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树
拼音名:BǎiSh 别名:柏、香扁柏来源: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funebrisEndl.[Chamaecyparisfunebris(Endl.)Franco],以种子、叶和树脂等入药。性味:子:甘、辛、微苦,平。功能主治: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外用治外伤出血。用于发热头痛,白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柏树果
《*辞典》:柏树果: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BǎiSh Guǒ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安神,凉血,止血。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③《重庆草药》:解风邪,安神,止血。
-
松柏还阳2
松柏还阳2此药为卷柏科植物完州卷柏(5ej如沁比Im州油旧)的全草。45厘米,主茎直立,呈圆柱形,稻秆色。营养叶有腹叶和背叶2种,腹叶(中叶)有两列,呈卵形;背叶(侧叶)也有两列.为卵状披针形。生长于海拔3300。该药具有凉血止血、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吐血、迎血、便血、创伤出血、黄疽、水肿、烫伤等。
-
瓷药散
处方:白瓷药1两(细研),柏叶1两(微炙),柏树细枝1两(锉,炒黄),茴根1两(锉)。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方中茴根,《普济方》作茜根。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
柏枝节
《*辞典》:柏枝节:出处:《唐本草》拼音名:BǎiZhīJi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树枝。还有倍半萜酮α-及β-叩巴萜酮,麦由酮,韦得醇α-环氧化物和单萜酸等。功能主治:《唐本草》:煮以酿酒,主风痹历节风。附方:①治霍乱转筋:先以暖物裹脚,然后以柏树木细锉,煮汤淋之。(《圣惠方》)摘录:《*辞典》
-
圆柏
拼音名:Yu nBǎi别名:刺柏、柏树、桧、桧柏来源:柏科圆柏属植物圆柏Sabinachinensis(L.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利尿。用于风寒感冒,肺结核,尿路感染;外用治荨麻疹,风湿关节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掞瘴散
《准绳 疡医》卷二:方名:掞瘴散组成:柏树皮(去外面粗皮)、侧柏叶各等分。主治:疔疮瘴毒溃烂成疮用法用量:以桕油先刷,次掞末。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神柏散
《杨氏家藏方》卷一:方名:神柏散组成:柏叶1握,(去枝),葱白(连根)1握。主治:中风,不省人事,涎潮口噤,语言不出,手足軃曳。用法用量:上同研如泥,用无灰酒1升,同煎10-20沸,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不能饮酒人,须当作4-5次服,尽剂乃效。《松峰说疫》卷五:方名:神柏散组成:庙社中西南柏树东南枝(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