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牛科
中文名紫金牛科拼音名zijinniuke拉丁名Myrsinaceae描述Myrsinaceae紫金牛科,双子叶植物,约35属,10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属,约128种,广布于西南部至台湾,有些供观赏用,有些入药。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无托叶,常有油腺斑点,花两性或单性,4-5数,排成各式的花序;果为一核果或浆果,稀为蒴果。
-
朱砂根
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或红凉伞的根·《中医大辞典》·朱砂根:朱砂根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叶片革质或坚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换形,长7一15cm,‘宽2-4cm,边缘具皱波状或波状齿,具明显的边缘腺点,有时背面具极小的鳞片;6.《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浸出物:同药材。
-
红毛毡
紫金牛科植物乳毛紫金牛的全株·《中医大辞典》·红毛毡:红毛毡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选》,为《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红毛走马胎之别名。别名:又名毛青杠、虎舌红、红毛毡、红胆、毛凉伞。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清热利湿。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肺结核咯血,月经过多,通经,肝炎,痢疾,小儿疳积。
-
大红袍
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中医大辞典》·大红袍:大红袍为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及丹参酮Ⅱ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有抑菌作用。还含铁仔醌等。摁贝素对绦虫有驱虫作用。雄蕊伸出花冠很多,花丝基部连合,均被微柔毛,花药伸出花冠约2/3;
-
杜茎山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茎山:拼音名:D JīnɡShān别名:踏天桥、山茄子[江西南丰]来源:紫金牛科杜茎山属植物杜茎山Maesajaponica(Thunb.)Moritzi,以根、叶入药。小苞片广卵形或肾形,紧贴花萼基部,具疏细缘毛或腺点;中脉维管束周韧型,外侧围绕纤维束,薄壁组织中散在分泌腔。治腰痛,感冒头痛,眼目晕眩。
-
八爪金龙
概述:八爪金龙为中药名,又名八爪龙、开喉剑、大罗伞、珍珠伞。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9-2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近全缘或微波状,常稍反卷,两面及叶缘有细小透明油点。清热利咽,祛痰,利湿。1.治咽喉肿痛,咳嗽,咯痰不爽,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白浊,睾丸肿痛,肾炎水肿,痢疾,煎服:15~
-
两面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面青:拼音名:LiǎnɡMi nQīnɡ别名:甲满来源:紫金牛科两面青Maesaindica(Roxb.)A.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云南。叶片坚纸质至近革质,卵形至广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7cm,宽5-9cm,先端急尖,突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疏细齿或粗齿;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
开喉箭
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或红凉伞的根·开喉箭:开喉箭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朱砂根之别名。风湿骨痛,腰腿痛,跌打损伤,胃痛,痛经。别名:乌扇、扁竹根、开喉箭、剪刀草、蝴蝶花根、铁扁担、山蒲扇来源及产地: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肺、肝经。
-
牙痛草
化学成分:茎皮和叶均含鞣质。还含铁仔醌等。别名:千年艾、千重塔、千层矮、毛茵陈、牙痛草、六月霜来源及产地:玄参科植物绵毛鹿茸草MonochasmasavatieriFranch.exMaxim.的全草。1.治感冒,肺炎,小儿高热惊风,风湿性关节炎,牙痛,牙龈炎,牙髓炎,肠炎,赤痢,咯血,便血,月经不调,崩漏。2.治乳痈,捣敷或捣汁服;
-
山茄子
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山茄子:山茄子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化学成分:本品含樟柳碱、东莨菪碱、天仙子胺(莨菪碱)、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或茎叶·山茄子:山茄子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
-
小罗伞
楝科植物滇黔地黄连的全株·小罗伞:小罗伞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贵州草药》记载的矮陀陀之别名。别名:千年矮、小罗伞、七匹散、白花矮陀陀、金丝矮陀陀、地黄连来源及产地:楝科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henryiHarms的全株。附方:治痛经、萎黄病:血党、姜黄、茜草、槟榔钻、黄花倒水莲。
-
毛青杠
《中医大辞典》·毛青杠:毛青杠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红毛走马胎之别名。别名:毛青杠、虎舌红、红毛毡、红胆、毛凉伞来源及产地:紫金牛科植物乳毛紫金牛ArdisiamamillataHance的全株。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可舒筋活血,生血逐瘀。又可通经。
-
红毛走马胎
