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菝葜
菝葜菝葜RhizomaSmilacisChinensis(英)ChinarootGreenbrierRhizome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白茯苓。气微,味微苦、涩。(3)取本品粉末lg,加盐酸5ml,甲醇25ml,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2ml,蒸干,残渣加甲醇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风湿痹痛,疔疮痈肿。
-
菝葜属
中文名菝葜属拼音名baqiashu拉丁名Smilax中国植物志15:181描述SmilaxL.菝葜属,菝葜科,约3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60种,全国均产之,长江以南各地最盛,北部和西北稀少,其中菝葜S.chinaL.和土茯苓S.glabraRoxb.的根状茎入药,称土茯苓,有去湿热、解毒、健脾胃之效。花被片6,分离;
-
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Ⅲ成方制剂中本版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和饮片附录Ⅲ成方制剂中本版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和饮片:一点红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无患子果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n.的干燥成熟果实。竹叶柴胡为伞形科植物竹叶柴胡BupleurummarginatumWall.exDC.的干燥根。
-
屠苏酒
处方:大黄37.5克川椒37.5克白术22克桂心22克桔梗30克乌头7.5克菝葜15克(一方有防风24克)功能主治:功用:预防瘟疫。《小品方》引华佗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方名:屠苏酒组成:赤木桂心7钱5分,防风1两,菝葜5钱,蜀椒5钱7分,桔梗5钱7分,大黄5钱7分,乌头2钱5分,赤小豆14枚。
-
三金片
三金片药典标准:品名:三金片SanjinPian处方: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制法: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小片)或600片(大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
铁丝灵仙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丝灵仙:别名:铁丝根、铁脚威灵仙、铁杆威灵仙、铁灵仙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scobinicaulisC.H.Wright或粘鱼须SsieboldiMiq.,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四季可采,除去茎、叶和泥土,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不利。
-
金刚刺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JīnGānɡC 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12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卷须。生境分布:生于低山灌丛或山谷沟岸。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参见威灵仙条。同属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金刚刺入药。参见金刚藤头条。
-
刺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萆薢:拼音名:C B Xi 别名:大菝葜、红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刺萆薢SmilaxferoxWall.ExKunth,以根状茎入药。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小便浑浊,臁疮,皮肤过敏,湿疹。原形态:长托菝葜攀援灌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灌丛中或山坡荫蔽处。性味:辛;
-
菝葜叶
《*辞典》:菝葜叶: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B QiāY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片。性味:《履巉岩本草》:温,无毒。功能主治:治风肿,疮疖,肿毒,臁疮,烫伤。②《本草图经》:酿酒,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③《四川中药志》:治臁疮。治疗5例,除1例因合并感染,经19天治愈出院外,其余4例均在3~
-
血尿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ueniaoJiaonang处方:棕榈子100g菝葜70g薏苡仁50g制法:以上三味,取棕榈子、菝葜,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80℃)的清膏,待冷,加入乙醇等量,摇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
粘鱼须
出处:《救荒本草》拼音名:Ni nY Xū别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西中药志》)。2毫米,拘挛不直,散布少数更细的须根及细刺,刺尖微曲,触之刺手。茎含替告皂甙元、新替告皂甙元和拉肖皂甙元。
-
乌梅饮
用法用量:先以水1升,煎菝葜根,取3合,去滓别盛;《外台》卷三引《许仁则方》:方名:乌梅饮别名:乌梅散组成:乌梅10枚,萎蕤5两,生姜5两,白蜜1合。《圣济总录》卷三十六:方名:乌梅饮组成:乌梅(取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知母1两,芍药3分,木通(锉)3分,生地黄3分,升麻3分。
