛经,咳嗽,气喘,跌打损伤,腰腿痛。药理作用:β-水芹烯对支气管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吸入作祛痰剂,蒎烯有明显祛痰作用、抗真菌作用,α-蒎烯有镇咳作用。
-
小金片
小金片药典标准:品名:小金片XiaojinPian处方:人工麝香15g、木鳖子(去壳去油)75g、制草乌75g、枫香脂75g、醋乳香37.5g、醋没药37.5g、五灵脂(醋炒)75g、酒当归37.5g、地龙75g、香墨6g制法:以上十味,除人工麝香、木鳖子和五灵脂外,其余制草乌等七味粉碎成细粉。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
土里开花
别名:观音花、野老姜、莲花姜、阳藿、土里开花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蘘荷ZingibermiogaRosc.的根茎。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调经,止咳平喘,消肿解毒。1.治脘腹冷痛,月经错后,痛经,咳嗽,气喘,跌打损伤,腰腿痛。2.治喉痹,捣汁含漱;药理作用:蒎烯有明显祛痰作用、抗真菌作用,α-蒎烯有镇咳作用。
-
油松节
油松节药典标准:品名:油松节YousongjiePINILIGNUMNODI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tabulacformisCarr.或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的干燥瘤状节或分枝节。α-蒎烯: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测定。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伤痛。
-
观音花
概述:观音花为中药名,出自《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功在温中调经,止咳平喘,消肿解毒。1.治脘腹冷痛,月经错后,痛经,咳嗽,气喘,跌打损伤,腰腿痛。药理作用:β-水芹烯对支气管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吸入作祛痰剂,蒎烯有明显祛痰作用、抗真菌作用,α-蒎烯有镇咳作用。
-
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原品名:曼秀雷敦摩擦膏)
药品标准:正式名: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原品名:曼秀雷敦摩擦膏)汉语拼音:FufangShuiyangsuanjiazhiRugao标准号:WS-296(x-254)-96(2)拉丁文或英文:CompoundMethylSalicylatecream主要活性成分:本品含水杨酸甲酯(C8H8O8)应为10.8-14.6%,含薄荷脑(C10H20O)应为5.0-6.8%。照含量测定项下气相色谱法测定。
-
乌麻花
《备急千金要方》·胡麻花:乌麻花为中药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即《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记载的胡麻花的别名。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或研末蜜调服。化学成分:麻花含挥发油约0.5%,内含丁香油酚、α-蒎烯和β-蒎烯、莰烯、β-水芹烯、芳樟醇、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香桧烯、β-金合欢烯、姜黄烯等。
-
对对花
概述:对对花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兰香草之别名。别名:山薄荷、石上香,九层塔、对对花。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散瘀。1.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药理作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
冰凌草
概述:冰凌草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的冬凌草之别名。2.治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内有α-蒎烯和β-蒎烯、β-榄香烯、柠檬烯、桉叶素、对聚伞花索等;醇剂及煎剂对小鼠有镇痛作用,对家兔食管有解痉作用;
-
小茴香根
概述:小茴香根为方剂名,出自《四川中药志》,即《本草图经》记载的茴香根。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肝、胃经。功能主治:功在散寒行气止痛。治疝气痛,胃寒呕吐,脘腹胀痛,寒湿痹痛。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内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和γ-松油烯、α-蒎烯和β-蒎烯等。
-
三叶
概述:三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即《国药提要》记载的鸭儿芹之别名。性味:辛、苦,平。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2.治痈疽疔肿,跌打损伤,带状疱疹,皮肤瘙痒。化学成分:茎叶含挥发油,其中有α-蒎烯及β-蒎烯、莰烯、对聚伞花素以及γ-松油烯等。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上党人参
概述:上党人参为中药名,出自《本经逢原》。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健脾,益气生津。治食少便溏,四肢无力,面目浮肿,心悸,气短,虚喘咳嗽,口渴,自汗,脱肛,子宫脱垂。使用注意:反藜芦。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主含棕榈酸、α-蒎烯、龙脑等。煎剂可抑菌、抑制基因突变,协同抗肿瘤药作用。
-
香樟叶
出处:《红河中草药》拼音名:XiānɡZhānɡY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含挥发油2.6~3.5%、叶油含单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另外含有丁香油酚、1,8-桉叶素、莰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樟脑、芳樟醇、α-松油醇及苄系倍半萜。功能主治:止血。
-
杜松实
^^生,针形,长10~化学成份:球果含挥发油,中有α-蒎烯36.3%、月桂烯12.9%、Δ3-蒈烯0.8%、柠檬烯1.6%,对-聚伞花素0.9%、β-榄香烯2.0%、石竹烯0.4%、葎草烯0.4%、γ-荜澄茄烯0.2%、松油烯醇0.02%、龙脑和香茅醇0.20%、茴香醚0.05%等。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利尿。
-
猴樟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根皮或茎皮。芽卵形,具绢状毛。油的化学成分大体可分3个类型:㈠以含黄樟醚为主(含量达84%),醛酮含量为1.8%,还含柠檬醛、莰烯、α-蒎烯、柠檬烯、芳樟醇、α-松油醇、樟脑、甲基庚烯酮、桉叶素、丁香油酚、苄系倍半萜等;④治劳伤疼痛:香樟根皮、铁筷子、辣蓼根、鹅不食草各五钱。
