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藦科
花粉粒联合,包在1层柔韧的薄膜内而成块状,称花粉块,通常通过花粉块柄而系结于着粉腺上,每花药有花粉块2个或4个,或花粉器通常为匙形,直立,其上部为载粉器,内藏四合花粉,载粉器下面有1载粉器柄,基部有1粘盘,粘于柱头上,与花药互生,稀有4个载粉器粘生成短柱状,基部有一共同的载粉器柄和粘盘;
-
白叶藤
萝藦科植物古钩藤的根·《中医大辞典》·白叶藤:白叶藤为中药名,出自《药学学报》1963,(9):561,为《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记载的古钩藤之别名。别名:白叶藤、白浆藤、半架牛、牛角藤。(2)海南的扛棺回原植物除白叶藤外,尚有同科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renchangiiTsiang及景天科植物伽蓝菜Kalanchoelaciniata(L.
-
对叶林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叶林:拼音名:Du Y L n别名:西藏吊灯花来源:萝藦科对叶林Ceropegiapubescens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贵州、西藏。治疔疮:全草1两,水煎服,外用捣烂敷患处。根,秋末初春采挖,洗净,晒干。花萼5裂,有腺体;蓇葖果披针形,长约13cm,向先端渐狭。性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杀虫;
-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拼音名:Qi L n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carnosa(L.f.)R.Brown,以叶及全草入药。外用治痈肿疔疮。小毒归经:肺;通经下乳。(《福建中草药》)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湿,清肝热,消痈肿。
-
百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灵草:拼音名:BǎiL nɡCǎo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百灵草MarsdenialongipesW.T.Wang,以根或全株入药。水煎酒引,泡酒或研末吞服。叶征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大白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白药:拼音名:D B iY o别名:小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大白药MarsdeniagriffithiiHook.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研粉。花萼5裂,外面被柔毛,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性味:味辛、苦、性平、有毒归经:心;肾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解毒消肿。
-
通光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光散:拼音名:TōnɡGuānɡS n别名:乌骨藤、大苦藤、通关散、黄木香、下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arsdeniatenacissima(Roxb.)WightetArn.,以藤茎入药。叶片心形或宽卵形,长8-18cm,宽5-10cm,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茸毛。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47 28.61mg/kg。
-
石草鞋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草鞋:拼音名:Sh CǎoXi 别名:铁草鞋、铁足板来源:萝藦科香花球兰HoyalyiLevl.,以叶入药。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湿。叶征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有时倒披针形,长7-10(-19)cm,宽2-3(-4)cm,先端短渐尖至钝形,基部楔形至狭圆形,两面均被黄色长柔毛,上面较稀疏。活血散瘀。
-
鹅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绒藤:拼音名: R nɡT nɡ别名:羊奶角角、祖子花、趋姐姐叶、老牛肿来源:萝藦科鹅绒藤CynanchumchinenseR.Brown,以根、乳汁入药。叶片宽三角状心形,长4-9cm,宽4-7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两面均被短柔毛,脉上较密。性味:甘;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化瘀解毒。
-
地梢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梢瓜:拼音名:D ShāoGuā别名:地梢花、地瓜瓢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thesioides(Freyn)K.Schum.[C.sibiricum(L.夏秋采,切段晒干生用。花萼外面被柔毛;雀瓢全草中分离得到柽柳素(tamarixetin)和槲皮素(puercetin)[3]。性凉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补肺气;产后体虚;
-
双剪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剪菜:拼音名:ShuānɡJiǎnC i别名:蕤参来源:萝藦科双剪菜CeropegiadolichophyllaSchltr.var.brachylobaHand.Mazz.,以根入药。花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内面基部具腺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地密林中。性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补虚;
-