别名:又名毛青杠、虎舌红、红毛毡、红胆、毛凉伞。12毫米,苞片披针形;②《广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凉。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附方:①治风寒湿、关节疼痛:红毛走马胎一两,石凤丹一两,灵仙根一两,枳椇子五钱,大风藤五钱,猴骨一两,红活麻三钱,红牛膝四钱,用酒泡服。
-
水麻叶
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或茎叶·《中医大辞典》·水麻叶:水麻叶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本草图经》记载的杜茎山之别名。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辞典》·水麻叶: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ShuǐMáYè别名:土甘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
-
大发药
概述:大发药为中药名,出自《陆川本草》。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走马胎之别名。别名:走马风、山猪药、白马胎、大发药来源及产地: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ArdisiagigantifoliaStapf的根茎及根。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痛。治风湿骨痛,产后风瘫,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跌打损伤。
-
山猪药
别名:走马风、山猪药、白马胎、大发药来源及产地: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ArdisiagigantifoliaStapf的根茎及根。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痛。治风湿骨痛,产后风瘫,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跌打损伤。运用:走马胎叶:捣汁外涂治疮疖肿痛,下肢溃疡,有消炎,去腐,生肌之效。
-
小铁子
别名:碎米棵、小铁子、牙痛草、大红袍、豆瓣柴来源及产地:紫金牛科植物铁仔MyrsineafricanaL.的根或全株。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祛风止痛,收敛止血。1.治肠炎,痢疾,血淋,风湿痹痛,牙痛,咯血,血崩,便血,脱肛,子宫脱垂。化学成分:茎皮和叶均含鞣质。果实还含摁贝素、槲皮素。摁贝素对绦虫有驱虫作用。
-
开喉剑
概述:开喉剑为中药名,出自《天宝本草》,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记载的八爪金龙之别名。别名:八爪龙、开喉剑、大罗伞、珍珠伞来源及产地: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Ardisiacrispa(Thunb.)A.DC.的根及根茎。1.治咽喉肿痛,咳嗽,咯痰不爽,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白浊,睾丸肿痛,肾炎水肿,痢疾,煎服:15~
-
毛凉伞
概述:毛凉伞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红毛走马胎之别名。别名:毛青杠、虎舌红、红毛毡、红胆、毛凉伞来源及产地:紫金牛科植物乳毛紫金牛ArdisiamamillataHance的全株。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1.治痢疾,黄疽,风湿痹痛,肺结核咯血,外伤吐血,血崩,痛经。
-
凤凰肠
概述:凤凰肠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朱砂根之别名。别名:大罗伞、开喉箭、凤凰肠、珍珠伞、凉伞遮珍珠。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风湿骨痛,腰腿痛,跌打损伤,胃痛,痛经。药理作用:本品有抗生育、兴奋子宫、止咳平喘、驱虫杀虫及抑菌作用。
-
白马胎
概述:白马胎为中药名,出自《广东中草药》,即《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走马胎的别名。别名:走马风、山猪药、白马胎、大发药。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痛。主治风湿骨痛,产后风瘫,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跌打损伤。
-
地青杠
概述:地青杠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本草图经》记载的紫金牛之别名。别名:平地木、矮地茶、野枇杷叶、地青杠、铺地凉伞。性味:苦,平。2.治跌打损伤,筋骨酸痛,月经不调,肺结核咯血,黄疸型肝炎,痢疾,肾炎,尿路感染,高血压病。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在去油后的残渣中分离得岩白菜素。
-
红胆
概述:红胆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植药调查》,为《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红毛走马胎之别名。别名:又名毛青杠、虎舌红、红毛毡、红胆、毛凉伞。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湿,活血止血。1.治痢疾,黄疽,风湿痹痛,肺结核咯血,外伤吐血,血崩,痛经。
-
祖司箭
祖司箭此药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Ardisiacrispa)的根及根茎。高30—80厘米,有甸甸根状茎。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或微波状,常稍反卷,叶缘及叶背面有黑色腺点。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劳伤咳嗽、肝炎、关节疼痛、痛经、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痈疽、蛇虫蚊伤等症。
-
八抓龙
八抓龙此药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crenata)的根及根茎。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浅波状圆齿,齿间及叶两面均有黑色腺点。8—9月结果,核果球形,成熟时变红色。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扁桃腺炎、口疮、牙痛、关节痛、月经疼痛、跌打损伤、外伤肿痛、骨折等症。