-
胡萝卜子
《*辞典》:胡萝卜子:出处:《纲目》拼音名:H Lu BoZǐ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果实。脂肪油中有洋芫荽子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的甘油酯、胡萝卜甾醇等。药理作用:种子中提出的总黄酮Daucarin具有解痉作用,与罂粟碱、凯林相似,扩张冠状血管,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之冠脉机能不足的患者。
-
茴香根
《*辞典》:茴香根: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Hu XiānɡGēn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间采挖。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治寒疝,胃寒呕逆、腹痛,风湿关节痛。治肾气冲心卒痛。③《天宝本草》:治胃气胀满。
-
罗汉松叶
《*辞典》:罗汉松叶:出处:《广东中药》Ⅱ拼音名:Lu H nSōnɡY 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剪取枝叶,晒干。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叶互生,螺旋状排列,甚密,狭披针形,长5~土杉叶含挥发油,内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毕澄茄烯和罗汉松烯。心材含罗汉松酸、双联陶塔酚、陶塔酚、半罗汉松酸。
-
蔓荆子叶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M nJīnɡZǐY 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油含α-蒎烯和莰烯55%,乙酸松油醇酯10%,二萜醇20%。叶中还含紫花牡荆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和一种四羟基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甙。性味:《陆川本草》:辛苦,微寒。煎服治头风。治刀伤止血,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
山香草
唇形科植物碎米桠的地上部分·《中医大辞典》·山香草:山香草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2.治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内有α-蒎烯和β-蒎烯、β-榄香烯、柠檬烯、桉叶素、对聚伞花索等;醇剂及煎剂对小鼠有镇痛作用,对家兔食管有解痉作用;秋季采收。
-
麝香草
叶无柄,对生,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另有谓不同之品种其挥发油的单萜成分不同,可分别为牻牛儿醇、芳樟醇、α-松油醇、香荆芥酚、百里香酚或侧柏醇-4及松油醇-4。全草尚含:皂甙、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绿原酸、喹啉-4-羧酸,少量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等。
-
石莼
原形态:①石莼,又名:菜石莼。又含氨基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以及十四酸、十六酸、亚麻酸等脂肪酸,丙烯酸、葛缕醛、糠醛、苯甲醛、丙醛、柠檬醛、茴香醛、香荚兰醛、异香荚兰醛、桂皮醛、香茅醛、异松油烯、α-蒎烯、柠檬烯、黄樟醚、对聚伞花素、桉叶素、丁香油酚、芳樟醇、α-松油醇、生物素和维生素B12。
-
洋蓍草
头状花序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倒卵形,长4~挥发油中除含薁外,还有l-α-及d-α-蒎烯、β-蒎烯,l-柠檬烯、l-龙脑、龙脑的乙酸酯和其他酯、l-樟脑、1,8-桉叶素、丁香油酚、侧柏酮、石竹烯、水杨酸、缬草酸、异缬草酸、甲酸、乙酸、甲醇、乙醇、甲醛、糠醛、丙酮等。治蛇犬咬伤,疮疖痈肿,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阴虚骨蒸。
-
九层塔
别名:兰香草、山薄荷、石上香,九层塔、对对花。2.治湿疹、皮肤瘙痒,捣汁涂或煎水洗;功能: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治:1.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中暑,食积不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泻痢,风湿痹痛,遗精,月经不调,煎服:5~全草含黄酮类如槲皮素、芸香苷、迷迭香酸、圣草素及其糖苷;
-
莰烯
国标编号:41537CAS号:79-92-5中文名称:莰烯英文名称:Camphene别名:樟脑萜;对皮肤有刺激性。《分析化学文摘》1987.10.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2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乐可活
乐可活说明书:药品名称:乐可活英文名称:Neo-rowachol别名:露化胆钙;Rowachol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含簿荷脑32mg,薄荷酮6mg,α-蒎烯13.6mg,β-蒎烯3.4mg,冰片5mg,Zineol2mg,橄榄纳加至100mg。乐可活的不良反应:服药后可有轻微的胡椒或樟脑气味。胆绞痛时即服6粒,必要时20分钟再服1次。
-
露化胆钙
乐可活说明书:药品名称:乐可活英文名称:Neo-rowachol别名:露化胆钙;Rowachol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含簿荷脑32mg,薄荷酮6mg,α-蒎烯13.6mg,β-蒎烯3.4mg,冰片5mg,Zineol2mg,橄榄纳加至100mg。乐可活的不良反应:服药后可有轻微的胡椒或樟脑气味。胆绞痛时即服6粒,必要时20分钟再服1次。
-
九转香
概述:九转香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即《本草纲目》记载的蜘蛛香之别名。性味归经:辛,温。主治:①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儿疳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心叶缬草根和根茎含挥发油,内有α-蒎烯、柠檬烯、桉叶素、对聚伞花素、龙脑及其乙酸酯、橙花叔醇等17种成分。缬草还有中枢抑制作用。
-
三丫苦
别名:三桠苦、三叉虎、三枝枪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三丫苦Evodialepta(Spreng.)Merr.的根及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1.治感冒高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疟疾,黄疸型肝炎。2.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胃痛。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糠醛。