-
土茯芩
土茯芩土茯芩RhizomaSmilacisGlabrae(英)GlabrousGreenbrierRhizome别名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芩。雌花具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月,果期9~性状根茎略呈扁圆柱形或不规则条块,有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化学成分含菝葜皂甙类(smilaxsaponins),尚含提果皂甙元(tigogenin)、鞣质。用于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
-
疏风活络片
疏风活络片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ufengHuoluoPian标准编号:WS3-B-1859-94处方:马钱子(炒)76g秦艽38g麻黄126g木瓜62g虎杖62g甘草38g菝葜62g防风38g桂枝62g桑寄生38g制法:以上十味,马钱子、麻黄粉碎成细粉,过筛;3片,一日2次。疏风活络片的功能主治:疏风活络,散寒祛湿。注意事项:1.高血压患者慎用。
-
红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萆薢:拼音名:H nɡB Xi 别名:小萆薢、小红萆薢、打不死、花花藤、花萆薢、滇江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maireiLevl.,以根状茎入药。性味:苦;小便淋浊;注意:《四川中药志》:阴虚火旺,肾虚遗精,多尿及腰痛者忌用。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疮疖。
-
白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拼音名:B iB Xi 别名:刺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siderophylla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利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外花被片长约6mm,宽约2mm,内花被片宽约1mm,雄蕊6,长3-6mm;主风湿痹前;小便淋浊;
-
清胃黄连片
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清胃黄连片的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
-
穿耳菝葜
别名:大托叶菝葜、翅柄菝葜、九牛力、川太来源:百合科穿耳菝葜SmilaxperfoliataLou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广西、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强筋壮骨。治风湿腰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菝葜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菝葜散:处方:菝葜1两,贯众(摘碎,刮去毛)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功能主治:一切伏热,烦躁困闷。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主治:沙石淋重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须臾即通。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菝葜汤
《鸡蜂普济方》卷十九:菝葜汤:处方:菝葜30克制法:上药锉如豆大。功能主治:温脾补肾。肾虚,小便数而渴,形瘦体虚,舌干枯。用法用量:用水38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早、中、晚各一次,温服。后以药调补。摘录:《鸡蜂普济方》卷十九《鸡峰》卷十九:方名:菝葜汤组成:菝葜1两(锉如豆大)。
-
牛尾菜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祛风通络,化痰止咳。《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尾菜:拼音名:NiúWěiCài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牛尾菜SmilaxripariaDC.,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祛痰止咳。劳伤腰痛;各家论述:1.《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龙须菜
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中医大辞典》·龙须菜:龙须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治瘿瘤结气,小便不利。化学成分:本品含藻红蛋白、胆甾醇、花生四烯酸等。百合科植物华东菝葜的根茎及根·《中医大辞典》·龙须菜:龙须菜为中药名,出自《救荒本草》,为《救荒本草》记载的黏鱼须之别名。"②《本草求原》:"去内热。
-
土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1.治梅毒,筋骨挛痛,肾炎水肿,乙型肝炎,脚气,腹泻,淋浊,带下,钩端螺旋体病。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土茯苓为眼科常用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的功效:(1)用于湿热毒邪所致火疳,花翳白陷,气翳,瞳神紧小,云雾移睛等。
-
网状脉
网状脉(序)是维管束在叶片内分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指主脉分枝为侧脉,进而分枝为细脉,叶脉互相连结成网状的脉序,是与义状脉、平行脉不同的脉序。在双子叶植物中极为普遍,也见于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Araceae)、菝葜科(Smilaxceae)蒟蒻科(Tac-caceae)等。叶脉末端有开放的和闭锁的两种类型。
