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乳
《中医大辞典》·牛乳:牛乳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①《别录》:"微寒。"③《本草汇言》:"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丹溪心法》)③治小儿哕:牛乳、生姜汁各五合。(《千金方》)④治消渴,心脾中热,下焦虚冷,小便多,渐羸瘦:生羊、牛乳,渴即次三、四合。先煮乳水五升,仍内硫黄,煎取三升,一服三合。
-
乳粉
乳粉,就是以新鲜牛乳为原料,或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数量的植物或动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配料,经杀菌、浓缩、干燥等加工工艺除去大部分水分而制成的粉末状产品。奶牛产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每年的不同时期产奶量有所不同。乳粉的用途乳粉的用途十分广泛,具体应用范围如下:①牛乳的复原;
-
葡萄糖内脂
葡萄糖内脂(简称GDL)是由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或其盐类,经纯化脱盐、脱色、浓缩、结晶而制得,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将GDL用于午餐肉和碎猪肉罐头,可增加发色剂的效果,从而降低毒性较大的亚硝酸盐的用量,同时GDL还具有乳化作用,防腐作用等,从而提高肉糜罐头的品质,其最大用量为0.3%。四、作为酸化剂。
-
乳粥
《臞仙活人方》卷上:方名:乳粥组成:黄牛乳。功效:补虚羸,止烦渴,除风热,润皮肤,养心肺,解诸热风毒,大助元气。用药禁忌:水牛乳不用。用法用量:煮粥半熟,去汤,下人乳汁代汤,煮熟,置碗中,加酥油1-2钱(无酥亦可),旋搅食之。《医统》卷八十七:方名:乳粥组成:牛羊乳5合,白晚米5合(洗净,控极干)。
-
乳蛋羹
概述:乳蛋羹以牛乳、鸡蛋、核桃仁、冰糖等为主要原料,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用于肠燥便秘、肺虚久咳者。常人亦宜食。原料:牛乳500毫升,鸡蛋1只,核桃仁1枚,冰糖适量。核桃仁、冰糖研细,共放入牛乳中,调匀,蒸熟即成。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原料乳卫生质量
原料乳卫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乳及乳制品的质量。患乳房炎牛乳、产犊前十五天的胎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五天内的乳及变质乳既不得作消毒乳也不得加工成乳制品。对掺伪的乳要分清情况处理,对加入了水、蔗糖、食盐、豆浆、淀粉等物的牛乳不得作消毒乳供人饮用,可用于加工乳制品。
-
牛乳煮石英服方
《千金翼》卷二十二:组成:石英3大两(泽州者),牛乳1大升,水3大斗。用法用量:上先下牛乳于铛中,即以生密绢4重作袋盛石英,系头,下着乳中,勿令袋着底,以杖测之为记讫,然后下水,以炭火涓涓煎之,水尽乳在,还以前杖测之,至刻即休,出石袋,以水溜之,其乳以绵滤之。加减:若患冷气,宜加8颗荜茇和煎之。
-
乳腐
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RǔFǔ别名:乳饼(《本草蒙筌》)。又造乳线法:以牛乳盆盛晒至四边清水出,煎热以酸浆点成。性味:①《嘉佑本草》:微寒。功能主治:①孟诜: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微动气。②《四声本草》:治赤白痢。附方:治血痢,不问远近:乳腐一两。切,以浆水一中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之。
-
尿胃蛋白酶
概述:胃蛋白酶原由胃腺主细胞分泌,经盐酸的作用而激活成为具有水解蛋白作用的胃蛋白酶。在人类胃液中,胃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和胨、以及少量的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多肽。(2)牛乳-乙酸混合液:取等量新鲜牛乳与乙酸缓冲液混合而成,盛于瓶中密封瓶口,置阴晾处可保存2~
-
地仙煎
别名:地仙膏处方:山芋末1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升,生牛乳1升。制法:上先研杏仁极细,入生牛乳绞取汁,次取山芋末相拌,入新瓷器,密封,安于釜中,重汤煮1日煎成。功能主治:令人颜色悦泽,骨髓坚固,行及奔马。益津液,润燥。各家论述:《衡要》:山药补阴血,润皮毛,杏仁润肺液皮肤,牛乳生津血以润燥。
-
杏酪粥
