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科
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有时退化为鳞片;子房下位或半下位,1室,有胚珠1-3颗;果为核果或坚果。中国植物志24:52所有属Buckleya.......米面蓊属Dendrotrophe...寄生藤属Osyris.........沙针属Phacellaria....重寄生属Pyrularia......檀梨属Santalum.......檀香属Scleropyrum....硬核属Thesium........百蕊草属
-
百蕊草
主治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乳腺炎,急性膀胱炎,淋巴结结核,肾虚腰痛,头晕,遗精,滑精。《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拼音名:BǎiRuǐ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chinenseTurcz.的全草。
-
小草
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全草·小草:小草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内科》,为《本草图经》记载的百蕊草之别名。治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乳腺炎,急性膀胱炎,淋巴结结核,肾虚腰痛,头晕,遗精,滑精。功能主治:①《别录》: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
-
白檀
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中医大辞典》·白檀:白檀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为《名医别录》记载的檀香之一种。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肺经。功能主治:理气,散寒,和胃,止痛。4.5g,后下。药理作用:檀香萜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曾用作尿道消毒药,治疗白浊等症。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台湾、云南。
-
米面蓊属
中文名米面蓊属拼音名mimianwengshu拉丁名Buckleya中国植物志24:54描述BuckleyaTorr.米面蓊属,檀香科,5种,分布于北美和东亚,我国有3种,产中部和西北部。半寄生灌木;叶对生,全缘,无柄或具短柄;花单性异株,雄花排成顶生或腋生的伞形花序;雌花单生,萼管有宿存的小苞片4,裂片4;果为一椭圆形的核果。
-
寄生藤属
中文名寄生藤属拼音名jishengtengshu拉丁名Dendrotrophe中国植物志24:69描述DendrotropheMiq.寄生藤属,檀香科,约25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寄生藤H.frutesconsChamp.和H.PolyneuraHu2种,产南部至云南。花小,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3—5颗悬垂于特立中央胎座的顶端;果为一核果。
-
沙针属
中文名沙针属拼音名shazhenshu拉丁名Osyris中国植物志24:63描述OsyrisL.沙针属,檀香科,7种,分布于非洲及亚洲,其中沙针O.wightianaWall.我国四川、云南和广西亦产之。萼管在雄花中的实心,在雌花中的与子房合生,裂片3-4,三角形,有束毛;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2-4颗。属下物种滇香针、豆瓣香树、沙针、沙针(原变种)
-
檀梨属
中文名檀梨属拼音名tanlishu拉丁名Pyrularia中国植物志24:58描述PyrulariaMichx.檀梨属,檀香科,4种,分布于北美和喜马拉雅,我国有P.edulisA.DC.,P.inermisChien和P.sinensisWu3种,产西南部和南部,有些种类的果可食。4—5数,排成腋生的聚伞花序或顶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雄蕊4—5;子房下位,有胚珠2—3颗;
-
干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干檀香:别名: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沙针、香疙瘩来源:檀香科干檀香Osyriswigbtiana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四川、云南。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消炎,解毒,安胎,止血,接骨。主治咳嗽,胃痛,胎动不安,外伤出血,骨折,疥,疖,痈。
-
干檀香根
拼音名:GānTánXiān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或根皮。花盘、雄蕊如同雄花,但雄蕊不育;2.本变种的叶厚革质,近圆形至阔倒卵形,长12-15mm,宽9-10mm,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钝,两面粗糙,密布明显腺体,侧脉不明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性凉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干檀香叶
拼音名:GānTánXiānɡ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叶。花盘、雄蕊如同雄花,但雄蕊不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完整者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cm,宽0.6-2cm,先端尖,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而成短柄。化学成份:叶含鞣质。性味:涩;性凉功能主治:祛瘀血;
-
百乳草
概述:百乳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本草图经》记载的百蕊草之别名。别名:小草、百乳草、凤芽蒿、细须草、青龙草。性味:辛、微苦、涩,寒。主治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乳腺炎,急性膀胱炎,淋巴结结核,肾虚腰痛,头晕,遗精,滑精。D-甘露醇、山柰酸有止咳,祛痰作用。
-
檀香
概述:檀香檀香为中药名,出《名医别录》。生药性状:心材呈圆柱形或稍扁,长50~檀香具有理气,散寒,和胃,止痛的功效,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痞闷不舒,寒疝气痛。4.5g,后下。檀香萜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曾用作尿道消毒药,治疗白浊等症。含量测定:取本品刨花(厚1mm)30g,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D)测定。