莲生桂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生桂子花:拼音名:Li nShēnɡGu ZǐHuā别名:竹林标、刀口药[四川会理]来源:萝藦科马利筋属植物马利筋AsclepiascurassavicaL.,以全草入药。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外生韧皮部的外侧具韧皮纤维束,断续环列,纤维细胞壁非木化。本品全株有毒,其白色乳汁毒性更大。
-
萝藦
《全国中草药汇编》:萝藦:拼音名:Lu M 别名:白环藤、奶浆藤、天浆壳、婆婆针线包,青小布来源:萝藦科萝藦属植物萝藦Metaplexisjaponica(Thunb.)Makino,以块根、全草和果壳入药。小苞片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司法厅;以及肉珊瑚甙元,萝藦甙元,苯甲酰热马酮,夜来香素,去羟基肉珊瑚甙元等。性味:味甘;
-
铁草鞋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草鞋:拼音名:TiěCǎoXi 别名:琴叶球兰、豆瓣绿、岩浆草来源:萝藦科铁草鞋HoyapandurataTsiang[H.longipandurataW.T.Wang],以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花冠白色,心红色,直径约1cm,辐状,裂片宽卵形,内面具长柔毛;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活血祛散瘀;主跌打损伤;
-
古钩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钩藤:拼音名:GǔGōuTénɡ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CryptolepisbuchananiiRoem.etSchult.,以根入药,叶也药用。用于腰痛,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癣。花萼5裂,裂片阔卵形,内面基部具10个腺体;
-
老君须
萝藦科植物卵叶娃儿藤的根及根茎·《中医大辞典》·老君须:老君须为中药名,出自《南宁市药物志》,为《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三十六荡之别名。1.治痰热温疟,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头痛,目赤翳膜,蛔虫病,血吸虫病。化学成分:长松萝和破茎萝均含巴尔地衣酸、松萝酸、地弗地衣酸及地衣聚糖等。
-
奶浆藤
萝藦科植物通光散的藤茎·《中医大辞典》·奶浆藤:奶浆藤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滇南本草》记载的通光散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2.乳汁不通,小便不利。3.疔疮肿毒。药理作用:本品含酯型苷,从中分得萝蘼苷元、肉珊瑚苷元、去酰牛皮消苷元、夜来香素(pergularin)等。
-
古羊藤
《中医大辞典》·古羊藤:古羊藤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图志》。性味:苦、微甘,凉,有小毒。拼音名:GǔYánɡTénɡ英文名:RootofGriffithStreptocaulon别名:老鸦嘴、毛青才、南苦参、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有毛老鸦嘴、鱼藤、苦参、小暗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马连鞍的根。
-
白前
概述:白前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Decne.)Schltr.exLevel.或芫花叶白前Cynanchumglaucescens(Decne.)Hand.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功能主治:功在降气,祛痰,止嗽。白前饮片:炮制:白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
牛尾参
萝藦科植物青羊参的根·《中医大辞典》·牛尾参:牛尾参为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青羊参之别名。治头晕,耳鸣,腰痛,癫痫,风湿骨痛,跌仆闪挫,食积,脘腹胀痛,小儿疳积,荨麻疹,狂犬咬伤,蛇咬伤。"按以上所述及附图考证,即为薯蓣科毛胶薯蓣。蒴果翅薄长约20mm,宽4-6mm;
-
石瓜子
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石瓜子:石瓜子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鱼鳖金星之别名。主治小儿高热,痄腮,风火牙痛,痞块,臌胀,淋浊,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疔疮痈肿,瘰疬,跌打损伤,以及高血压,鼻炎,气管炎。水煎外洗,可治小儿脓疱疮。
-
天浆壳
《中医大辞典》·天浆壳:天浆壳为中药名,出自《现代实用中药》。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透疹,定惊。治咳嗽痰多,气喘,百日咳,麻疹透发不畅,小儿高热惊痫。本品还可抗菌。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壳。炮制:剪去果柄,除去种子及绒毛。"③江西《草药手册》:"治肺风痰喘,损伤出血。
-
对叶莲
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对叶莲:对叶莲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物》,为《救荒本草》记载的千屈菜之别名。化学成分:本品含千屈菜苷、牡荆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荭草素、异荭草素、并没食子酸、绿原酸、胆碱、鞣质等。徐长卿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并能降低狗、兔、大鼠血压。
-
白薇
概述:白薇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治阴虚内热,病后余热不清,产后虚烦呕逆,风温灼热,肺热咳血,瘅疟,温疟。3.治乳痈。(2)用于漏睛、胞睑疮疡、风赤疮痍等。木纤维长160~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
白地牛