-
肖菝葜属
中文名肖菝葜属拼音名xiaobaqiashu拉丁名Heterosmilax中国植物志15:238描述HeterosmilaxKunth肖菝葜属,菝葜科,约10种,分布于东亚,我国有肖菝葜S.japonicaKunth等6种,产西南至台湾。花单性异株,小,排成伞形花序,总花梗常多少扁平;子房上位,3室;本属和Smilax属不同之处为花被裂片3,基部合生,雄蕊的花丝合生。
-
突出体
一般在形态、机能上与毛相似。在圆叶茅膏菜(毛氈苔Dr-oserarotundifolia)叶面生长的一种触毛,荨麻(Unicathunbergiana)的刺毛,蔷薇(Rososp-P.)、菝葜(Smilaxchina)的刺,都是突出体的例子另外,表皮下面的组织特别发达时,就成为近似突起叶的构造。
-
仙遗粮
概述:仙遗粮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为《滇南本草》记载的土茯苓之别名。别名:白余粮、冷饭团、仙遗粮、饭团根。性味归经:甘、淡,平。1.治梅毒,筋骨挛痛,肾炎水肿,乙型肝炎,脚气,腹泻,淋浊,带下,钩端螺旋体病。2.治湿热疮毒,痈肿,丹毒,瘰疬;化学成分:本品含落新妇苷、黄杞苷、莽草酸等。
-
羊胡子根
概述:羊胡子根为中药名,见《中药志》,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知母之别名。性味归经: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知母对动物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也可抑制Na+,K+-ATP酶活性,拮抗地塞米松对兔血浆激素的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还可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等。
-
白疕·瘀滞肌肤证
定义:白疕·瘀滞肌肤证(whitecrustwithpatternofstasisstagnatinginskin)是指瘀滞肌肤,以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鳞屑紧固,病程迁延,斑块局限,经久不退,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舌质暗红或见瘀点瘀斑,舌苔薄,脉细涩为常见症的白疕证候。治法:白疕·瘀滞肌肤证治宜活血化瘀。又名蛇虱、疕风、松皮癣。
-
薄壁组织
薄壁组织是由薄壁细胞构成的组织,在植物体中分布最广,髓、叶肉、果肉和皮层主要是由薄壁组织构成的,另也分散存在于维管束内,形成木薄壁组织和韧皮薄壁组织。根尖的表皮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组织,尤其是根毛区的许多表皮细胞的外壁嚮外凸起形成根毛,更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
接骨七
接骨七此药为百合科(菝葜科)植物牛尾菜(Smilaxriparia)的根及根茎。因其有接骨疗伤作用,故得名“接骨七”。叶互生,卵状披针形,网状脉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生于叶腋,花淡黄至绿色。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该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等。
-
石刁柏
石刁柏石刁柏RadixAsparagiofficinalis(英)CommonAsparagusRoot别名小百部、山文竹。雌花花被长约3mm,有6枚退化雄蕊。化学成分含皂甙,其皂甙元为美洲菝葜皂甙元(sarsasa-pogenin)。此外尚含松柏甙(coniferin)、白屈菜酸(chelidonicacid)、天门冬酰胺、天门冬糖、精氨酸等。功能主治润肺镇咳,祛痰杀虫。
-
骨痛药酒
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静置,滤过,即得。检查:乙醇量应为39~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功能与主治:祛风定痛,舒筋活络。25ml,一日2次。
-
降糖胶囊
3,再加适量氯化钠盐析使沉淀。取沉淀物,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人参、知母细粉,五味子等干膏粉混匀,装胶囊,即得。(2)取本品内容物3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40分钟,取上清液2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后,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用苯20ml振摇提取,分取苯液蒸干,残渣加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变态
在多细胞动物胚胎期结束后的个体发生(后胚发生)中,胚胎并不直接变成成体的形态,而是变成具有与成体不同的形态、生理及生态的幼体(昆虫类则是幼虫),然后再由幼体变为成体(有些情况是从一种形态的幼体变为另一种形态的幼体)的过程称为变态。昆虫类的变态根据情况分为不变态、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
蔷薇根煎
《千金翼》卷八:方名:蔷薇根煎组成:蔷薇根1斛,柿根1斛,菝葜1斛,悬钩根1斛。主治:妇人崩中及痢,一日夜数十起,大命欲死者。制备方法:上皆锉,合著釜中,以水淹,使上余4-5寸,水煮使三分减一,去滓,会汁煎如饴,为丸如梧桐子大。
-
疏风活络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ufengHuoluoWan标准编号:WS3-B-1051-91处方:制马钱子375g麻黄625g虎杖313g菝葜313g桂枝313g木瓜313g甘草188g防风188g秦艽188g桑寄生188g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制法: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功能与主治:疏风活络,散寒祛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关节、腰背酸痛。