《圣惠》卷九十六:组成:煎成浓杏酪1升,黄牛乳1升,大麦仁3合(折令细滑)。主治:三消,心热气逆,不下食。发背,心肺积风热。用法用量:上药依常法煮粥食之。入白锡沙糖和之,更大美。附注:《圣济总录》本方用法:先用水煮麦仁并杏酪,候熟即下牛乳搅令匀,空心食之,每日一次。
-
润燥至神汤
《石室秘录》卷三:方名:润燥至神汤组成:熟地9钱,元参9钱,火麻子1钱,升麻2钱,牛乳1碗。主治:肺燥,大便闭结。用法用量:水2钟,煎6分,将牛乳同调1碗服之。
-
乳煎硫黄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方名:乳煎硫黄散组成:黄牛乳3升,硫黄(研如粉)1两。主治:脚气久虚缓弱。用法用量:先将牛乳煎令减半,每服以乳5合,入流黄末2钱,调和服之。服毕宜以厚衣被覆卧取汗,勿令见风,午时日晡,各再1服,得汗不用再服,若病未痊,3-5日可更服。
-
小麦面十四味煎
主治:消渴小便数。制备方法:先取竹根等汁,和冬瓜以下汁,微火上煎减半,次纳牛乳、白蜜,又煎6-7沸,投小麦面粉、生葛粉、栝楼粉、胡麻散于诸汁中煎,和熟搅之,勿住手,候如稠糖即成,成讫,止火待冷,贮别器中。
-
悖散汤
《千金翼》卷十二引张澹方别名牛乳方、荜拨煎、牛乳汤、荜拨乳牛乳香处方牛乳3升,荜拨半两(末之,绵裹)。功能主治补虚破气,除一切气。用法用量牛乳方(《养老奉亲》)、荜拨煎(《圣济总录》卷七十七)、牛乳汤(《直指》卷十四)、荜拨乳(《袖珍》卷四引《仁存方》)、牛乳香(《普济方》卷二一○)。
-
蒜煎
《养老奉亲》:方名:蒜煎组成:大蒜1斤(去皮,细切),大豆黄(炒)2斤。功效:补肾气。主治:老人中风邪毒,脏腑壅塞,手足缓弱。用法用量:以水1升和二味,微火煎之,似稠即止。每服2-3匙,空心食啖。主治:冷气。制备方法:上以蒜纳牛乳中煎之,候蒜消尽,搅勿住手,下牛膝末,煎成于器中贮之。用药禁忌:忌羊血。
-
天池膏
处方:天花粉黄连各250克人参知母白术五味子各90克麦冬180克(去心)生地汁藕汁各60毫升人乳牛乳各250毫升生姜汁500毫升制法: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2.7升,入抄锅内漫半日,用桑柴慢火熬取汁约1.5升,滤清,入生地等汁,慢熬如饧,加白蜜500克,煎去沫,熬如膏,收入瓷罐内,用水浸三日,去火毒。主治:三消。
-
牛乳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组成:黄牛乳半斤,生姜汁4两。功效:润体悦色,养气补脏腑。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以生姜汁和牛乳煮熟,入椒红末1分,白茯苓、人参末各半两,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
钟乳煎
《赤水玄珠》卷十:方名:钟乳煎组成:钟乳粉3两。功效:久服延年益寿,全神驻颜。主治:丈夫衰老阳绝,肢冷气乏,减食,腰痛脚痹。用法用量:以夹绢袋盛之,牛乳1大碗,煎减三分之一,取乳饮之,1日1服;次日用酒将袋淋净,再入牛乳,照前煎服。1袋可煎30度,则力尽,再换。其用过者,和面喂乌骨鸡,使其生蛋,食之有益。
-
牛乳方
《千金翼》卷十二:组成:钟乳1斤(上者,细研之如粉),人参3两,甘草5两(炙),干地黄3两,黄耆3两,杜仲3两(炙),苁蓉6两,茯苓5两,麦门冬4两(去心),薯蓣6两,石斛2两。用法用量:以水5升,先煮粟米7升为粥,纳散7两,搅令匀和,少冷,水牛渴,饮之令足;平旦,取牛乳服之,生熟任意。制备方法:上为散。
-
九仙薯蓣煎
处方:薯蓣1斤,杏仁1升(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牛乳3升。制法:烂研杏仁,入牛乳,绞取汁,以杏仁尽为度;后取薯蓣相和,都入新瓷瓶盛之,蜜封瓶口,安于釜中,以重汤煮1伏时乃成。功能主治:令人肥白,颜色悦泽,身体轻健,骨髓坚牢,行及奔马。主腰脚疼痛,及腹内一切冷病。用法用量:每服1匙,空心以温酒调下。
-
茯苓人参散
处方:茯苓2斤(去黑皮,擘破如枣大,清水渍,经1日1夜再易水,出于日中,晒干,为末),人参7两(捣),甘草1两(炙,切),牛乳7升,白沙蜜1升5合。主上气,胸胁满闷,霍乱,积痢。次纳白蜜、牛乳;注意:忌海藻、菘菜、大醋。临床应用:有人年40时,因患积痢,羸惫不能起止,形状如70老人,服此药2剂,平复如旧。
-
灌藕方
处方:生藕5挺(大者),生百合2两,生薯药3两,白茯苓2两(末),大枣3-7个(去皮核),生天门冬2两(去心、细切),面4两,牛乳3合,蜜6合。制法:将百合,薯药、天门冬烂研,入蜜更研取细,次入枣瓤、次入茯苓、次入面、搜和,干则更入黄牛乳调,看稀稠得所,灌入藕中,逐窍令满,即于甑中蒸熟。主胸膈烦躁,欬嗽。
-
硫黄煎
《圣惠》卷三十六:硫黄煎:处方:硫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干姜1分(炮裂,研,罗末),蜜1两。功能主治:口疮久不愈,疼痛不可忍。或觉疼痹,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时冷时热,脚弱连屈虚冷。制备方法:先煮乳水5升,纳硫黄末,煮取3升。
-
秘传膈噎膏
