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青科
中文名冬青科拼音名dongqingke拉丁名Aquifoliaceae描述Aquifoliaceae冬青科,双子叶植物,3属,400种以上,分布极广,但主产地为中南美,我国仅有冬青属lleX1属,118种。叶互生,稀对生,单叶;花小,辐射对称,单性,稀两性,单生或成束生于叶腋内;花瓣4-5,分离或于基部合生;子房上位,3至多室,每室有胚珠1-2颗;
-
老鼠刺
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株或根·《中医大辞典》·老鼠刺:老鼠刺为中药名,出自《江西民间草药》,为《本草图经》记载的虎刺之别名。主治风湿痹痛,肺痈,痰饮咳嗽,水肿,黄疸,痞块,小儿疳积,痛经,闭经,荨麻疹,跌打损伤。用于肺热咳嗽,咯血,咽喉肿痛,角膜云翳。雌雄异株;雌花花萼同雄花,花瓣卵形,长约2.5mm。
-
落霜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霜红:拼音名:Lu ShuānɡH nɡ别名:猫秋子草、毛仔树来源:冬青科冬青属植物落霜红IlexserrataThunb.,以根皮和叶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性状:性状鉴别叶片椭圆形或卵形,有的破碎,长2.5-6cm;黄绿色,叶脉处及叶背有黄褐色细柔毛;疮疡溃烂;治汤火伤,走马牙疳,外伤出血。
-
山枇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枇杷:拼音名:ShānP P 别名:野枇杷、川鄂冬青来源:冬青科山枇杷Ilexfranchetiana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云南。功能主治:降气平喘,敛肺止咳。主治久咳气喘,咳痰带血。性味:辛;平归经: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消肺;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解热,下乳。
-
冬青子
功能主治:功在补肾滋阴,养肝明目。主治阴虚内热,腰膝酸软,眩晕,目昏,耳鸣,消渴,遗精,须发早白,尿血,老人大便虚秘。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果实·《*辞典》·冬青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DōnɡQīnɡZǐ别名:冬青实(《本草图经》),冻青树子(《濒湖集简方》)。"归经:①《本草汇言》:"入足厥阴经。
-
毛冬青
1.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所致的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中心性视网膜炎。毛冬青的适应证:临床用于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脑栓塞、视网膜炎、葡萄膜炎等,均有较好疗效。
-
功劳根
《中医大辞典》·功劳根:功劳根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草药》,为《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枸骨根之别名。叶硬革质,长椭圆状四方形,长4-8cm,宽2-4cm,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中央刺齿反曲,基部平截,两侧各有1-2个刺齿,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黄绿色,两面无毛。雄蕊4枚,花丝长约3mm;
-
四季青
四季青概述:四季青为中药名,出自《中草药通讯》1971,(3):33。化学成分:本品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熊果酸、挥发油、鞣质、黄酮类、三萜类等。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长梗冬青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性味与归经:苦、涩,凉。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胁痛,热淋;
-
功劳子
《*辞典》:功劳子: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GōnɡL oZǐ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果实。生境分布:产浙江。功能主治:清热,理湿。①《饮片新参》:固涩下焦,治久崩带,淋浊,泄泻。②《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结核性潮热、骨蒸,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症。
-
亮叶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亮叶冬青:别名:青皮子樵、猪黑樵、鸡子樵、大叶帽子来源:冬青科亮叶冬青Ilexvar.viridisChamp.,以叶入药。生境分布:华东、广东。性味:甘、微辛,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祛腐生新。水火烫伤:鲜叶、槐花各适量,加洗米水捣烂涂患处。外伤出血:鲜叶捣烂敷患处。
-
亮叶冬青根
拼音名:LiànɡYèDōnɡQīn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亮叶冬青IlexviridisChamp.的根。雄花序为腋生的聚伞花序,间或有簇生者,花白色,花梗长约2mm,4数,花萼直径2-3mm,裂片宽三角形,无毛,花冠直径约7mm,花瓣倒卵形或圆形,基部稍结合,雄蕊短于花冠;花冠似雄花,子房卵形,柱头盘状。性味:甘;
-
山枇杷根
《*辞典》:山枇杷根: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ShānP P Gēn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根。功能主治:治崩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辞典》
-
山枇杷叶
《*辞典》:山枇杷叶: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ShānP P Y 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叶片。性味:性平,味涩,无毒。功能主治: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咳嗽痰多及气喘心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珊瑚冬青
拼音名:ShānH DōnɡQīnɡ别名:野白醋叶、红果冬青来源:冬青科珊瑚冬青Ilexcorallina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烫火伤,劳伤疼痛,黄癣。用法用量:叶研末调菜油搽患处或适量泡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上山虎
为清代赵其光所著《本草求原》记载的入地金牛之别名。药理作用:光叶花椒碱对动物有抗癌与镇痛作用;叶片革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4.5-11cm,宽1.5-3.5cm,先端狭尾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锯齿或锯齿,中脉上面凹入,下面突起,侧脉不明显,上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性味:苦;
-
小冬青
拼音名:XiǎoDōnɡQ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三花冬青的根。雄花序每分枝有1-3花,花梗长2-3mm,被微柔毛,花萼盘状,直径约3mm,裂片卵圆形,被微柔毛,花冠直径约5mm,花瓣宽卵形,基部联合,雄蕊略长于花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海拔300-3100m的山坡、沟边的阔叶林中。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一口红