-
三叉虎
概述:三叉虎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萧步丹所著《岭南采药录》记载的三丫苦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1.治感冒高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疟疾,黄疸型肝炎。2.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胃痛。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糠醛。
-
台党参
概述:台党参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为《本草从新》记载的党参之药材名。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主治食少便溏,四肢无力,面目浮肿,心悸,气短,虚喘咳嗽,口渴,自汗,脱肛,子宫脱垂。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主含棕榈酸、α-蒎烯、龙脑等。煎剂可抑菌、抑制基因突变,协同抗肿瘤药作用。
-
扫把枝
概述:扫把枝为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为《药学通报》(5):228,1958记载的岗松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尿,解毒止痒,化瘀止痛。1.治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挥发油中含α-蒎烯和β-蒎烯、对聚伞花素、桉叶素、柠檬烯、芳樟醇、龙脑等十九个成分。药理作用:对聚伞花素有祛痰平喘,抗病原体作用。
-
齐头蒿
概述:齐头蒿为中药名。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凉血。1.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衄血,肺结核潮热,咯血,疟疾,黄疸型肝炎,便血,崩漏,带下。运用:牡蒿根:煎服治风湿痹痛。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 (+王巴)烯、乙酸金合欢醇酯、α-蒎烯及β-蒎烯、柠檬烯、丁香烯、桉叶素、蒿属酮、蒿属醇等。
-
毒芹根
《*辞典》:毒芹根:出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拼音名:D Q nGēn别名:走马芹(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毒芹的根。裂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深浅不等的粗锯齿:叶柄基部宽展呈长圆形的叶鞘。雄蕊5,与花瓣互生;化学成份:全草含有毒成分毒芹素和无毒成分毒芹醇。
-
芫荽
芫荽伞形科芫荽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名香菜、胡荽。茎生叶互生,2~小总苞片线形;果尚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芳樟醇(linalool)、对伞花烃(p-cymene)、α-蒎烯、β-蒎烯、dl蓉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牛儿醇(geraniol)、龙脑、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脂肪油、岩芹酸(petroselicacid)。
-
杜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松:拼音名:D Sōnɡ别名:刺柏、杜松子、崩松、棒松来源:柏科杜松JuniperusrigidaSieb.etZucc.[J.utilisKoidz.],以球果入药。生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心材含一种新的二萜羟基酸。花粉含蔗糖、葡萄糖、棉子糖等。功能主治:发汗,利尿,镇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痛。
-
土柴胡
为《名医别录》记载的牡蒿之别名。1.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衄血,肺结核潮热,咯血,疟疾,黄疸型肝炎,便血,崩漏,带下。牡蒿根:煎服治风湿痹痛。别名:天芥菜、地胆头、土柴胡、草鞋底、毛刷子、地苦胆、铁烛台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L.的全草。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肺、肝、肾经。
-
小香草
①治感冒发热,小儿惊风,风湿骨痛,泄泻,小便不利,疝痛,月经不调。根含芸香苷以及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内酯、芸香呋喃香豆醇乙酸酯、燧状芸香内酯、芸香吖啶酮氯、补骨脂素、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苷等。药理作用:全草中所含的总碱对离体兔回肠有解痉作用,以山柑子碱为最强,效力与罂粟碱相当。
-
类萜
类萜是异戊二烯五碳单位(饱和的或部分饱和的五碳支链化合物)的聚合物。三萜无环三萜鲨烯是由两个倍半萜“头-头”连接而形成的,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如细菌萜醇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10个双键,是从干酪乳杆菌内分离出来的。维生素E(生育酚)和维生素K都是具有类异戊烯侧链的化合物。调节胆固醇代谢。
-
石上香
概述:石上香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兰香草之别名。别名:山薄荷、石上香,九层塔、对对花。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散瘀。1.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药理作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
水胡豆
概述:水胡豆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本草纲目》记载的睡菜之别名。治急性胃炎,黄疸,胆囊炎,消化不良,小便赤涩,心中邪热不得眠。龙胆碱、龙胆次碱、欧龙胆碱、西藏龙胆碱等生物碱,睡菜苦苷(即番木鳖苷),芸香苷,金丝桃苷,车轴草苷,开联番木鳖苷(Secologanin),鞣质,脂肪油等。
-
三桠苦
概述:三桠苦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所著的《岭南采药录》,即《岭南采药录》记载的三丫苦。别名:三桠苦、三叉虎、三枝枪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三丫苦Evodialepta(Spreng.)Merr.的根及叶。1.治感冒高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疟疾,黄疸型肝炎。2.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