处方:人乳牛乳蔗浆梨汁芦根汁龙眼肉浓汁人参浓汁各等分姜汁少许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养阴润燥。用法用量:上七味,隔汤熬成膏子,下炼蜜,徐徐频服之。主治:膈噎。制备方法:隔汤熬成膏子,下炼蜜。用药禁忌:安心平气,勿求速效。
-
牛乳粥
《寿世青编》卷下:组成:粥、牛乳。功效:补虚羸。用法用量:如常粥内加入牛乳,和匀食。
-
却老乌须健阳丹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组成:赤茯苓(牛乳拌)1斤,白茯苓(人乳拌,各浸1宿,晒干)1斤,白首乌(竹刀去皮,打碎)1斤,赤首乌(制同上)1斤,牛膝(同何首乌用黑豆5升砂锅内蒸3次)半斤,枸杞(酒浸洗,晒干)半斤,当归(酒浸1宿)半斤,茯神半斤,菟丝子半斤(酒浸3日,晒干),破故纸5两(炒黄)。
-
牛乳饮
《温病条辨》卷二:组成:牛乳1杯。主治:胃液干燥、外感已净者。用法用量:重汤炖熟,顿服之。《仙拈集》卷一:组成:好牛乳。主治:反胃噎膈,大便燥结。用法用量:入白沙糖,时时炖热咽服。《圣济总录》卷一九○:组成:牛乳1合,生姜汁半合。主治:小儿哕。制备方法:上药于银器中慢火同煎至6-7沸。
-
人工喂养
《中医药学名词》(2010):人工喂养(artificialfeeding)是指以牛乳、羊乳或其他代乳品为主要食物的喂养方式。《WS/T476—2015营养名词术语》:人工喂养(artificialfeeding)是指用母乳代用品如牛乳、羊乳或配方乳、代乳粉等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哺喂。
-
硝酸还原酶
硝酸还原酶nitratereductase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可催化硝酸离子还原成亚硝酸离子的反应。菠菜、小球藻的酶其分子量约20万。可由硝酸盐诱导,可被氨和有机氮的抑制。一般含铁及钼分子量数十万,似以细胞色素为电子供体,而专性嫌气性细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的酶是可溶性的,以铁氧还蛋白为电子供体。
-
间歇灭菌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
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mixedfeeding)是指以母乳加上部分牛乳、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共同为主要食物的喂养方式。
-
羊踯躅
羊踯躅释名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气味(花)辛、温、有大毒。主治1、风痰注痛。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2、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用凌晨踯躅花,酒拦后蒸过,晒干,研为末。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
-
保神丹
《御药院方》卷六处方白术半斤(去皮),鹿茸4两(酥炙),柏子仁4两。制法上为细末,用菖蒲末4两,酒蒸作薄膏,加白面4两,熬成膏子,和如硬剂,加熟蜜6钱为丸,如梧桐子大。更入朱砂半两,麝香1分,同研令细,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镇心安神。主惊邪狂妄,夜多魇梦,精神恍惚,小儿惊啼,心脏壅热。
-
补肺百花煎
处方:生地黄汁1升,生姜汁半升,黄牛乳1升半,藕汁1升,胡桃瓤10枚(研如糊),干柿5枚(锉细,研如糊),大枣21枚(煮去皮核,研如糊),清酒1升(以上数味1处入银锅中,煎候沸,方下后药),黄明胶(炙燥为末)半两,秦艽末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糊,入煎中)3两。功能主治:吐血不止,咳嗽。
-
丁香人参散
处方:丁香1分,人参1分(去芦头)。制法:上为细散,分为2服。功能主治: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用法用量:每服以牛乳3合,煎3-5沸,和滓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
-
独乳延生丸
处方:茯苓1斤(打碎)。制法:用牛乳数斤,人乳更妙,在铜器内慢煎,随煎随搅,俟稠,以茯苓收之,晒干,磨细,糯米汤为丸。功能主治:痨症。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二
-
法制何首乌丸
处方:何首乌(有赤白2种,各取停匀,用竹刀刮净,忌铁),牛膝(去芦,视何首乌折半),大黑豆1斗(水浸湿,用大柳木甑1个作平底篦,先铺黑豆一层,即铺何首乌一层,又放牛膝一层,又铺黑豆。如上安置放锅中,慢火蒸,以酒浇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令人须发不白。注意:忌食猪羊血。