叶片薄革质,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4-10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近全缘,或近顶端常具不明显的疏锯齿,中脉上面稍凹人,多少被毛,侧脉两面均不明显。散瘀止血。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能,用于外伤出血,风湿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皮肤皲裂,瘢痕。
-
八角刺
概述:八角刺为中药名,又名枸骨叶。见《广西中药志》。枸骨叶又名功劳叶、八角茶、老虎刺叶、猫儿刺、八角刺。出《本草拾遗》。性味归经:苦,凉。入肝、肾经。主治:1.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低热不退,骨结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风湿痹痛。枝叶烧灰淋取汁或煎膏涂。D、腺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及鞣质、苦味质。
-
八角茶
概述:八角茶为中药名,即枸骨叶之别名。见《本草从新》。见《广西中药志》。枸骨叶又名功劳叶、八角茶、老虎刺叶、猫儿刺、八角刺。出《本草拾遗》。性味归经:苦,凉。入肝、肾经。主治:1.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低热不退,骨结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风湿痹痛。D、腺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及鞣质、苦味质。
-
土甘草
别名:点秤根、土甘草、百解、山梅根、天星根来源及产地: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asprella(Hook.etArn.)Champ.exBenth.的根。别名:土甘草、四时茶、节节珠来源及产地:玄参科植物野甘草ScopariadulcisL.的全株。根皮含β-谷甾醇,甘露醇、另含薏苡素,有较弱的中枢抑制、镇静及镇痛作用,能抑制骨骼肌的收缩反应。
-
山梅根
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岗梅根之别名。别名:点秤根、土甘草、百解、山梅根、天星根来源及产地: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asprella(Hook.etArn.)Champ.exBenth.的根。性味归经: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活血。1.治感冒,发热口渴,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百日咳,肺痈,咳血,痔血,跌打损伤。
-
小叶冬青
概述:小叶冬青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为《中草药通讯》(1971,(3):33)记载的四季青之别名。接触性皮炎,漆疮,煎水洗。2.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化学成分:本品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熊果酸、挥发油、鞣质、黄酮类、三萜类等。
-
天星根
概述:天星根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岗梅根之别名。别名:点秤根、土甘草、百解、山梅根、天星根来源及产地: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asprella(Hook.etArn.)Champ.exBenth.的根。入肺、胃经。1.治感冒,发热口渴,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百日咳,肺痈,咳血,痔血,跌打损伤。
-
冬青实
概述:冬青实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即《本草拾遗》记载的冬青子的别名。来源及产地: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chinensisSims的果实。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补虚,强筋健骨,止血。①治风湿痹痛。或浸酒服。②治溃疡病出血,本品与白及等分研末,每次3~③治痔疮。
-
岗梅
拼音名:GǎnɡM i别名:点称星、称星树、土甘草、山梅根、假青梅、白点秤、天星木、秤星树、百解茶来源: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Ilexasprella(Hook.etArn.)Champ.exBenth.,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用于感冒,高热烦渴,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百日咳,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野蕈、砒霜中毒。
-
岗梅叶
《*辞典》:岗梅叶:出处:《岭南草药志》拼音名:GǎnɡM iY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附方:①治疖肿:岗梅鲜叶,捣烂外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疔疮:鲜岗梅叶适量,加糯米、红糖共捣敷患处。(福建)③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鲜岗梅叶,捣烂外敷。
-
枸骨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根:拼音名:GǒuGǔGēn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cornutaLindl.exPaxt.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头痛,牙痛,黄疸型肝炎。
-
枸骨树皮
《*辞典》:枸骨树皮: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GǒuGǔSh P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树皮。原形态:形态详枸骨叶条。化学成份: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淀粉。性味:①《纲目》:微苦,凉,无毒。②《本经逢原》:微苦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浸酒,补腰脚令健。②《本草从新》:补阴,益肝肾。
-
枸骨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子:拼音名:GǒuGǔZi别名:功劳子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cornutaLindl.exPaxt.的果实。外果皮质脆易碎,内有分果核4格言,分果核呈球体的四等分状,黄棕色至暗棕色,极坚硬,有隆起的脊纹,内有种子1枚。微温归经:肝;3.《江苏植药志》:用于阴虚内热,作滋养解热药,与女贞子同功。
-
九层皮
概述:九层皮为中药名,出自《广西本草选编》,即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救必应之别名。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肝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风湿痹痛。树皮含救必应酸、救必应酮酸、3-乙酰齐墩果酸、芥子醛、丁香苷(Syringin)。
-
红果冬青根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H nɡGuǒDōnɡQīnɡGēn来源: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根。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活血止痛。附方:治劳伤疼痛:红果冬青根、淫羊藿各五钱,大风藤三钱,泡酒服。摘录:《*辞典》