来源:萝藦科白地牛Cynanchummooreanum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肠结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黄柏、毛冬青根各3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橡胶
橡胶rubber巴拉橡胶树、印度橡胶树等植物的乳液,也就是胶乳中含有的异戊二烯聚合体(C5H8)n,纯粹的橡胶(生橡胶)在低温下成为固体,高温下软化,弹性系数为8×106左右(20℃)。从山榄科(Sapotaceae)的胶木属和含羞草属的乳液,可分别得到古塔胶(杜仲胶,guttaperc-ha)和巴拉塔胶(balata)。
-
三十六根
概述:三十六根为中药名,出自《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痰定喘,散瘀止痛,解蛇毒。1.治咳嗽哮喘,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腹痛。非水溶性总生物碱在体外对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甲型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娃儿藤宁碱等有抗癌作用。
-
下奶藤
别名:奶浆藤、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通关藤来源及产地:萝藦科植物通光散Marsdeniatenacissima(Roxb.)WightetArn.的藤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1.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2.乳汁不通,小便不利。4.近试用于食管癌,贲门癌,宫颈癌,及淋巴网状细胞瘤等。
-
山东何首乌
概述:山东何首乌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功能主治:安神,补血,收敛精气。治久病虚弱,失眠,健忘多梦,痔疮,便血,阴虚久疟,性神经衰弱,皮肤瘙痒。化学成分:本品含磷酸脂类成分,主要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等。药理作用:本品具抑瘤、增强免疫功能、强心等作用。
-
龙胆白薇
概述:龙胆白薇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白薇之别名。别名:白幕、白马尾、龙胆白薇。穴位归经:苦、咸,寒。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虚火,除血热,利尿。1.治阴虚内热,病后余热不清,产后虚烦呕逆,风温灼热,肺热咳血,瘅疟,温疟。2.治热淋,血淋。3.治乳痈。
-
北五加皮
概述:北五加皮为中药名,出自《科学的民间草药》,即《中药志》记载的香加皮的别名。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小儿筋骨软弱,脚痿行迟,轻度心力衰竭,心慌,气短,水肿,小便不利。化学成分:本品含强心苷——杠柳毒苷等,亦含杠柳苷A~α-香树脂醇及β-香树脂醇乙酸酯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
白马尾
概述:白马尾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白薇之别名。别名:白幕、白马尾、龙胆白薇。主产山东、安徽、辽宁等地。性味归经:苦、咸,寒。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虚火,除血热,利尿。1.治阴虚内热,病后余热不清,产后虚烦呕逆,风温灼热,肺热咳血,瘅疟,温疟。2.治热淋,血淋。3.治乳痈。
-
白环藤
概述:白环藤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萝藦之别名。别名:白环藤、羊角菜、婆婆针线包、奶浆藤。功能主治:补气益精,通乳消肿解毒。1.治虚损劳伤,阳痿,遗精,白带,乳汁不足,小儿疳积。化学成分:本品含酯型苷,从中分得萝蘼苷元、肉珊瑚苷元、去酰牛皮消苷元、夜来香素(pergularin)等。
-
羊角菜
概述:羊角菜为中药名,出自《救荒本草》,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萝藦之别名。别名:白环藤、羊角菜、婆婆针线包、奶浆藤。来源及产地:萝藦科植物萝藦Metaplexisjaponica(Thunb.)Mak.的全草或根。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补气益精,通乳消肿解毒。1.治虚损劳伤,阳痿,遗精,白带,乳汁不足,小儿疳积。
-
乌骨藤
《中医大辞典》·乌骨藤:乌骨藤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选》,为《滇南本草》记载的通光散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1.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化学成分:藤茎含苦味甾体脂苷,其主要苷元为通光素(Tenacissigenin)及通光藤苷元(Tenacigenin)。叶柄长约1厘米。
-
武靴藤
《*辞典》:武靴藤:出处:《实用中草药》拼音名:WǔXuēT nɡ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匙羹藤的根或嫩枝叶。花冠钟状,黄色,5裂,直径约4毫米,有5个肉质的小鳞片与花冠裂片互生;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灌木丛中。药理作用:大鼠口服或肌肉注射叶的酒精提取液可抑制垂体前叶浸膏、垂体生长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高血糖。
-
小叶眼树莲
拼音名:XiǎoYèYǎnShùLián英文名:SmallleafDischidia别名:上树木、瓜子金、纽扣藤、上鳖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小叶眼树莲的叶。副花冠裂片锚状,比合肥市蕊柱短,先端2裂面下弯;花粉块长圆状,直立,花粉块柄先端膨大;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谷中。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
夜来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来香:别名:夜香花、夜兰香来源: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cordatum(Brum.f.)Merr.,以叶、花、果入药。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麻疹引起的结膜炎。鲜叶:外用治已溃疮疖脓肿,脚臁外伤糜烂。2钱,水煎服;