-
茯苓面
处方:白茯苓5斤(去黑皮,细锉),甘草5两(细锉)。制法:上药以水6斗,先煎甘草至3斗,去渣澄清,却入釜中,纯白蜜3升,好牛乳9升,相和,以慢火煎茯苓,令乳蜜汁尽,出之,及热,按令散,拣择去赤筋,又熟挼令如面,阴令极干。功能主治:养性。注意:忌食米醋物。
-
葛花半夏汤
处方:党参(去芦,米炒)3钱,半夏(制)2钱,葛花2钱,白术(净)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炙草7分,生姜2片。功能主治:好饮酒人噎膈。用法用量:上水煎,加牛乳或羊乳半茶杯。如痰涎多者,加泡吴萸6分。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
瓜蒂三味散
处方:瓜蒂7枚,丁香7枚,赤小豆7枚。功能主治:急黄,已进秦艽牛乳2味汤药,服后不觉病退,渐加困笃,势如天行最重者。用法用量:取如大豆,分吹两鼻孔中。须臾当出黄水,正如煮黄柏汁,及出黄虫。亦可以新汲水和1方寸匕,与患人服,或利或叱吐利所出亦如煮黄柏汁。摘录:《外台》卷四引《许仁则方》
-
黄连牛乳汤
处方:黄连(去须,为末)500克麦门冬(去心,烂研)60克牛乳地黄汁葛汁各20毫升制法:上五味,合研,众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粥饮送下,一日二次,渐加至40丸。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黄连牛乳丸
处方:黄连(去须)1斤(为末),麦门冬(去心)2两(烂研),牛乳1合,地黄汁1合,葛汁各1合。制法:上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粥饮送下,每日2次。渐加至40丸。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蜡酥煎
处方:黄蜡(先熔令销,倾入水内拨去滓)4两,酥4两,牛乳4两。制法:上同和于铫内煎,以柳木篦搅匀,倾瓷盒内。功能主治:肺损,吐血紫黑色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匙,含化,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梨汁饮子
处方:梨汁2合,竹沥2合,生地黄汁2合,牛乳2合,白蜜半合。制法:上相和令匀。功能主治:妊娠中风,失音不语,心神冒闷。用法用量:温饮1小盏。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
鹿角霜方
处方:鹿角霜。制法:取鹿角嫩实处五斤,先用水煮30-50沸,后刷洗令净,即以大麻仁研取浓汁,煮角约一复时便软,后又须刷洗锅器令净,更用真牛乳5升炼,专看如玉色即住,细研如面。功能主治:腰痛,夜多小便,膀胱宿冷。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腹时以温酒调下,晚食前再服。
-
天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仙果:拼音名:TiānXiānGuǒ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来源:桑科天仙果FicusbeecheyanaHook.etArn.,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主治关节风湿疼痛,头风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腹痛,腰疼带下,小儿发育缓慢。
-
川黄连丸
《仁斋直指》卷十七:川黄连丸:处方:川黄连(净)150克白天花粉麦门冬(去心)各7.5克制法:上药研末,以生地黄汁、牛乳汁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粳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生地黄汁并牛乳汁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麦门冬丸(《普济方》卷一七六)。
-
三才固本膏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方名:三才固本膏组成:天冬6两,麦冬4两,熟地1两,当归8两,白术6两,人参1两,黄芩4两,杜仲4两。各家论述:是方大补气血,以三才之中分主佐,更有深义。其人乳、牛乳、羊乳者,以血补血,同气相求之义也。
-
泽肌膏
《疡科遗编》卷下:方名:泽肌膏组成:白蜡1两,黄蜡1两,当归2两,紫草1两,牛乳酥1两。主治:一切血枯风燥及鹅掌风。用法用量:每用1块,搽抹患处。制备方法:用麻油14两同紫草、当归煎枯去滓,再入乳酥、二蜡搅匀,藏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