-
岩白菜素
概述:岩白菜素亦称矮地茶素,足由甲基没食子酸C-葡萄糖甙所形成的内酯,即岩白菜内酯。具有止咳作用,但祛痰平喘作用不明显。(2)取本品5mg,加甲醇1ml使溶解,加7%盐酸羟胺的甲醇溶液数滴,再加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使呈碱性,加热至微沸,放冷,加稀盐酸使呈酸性,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
-
矮脚罗伞
《*辞典》:矮脚罗伞: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ǎiJiǎoLuó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卷毛紫金牛的根或全草。治损伤肿痛。水煎调酒服;
-
矮茎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茎朱砂根:拼音名:ǎiJīnɡZhūShāGēn别名:血党、矮八爪金龙、九管血、开喉箭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矮茎朱砂根ArdisiabrevicaulisDiels,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活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痈疮肿毒,蛇咬伤,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
百两金叶
出处:《福建中草药》拼音名:BǎiLiǎnɡJīnY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的叶片。化学成份:茎、叶含紫金牛酸、岩白菜素。性味:《福建中草药》:微咸,凉。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包损伤,涂诸疮,通淋。
-
斑叶紫金牛
拼音名:BānY ZǐJīnNi 别名:血党、小罗伞、斑叶朱砂根、百两金、沿海紫金牛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斑叶紫金牛ArdisiapunctataLindl.,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散瘀消肿,祛风止痛。根:用于咽喉肿痛,口腔炎,月经不调,经闭,风湿性关节炎。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
-
豹子眼睛果
拼音名:BàoZiYǎnJinɡGuǒ别名:大罗伞、山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叶片坚纸质或厚,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长9-17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皱波状或细圆齿,齿间具边缘腺点,背面通常具密腺点,尤以叶缘为多,有时具疏鳞片状物,背面中脉明显,隆起;性味:苦;散瘀止痛。
-
波叶紫金牛
拼音名:BōYèZǐJīnNiú别名:小凉伞、千年不出山、矮脚凉伞、小部伞、不出林、小矮地茶、小狮子头、铁罗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细罗伞的全株。花萼基部连合达全长的1/3,长约1mm,萼片卵形,连合部分被微柔毛,具腺点,有时具缘毛;
-
打虫果
拼音名:DǎChónɡGuǒ别名:米汤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齿酸藤子的果实。叶片坚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5-11cm,宽2-3.5cm,先端急尖,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细锯齿,稀成重锯齿;小苞片钻形,长约1.5mm,具缘毛,两面被微柔毛;性味:酸;性平功能主治:驱虫。
-
大叶酸藤子
拼音名:DàYèSuānTénɡZǐ别名:大叶十八症、大鸡母酸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叶酸藤子的果实。小苞片狭披针形或倒戟形,具疏缘毛;花瓣淡绿色或黄白色,分离,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里面密被微柔毛,具缘毛,多少具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300m的山坡疏林或密林中。性平功能主治:驱虫。
-
当归藤
《*辞典》:当归藤: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ānɡGuīT nɡ别名:大力王、筛其蔃(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虎尾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0.9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或心形,主脉上有黄色腺毛,叶片中密生金黄色油点;治骨折,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腹泻。
-
地打果树皮
拼音名:DìDǎGuǒShùPí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小乔木紫金牛的茎皮。)C.B.Clark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剥取茎皮,晒干。花药披针形,先端锐尖至渐尖,背部具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性平功能主治:解表退热;宣肺平喘;产后恶露不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
吊罗果
拼音名:DiàoLuóGuǒ别名:大鸡母酸、酸盘子、大叶酸藤、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长叶酸藤子的全株。长约1cm,被疏微柔毛或无毛,基部具不甚明显的苞片;花萼基部连合达1/3至1/2,萼片卵形或披针形,具疏缘毛,密布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300m的山坡疏林或灌丛中。
-
多斑紫金牛