-
朱砂藤
拼音名:ZhūShāT nɡ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officinale(Hemsl.)TsiangetZhang[Pentatropisofficinalis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强筋骨,除风湿,明目。主治胃痛,腹痛,腰痛,跌打损伤。
-
香加皮
概述:香加皮香加皮为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ge.的干燥根皮。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2)取本品粉末10g,置250ml烧瓶中,加水150ml,加热蒸馏,馏出液具特异香气,收集馏出液10ml,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中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即显红棕色;性味与归经:辛、苦,温;
-
醉魂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魂藤:拼音名:Zu H nT nɡ别名:野豇豆、老鸦花来源:萝藦科醉魂藤HeterostemmaalatumWight,以根、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药理作用:茎及叶显强心甙反应。功能主治:除湿,解毒,截疟。风湿脚气:根1条,水煎服;胎毒:根及花椒少许,用菜油煎后搽患处。
-
箭药藤属
中文名箭药藤属拼音名jianyaotengshu拉丁名Belostemma中国植物志63:559描述BelostemmaWall.exWight.箭药藤属,萝藦科,有箭药藤B.hirsutumWall.exWight等2种,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我国云南南部及四川。副花冠着生于雄蕊背面,5裂,裂片肉质,镰刀状,呈星状水平张开;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扁平,呈盘状五角形。
-
秦岭藤属
中文名秦岭藤属拼音名qinlingtengshu拉丁名Biondia中国植物志63:396描述BiondiaSchltr.秦岭藤属,萝藦科,有秦岭藤B.chinensisSchltr.等6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东部。花药长椭圆状菱形,附属体透明,披针形;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所组成;属下物种宝兴藤、短叶秦岭藤、黑水藤、宽叶秦岭藤、秦岭藤、青龙藤
-
润肺草属
中文名润肺草属拼音名runfeicaoshu拉丁名Brachystelma中国植物志63:434描述BrachystelmaR.Br.润肺草属,萝藦科,30种,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及亚洲东南部,我国有润肺草B.eduleColl.etHemsl.1种,产云南和广西。直立或缠绕草本,有块根;花冠钟状或辐状,裂片5,延长;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近平坦;
-
牛角瓜属
中文名牛角瓜属拼音名niujiaoguashu拉丁名Calotropis中国植物志63:384描述CalotropisR.Br.牛角瓜属,萝藦科,6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非洲,其中牛角瓜C.gigantea(L.花中等大,排成伞形花序式或近总状花序式的聚伞花序;萼片里面基部有腺体;副花冠的鳞片5,着生在雄蕊的背部,肉质,侧向压扁,背有距;种子有种毛。
-
匙羹藤属
中文名匙羹藤属拼音名chigengtengshu拉丁名Gymnema中国植物志63:415描述GymnemaR.Br.匙羹藤属,萝藦科,2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南部和大洋洲,我国有8种,产西南部和南部。属下物种匙羹藤、大叶匙羹藤、广东匙羹藤、海南匙羹藤、华宁藤、华宁藤(原变种)、会东藤、宽叶匙羹藤、毛脉华宁藤、云南匙羹藤
-
醉魂藤属
中文名醉魂藤属拼音名zuihuntengshu拉丁名Heterostemma中国植物志63:512描述HeterostemmawightetArn.醉魂藤属,萝藦科,3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1种,产西南和华南。花稍小,排成伞形花序式或总状花序式的聚伞花序;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基部,花丝合生成筒状,花药微小,顶端有内弯的膜片;
-
球兰属
中文名球兰属拼音名qiulanshu拉丁名Hoya中国植物志63:475描述HoyaR.Br.球兰属,萝藦科,约200种以上,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各岛,我国有22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有些供观赏用。副花冠为5个肉质的鳞片,着生于雄蕊背部而呈星状开展,上部扁平,两侧反折而背面中空,其内角常常成1小齿靠着花药上;
-
牛奶菜属
中文名牛奶菜属拼音名niunaicaishu拉丁名Marsdenia中国植物志63:442描述MarsdeniaR.Br.牛奶菜属,萝藦科,约1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2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南部尤盛。花萼5裂,基部内面有腺体,稀缺;花粉块直立,具柄;雌蕊由2个心皮所组成,柱头平坦或有喙,高出于花药之上;种子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
-
驼峰藤属
中文名驼峰藤属拼音名tuofengtengshu拉丁名Merrillanthus中国植物志63:394描述MerrillanthusChunetTsiang驼峰藤属,萝藦科,只有驼峰藤M.hainanensisChunetTsiang1种,产我国广东。花冠辐状,5裂至中部,裂片略向右覆盖,未开时上端向内粘合;雄蕊着生于花冠的基部,花丝合生成筒,花药顶端具有阔卵形的膜片,盖着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