-
寄生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生藤:拼音名:J ShēnɡT nɡ别名: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来源: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frutescensCham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主治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小苞片近离生,偶呈总苞状;花梗长约1.5mm;两花,卵形。性味:微甘;肝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
九仙草
《*辞典》:九仙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JiǔXiānCǎo别名: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棵针、一棵松(《云南中草药》),九龙草、珍珠草、小星宿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细须草、酒草(《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檀香科植物长叶百蕊草或西域百蕊草的全草。花梗长约10厘米;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痉。
-
绿珊瑚
拼音名:LǜShānH 别名:九龙草、九仙草、珍珠草来源: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急折百蕊草ThesiumrefractumMey.和喜马拉雅百蕊草T.himalenseRoyl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痉,利湿消疳。用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肝炎,小儿惊风,腓肠肌痉挛,风湿骨痛,小儿疳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米面蓊根
拼音名:MǐMiànWěn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米面蓊的根。下部枝的叶呈阔卵形,上部枝的叶呈披针形,长3-9cm,宽1.5-2.5cm,先端尾状渐尖(基生枝上的叶尖常具红色鳞片),基部楔形,全缘,嫩时两面被疏毛。雄花序顶生和腋生;花被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被稀疏短柔毛;性味:苦;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米面蓊叶
拼音名:MǐMiànWěnɡ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米面蓊的叶。下部枝的叶呈阔卵形,上部枝的叶呈披针形,长3-9cm,宽1.5-2.5cm,先端尾状渐尖(基生枝上的叶尖常具红色鳞片),基部楔形,全缘,嫩时两面被疏毛。花被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被稀疏短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800m的林下或灌丛中。
-
山苏木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ShānSūM 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叶互生,革质,矩圆状披针形或近倒卵状矩圆形,长1.5~功能主治: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调经止痛,疏风解表。附方:治月经不调:山苏木报茎、洗碗叶根、香椿根。
-
檀香泥
《*辞典》:檀香泥: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T nXiānɡN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胃气滞痛,肝郁不舒。摘录:《*辞典》
-
檀香油
《*辞典》:檀香油: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T nXiānɡY u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药理作用:檀香油之抗菌作用不强,对伤寒杆菌之酚系数在0.1以下。檀香油尚有利尿作用,麻痹离体兔小肠,对兔耳皮肤有刺激作用。③《新本草备要》:治白浊。0.2毫升(一日量1毫升)。
-
檀香树
檀香的产地檀香又名白檀,属檀香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台湾、广东也有引种栽培。树干和根经蒸馏可取得檀香油,含90%的檀香醇,是名贵的天然香料。我国海南岛特产树种降香檀名为檀树,但属豆科大乔木,材质坚韧致密,色泽红润,花纹瑰丽,香气常存,心材降香木可代檀香。
-
硬核属
中文名硬核属拼音名yingheshu拉丁名Scleropyrum中国植物志24:75描述ScleropyrumArn.硬核属,檀香科,6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其中S.Wallichianum(WightetArn.)Arn.我国云南和海南岛亦有分布。花两性或单性,排成稍疏散的短穗状花序;子房下位,1室,核果倒卵状梨形,外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而薄;
-
百蕊草属
中文名百蕊草属拼音名bairuicaoshu拉丁名Thesium中国植物志24:76描述ThesiumL.百蕊草属,檀香科,约325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8种,各省均产之。多年生、纤细草本,常寄生于他植物之根上,稀为一年生草本或灌木状;叶互生,线形或鳞片状;花小,两性,单生于叶腋内或排成二歧聚伞花序;子房下位,有胚珠2-3颗;
-
凤芽蒿
概述:凤芽蒿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本草图经》记载的百蕊草之别名。别名:小草、百乳草、凤芽蒿、细须草、青龙草。性味:辛、微苦、涩,寒。治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乳腺炎,急性膀胱炎,淋巴结结核,肾虚腰痛,头晕,遗精,滑精。D-甘露醇、山柰酸有止咳,祛痰作用。
-
百蕊草根
《*辞典》:百蕊草根: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BǎiRuǐCǎoGēn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