拼音名:DuōBānZǐJīnNi 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暑植物多斑紫金牛ArdisiamaculosaMez以全株入药。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清咽利喉。治咽喉肿痛,胃痛,急性肠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1两,水煎或泡酒服;2分生嚼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峨眉紫金牛
拼音名:éMéiZǐJīnNiú别名:红豆子、点抵改房、两逊逊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尾叶紫金牛的根。叶片膜质,长圆状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钝,长6-13cm,宽2-3cm,边缘具皱波状浅圆齿或圆齿,具边缘腺点、背面被不甚明显的疏鳞片;侧脉约8对,不连成边缘脉。性味:苦;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
-
鹅骨梢
别名:密花树来源:紫金牛科鹅骨梢Rapaneaneriifolia(Sieb.etZucc.)Mez,以叶、根皮入药。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中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湿。治乳腺炎初起。外用治湿疹,疮疖。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过山消
拼音名:Gu ShānXiāo别名:少花信筒子、开喉箭来源:紫金牛科过山消Embeliapaucifloravar.blinii(Leveille)Walker,以根入药。生境分布:贵州。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祛痰,解毒,行血消肿。扁桃体炎:根少许,含口内慢咽。治炭疽或红丝疔:根适量,捣烂包患处;又以根2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过山消根
《*辞典》:过山消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Gu ShānXiāoGēn别名:开喉箭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生境分布:多生于高山丛林石缝中。性味:性凉,味辛微苦。功能主治:祛痰解毒,行血消肿。附方:①治喉蛾:过山消根少许,含口内慢咽。②治炭疽或红丝疔:过山消根捣烂敷;
-
酸藤果
《*辞典》:酸藤果: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SuānT nɡGuǒ别名:酸蔃子(《南宁市药物志》),酸藤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果实。单叶互生;叶柄长约5毫米。子房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球形或卵形,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或村旁。性味:酸甘,平。
-
红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云草:别名:假地榕、红毛藤来源:紫金牛科红云草ArdisiamaclureiMerr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便血,疮疖。
-
咳喘木
拼音名:HāiChuǎnMù别名:石龙脷、竹叶凉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filiformisWalk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备用。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980m的林下阴湿处。性味:苦;性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
-
鲫鱼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鲫鱼胆:拼音名:J Y Dǎn别名:空心花、嫩肉木、丁药来源:紫金牛科鲫鱼胆Maesaperlarius(Lour.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明目;阴蚀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点眼、滴鼻或调涂。(《本事方》神效散)各家论述:1.《纲目》:取汁涂疳疮。点喉中,治骨鲠、竹刺不出。
-
假刺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刺藤:别名:乌肺叶来源:紫金牛科假刺藤Embeliascandens(Lour.生境分布:广西。性味:淡、涩,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敛肺止咳。风湿痹痛:根2~4钱,水煎或浸酒服。肺结核:根1~鲜叶水煎洗头可作清洁剂,也可灭虱。
-
剑叶紫金牛
拼音名:JiànYèZǐJīnNiú别名:开喉箭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剑叶紫金牛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ensifoliaWalk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雄蕊与花瓣几等长,花药长圆状披针形,背部多少有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700m的林下阴湿处。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金珠柳
拼音名:JīnZhūLiǔ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的叶或根。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7-14cm,宽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具粗锯齿或疏波状齿,齿尖具腺点,背面有时被疏硬毛,尤以脉上常见;花长约2mm;
-
九管血
拼音名:JiǔGuǎnXuè别名:八爪金龙、八爪龙、矮茎朱砂根、开喉箭、猪总管、团叶八爪金龙、矮陀陀、地柑子、散血丹、血猴爪、乌肉鸡、矮凉伞子、小罗伞、山豆根、活血胎胎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九管血的全株或根。叶柄长1-1.5cm,被细微柔毛;花萼基部连合达1/3,萼片披针形或卵形,长约2mm,具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