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蕨科
中文名蕨科拼音名jueke拉丁名Pteridiaceae中国植物志03(1):1所有属Paesia.........曲轴蕨属Pteridium......蕨属
-
如意草
堇菜科植物犁头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如意草:如意草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江西民间草药》记载的犁头草之别名。基生叶三角状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急尖,稀渐尖,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疏锯齿,长1.5-3cm,宽2-5.5cm,具长柄;根茎上有细根,基生叶多,具长柄,茎生叶有托叶,托叶小披针形。
-
蕨鸡七
蕨鸡七此药为棵子蕨科植物普通风丫蕨(Coniogrammeintermedia)的根状茎。因其根状茎节部外形略似鸡头,故得此名。普通风丫蕨为多年生草本。叶卵状三角形,为2回羽状复叶,羽片长披针形,顶端的1片较大,基部有短柄,边缘有微锯齿;孢子囊群沿着叶脉分布。此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等。
-
峨眉观音座莲
拼音名: M iGuānYīnZu Li n别名:峨眉半边莲来源:蕨类座莲蕨科峨眉观音座莲Angiopterisomeiensis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苦、淡,凉。功能主治:除风湿,利小便。主治风湿骨痛,肺病热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肠胃血痢,痈肿,热毒等症。泡酒服或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宽叶紫萁
拼音名:KuānYèZǐQí英文名:JavaneseFlowering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蕨科植物宽叶紫萁的根茎。羽片25-30对,下部的对生,长约22cm,宽2-2.5cm,上部的互生,斜向上,长披针形,上部渐尖头,边缘全缘或波状,多少反卷,稍有锯齿,基部针形,具2-5mm的短柄;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风湿骨痛;
-
树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韭菜:别名:龙须草来源:蕨类书带蕨科书带蕨属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fudzinoiMakino[VittariasuberosaChrist],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胃痛,筋骨疼痛。水煎冲服或泡酒服。注意:忌生冷食物。
-
暗鳞鳞毛蕨
拼音名:ànLínLínMáoJué英文名:Dark-scaleWood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羽片长披针形,中部的长8-12cm,宽1.2-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或浅裂,下部数对羽片渐缩短;中脉羽状,侧脉单一,两面明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坡林下或溪沟边。
-
车前蕨科
中文名车前蕨科拼音名cheqianjueke拉丁名Antrophyaceae中国植物志03(2):1所有属Antrophyum.....车前蕨属
-
三叉蕨
概述:三叉蕨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唐代崔禹锡所著《食经》记载的蕨之别名。分布全国各地。性味:苦,寒,有小毒。尚含欧蕨苷、紫云英苷和以5-咖啡酰氧基莽草酸为主要成分的毒性部分,有降白细胞,生成血栓并破坏维生素C的作用。药理作用:本品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还抑制全身骨骼造血系统功能。
-
金花草
拼音名:JīnHuāCǎo别名: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石青苇来源: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chusanum(L.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农药中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山凤尾
概述:山凤尾为中药名,出自《南京民间药草》。别名:山风尾、蕨儿菜、三叉蕨、如意草、狼萁来源及产地:蕨科植物蕨Pteridiumaquilinum(L.药理作用:尚含欧蕨苷、紫云英苷和以5-咖啡酰氧基莽草酸为主要成分的毒性部分,有降白细胞,生成血栓并破坏维生素C的作用。本品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还抑制全身骨骼造血系统功能。
-
乌角
概述:乌角为中药名,出自《湖南野生植物》,为《本草纲目》记载的蕨根之别名。别名:蕨鸡根、乌角。来源:蕨科植物蕨Pteridiumaquilinum(L.)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的根茎。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安神,消肿。治黄疸,泻痢腹痛,风湿性关节炎,白带,高血压病,头昏失眠,痔疮,脱肛,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