-
落霜红根
《*辞典》:落霜红根:出处:《福建中草药》拼音名:Lu ShuānɡH nɡGēn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伤,疮疡溃烂。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附方:①治肺痈:落霜红鲜根一至二两。③治疮疡溃烂:落霜红鲜根一至二两。另取鲜叶捣烂外敷。
-
满树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树星: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来源:冬青科满树星IlexaculeolataNakai,以根皮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性味:微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治感冒咳嗽,烧烫伤,牙痛。
-
毛冬青叶
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学成分:本品含熊果酸、齐墩果酸。治牙周炎,疖痈,带状疱疹,脓疱疮。外用:煎水湿敷。附方:①治汤火伤:毛冬青枝叶适量,水煎,待冷服;(《广西中草药》)②治外伤出血:毛冬青叶晒干研粉外敷。(江西《草药手册》)④治走马牙疳:鲜毛冬青叶适量,捣烂绞汁,调和白糖外搽。
-
米碎木皮
拼音名:MǐSuìMùPí别名:救必应。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米碎木的树皮。叶片薄革质或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9.5cm,宽4-5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圆形、少数钝形,全缘,中脉上面凹陷,常被微柔毛,下面被疏长毛或几无毛,侧脉每边7-11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于高海拔的林中边缘。平功能主治:驱虫;
-
山绿茶
伞形花序着生在二年枝上或呈圆锥状着生在当年枝上;雌花序簇生,每枝由1-3花组成的聚伞花序,总花便长1-3mm,花梗长3mm,花萼和花冠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1/2,子房上位,直径约1.5mm。性味:辛;利咽解毒。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山绿茶):主治高血压、口腔炎、疖肿、慢性喉炎和妇科附件炎。
-
冬青属
中文名冬青属拼音名dongqingshu拉丁名Ilex中国植物志45(2):2描述IlexL.冬青属,冬青科,约400种,分布于南北美、热带和温带亚洲,数种产欧洲和大洋洲,我国约118种,长江以南各省盛产之,有些种类的木材可为雕刻和家具用,有些供庭园观赏用,有些种类的叶煎汁可为纸浆的糊料。
-
乌尾丁
概述:乌尾丁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西中草药》记载的毛冬青之别名。分布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江西、浙江、台湾等地。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活血通脉,清热解毒。1.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所致的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中心性视网膜炎。
-
白银杏
概述:白银杏为中药名,出自《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救必应之别名。别名:熊胆木、白银香、九层皮。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肝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风湿痹痛。化学成分:树皮含救必应酸、救必应酮酸、3-乙酰齐墩果酸、芥子醛、丁香苷(Syringin)。
-
老虎刺叶
概述:老虎刺叶为中药名,出自《江苏药材志》,为《本草拾遗》记载的枸骨叶之别名。别名:功劳叶、八角茶、老虎刺叶、猫儿刺、八角刺。性味归经:苦,凉。1.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低热不退,骨结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风湿痹痛。D、腺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及鞣质、苦味质。煎剂对离体子宫有持久兴奋作用。
-
苦丁茶
概述:苦丁茶中文名:苦丁茶拉丁名:FoliumllicisLatifoliae英文名:BroadleafHollyLeaf别名: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叶革质而厚,螺旋状互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锐尖,或稍圆,基部钝,边缘有疏齿,上面光泽,下面主脉突起。苞片卵形,多数;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
-
百解
概述:百解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岗梅根之别名。别名:点秤根、土甘草、百解、山梅根、天星根。性味归经:苦、甘、凉。入肺、胃经。1.治感冒,发热口渴,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百日咳,肺痈,咳血,痔血,跌打损伤。2.治胆道感染,子宫内膜及附件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
毛冬青甲素
概述:毛冬青甲素是从冬青科植物毛冬青根茎或根皮中分离的18-去氢乌索酸经琥珀酸酐酰化制得的一种水溶性化合物,即3-琥珀酰基-18-去氢乌索酸二钠盐。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中心性视网膜络膜炎、周围血管病等,疗效满意,尤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更为显著。忌用等渗盐水溶解,以防盐析混浊。
-
盆炎清栓
鉴别:(1)取本品1粒,切碎,置小烧杯中,加氯仿10ml,微温至溶化,搅拌片刻,静置,滤过,滤渣备用,取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水6ml与氢氧化钠溶液(1→5)2滴,振摇,放置,弃去氯仿,水溶液照蚓哚美辛项下的[鉴别](1)(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291页)试验,应显相同的反应。
-
冬青皮
《*辞典》:冬青皮: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DōnɡQīnɡP 别名:冬青木皮(《纲目》)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树皮。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挥发油。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去血,补益肌肤。捣烂,再加井水少许擂汁,放置半小时,上面即凝起-层胶状物,取此胶外搽。
-
红果冬青
《*辞典》:红果冬青: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H nɡGuǒDōnɡQīnɡ别名:野白蜡叶来源: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叶。小枝无毛。叶互生,革质,叶片披针形。花4数,单性,雌雄异株。浆果状核果,呈球形,簇生,红色。生境分布:生于村庄附近。性味:性凉,味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烫伤、火伤,小儿头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