-
睡安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ui’anjiaonang标准编号:WS3-B-4038-98处方:酸枣仁(炒)五味子远志首乌藤丹参石菖蒲知母甘草茯苓制法:以上九味,茯苓粉碎成细粉;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的粉末;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
银屑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enxieChongji标准编号:WS3-B-2033-95处方:土茯苓600g菝葜600g制法: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55~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祛风解毒。用于银屑病。
-
调中方
别名:调中汤处方:升麻4分,玄参5分,甘草4分(炙),知母5分,茯苓3分,牡蛎6分,漏芦5分,枳实6分(炙),菝葜4分,黄连6分。功能主治:除风湿,理石毒,止小便,去皮肤疮。主肾虚热渴,小便多。用法用量:调中汤(《普济方》卷一八○)。注意:忌猪肉、海藻、菘菜、酢物。
-
龙骨伸筋
龙骨伸筋此药为百合科(菝葜科)植物尖叶牛尾菜(Smilaxripariavar.acuminata)的根茎。茎无刺,叶互生,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尾尖。金石豆此药为兰科植物麦斛(Bulbophylluminconspicuum)的带假鳞茎全草。民间用于肺热咳嗽、病后虚热、热病伤刃、胸胁疼痛、风湿关节痛、肝炎,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
-
白余粮
概述:白余粮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为《滇南本草》记载的土茯苓之别名。别名:白余粮、冷饭团、仙遗粮、饭团根。性味归经:甘、淡,平。1.治梅毒,筋骨挛痛,肾炎水肿,乙型肝炎,脚气,腹泻,淋浊,带下,钩端螺旋体病。2.治湿热疮毒,痈肿,丹毒,瘰疬;化学成分:本品含落新妇苷、黄杞苷、莽草酸等。
-
菝葜饮
处方:菝葜(锉,炒)汤瓶内硷各30克乌梅60克(并核捣碎,焙干)制法:上三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消渴,饮水无休。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稍热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风湿宁药酒
鉴别:取本品50ml,加浓氨试液2ml,调至碱性,用氯仿提取3次,每次15ml。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M)。功能与主治:祛风活血,利湿通络。用于风湿性四肢麻木酸痛。25ml,一日2次。江苏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鹿骨雪莲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uguXuelianJiu标准编号:WS3-B-2786-97处方:鹿骨(醋炙)100g雪莲50g菝葜450g五加皮200g当归60g川牛膝60g锁阳60g菟丝子(炒)100g白芍50g甘草30g制法:以上十味,鹿骨加白酒适量,浸渍十四天以上,滤过;用于肾阳虚衰,筋骨挛痛,四肢麻木,腰膝酸软,小便余沥,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
地参
概述:地参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知母之别名。性味归经:苦,寒。功能主治:功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知母对动物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也可抑制Na+,K+-ATP酶活性,拮抗地塞米松对兔血浆激素的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还可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等。
-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植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每个物种又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所谓系统发育(phylogeny)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类群有大类群的发展史,小类群有小类群的发展史,从大的方面看,如果研究整个植物界的发生与发展,便称之为植物界的系统发育。
-
百合目
百合目(Liliales)包括百合科(狭义)、延龄草科(Trilliaceae)、菝葜科等10科。在单子叶植物中,该目是嚮虫媒方嚮演化的一大分支。
-
复方药理研究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四君子汤、四神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芍药甘草汤,清胰汤Ⅰ号、健脾Ⅰ号方、胆道排石汤、茵陈胆道汤、理中丸,吴茱萸汤、气滞胃痛冲剂、虚寒胃痛冲剂等;有影响免疫功能的龟龄集散、复方灵脂、玉屏风散、犀黄丸;外用抗炎抗毒的白降丹、红升丹、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消痔灵;
-
中药反突变研究
邱桂信等用甲基亚硝基胍诱变哺乳类细胞V79对68种中药的反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中的白术、黄芪、仙灵脾,仙茅、肉苁蓉、枸杞子、土鳖虫、穿山甲、红藤、野葡萄藤、菝葜、芙蓉花、漏芦、绿萼梅、北沙参、天门冬、生南星、鹤虱、牡蛎等有显著的反突变作用。还发现中药的配伍不同,反突变的结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