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椎体畸形
概述:半椎体畸形为椎体畸形中最为常见者,易单发,亦可多发。(3)脊柱侧凸及旋转畸形:严重侧弯者,如果躯体上部重力不平衡,则于发育过程中可逐渐形成伴有明显旋转的侧弯畸形,并伴有胸廓变形等体征。5.注意预防及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脊柱畸形严重者,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应综合治疗。
-
短腰畸形
在机体发育过程中,随着个体体重的增加、运动与过去强度的强化以及各种外伤因素等,均可在假关节的基础上造成椎体滑脱,滑脱的程度愈严重,短腰畸形也愈明显。3.伴有腰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者因其多伴有根管或椎管狭窄症,当保守疗法无效时,应行减压术治疗。脊椎崩裂、脊椎滑脱可行植骨融合术或者Cage植入术。
-
脊柱畸形
中胚层沿神经管形成原始的体节渐演变成"生骨节",沿神经管和脊索发育,最后形成椎体。症状体征:(一)脊柱侧凸刀背样畸形、半椎体畸形。2.检查脊柱后凸畸形的程度、脊柱活动受限情况及心肺功能。(二)脊柱后凸的治疗1.早期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病因治疗、矫正不良体位,支架保护、体疗、腰背肌锻炼及应用消炎止痛药物等。
-
先天性脊柱侧凸
概述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和其他先天性畸形一样,病因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常用的支具有两种:1.Milwaukee支具又称颈胸腰骶支具(CTLSO)(图1)。由半椎体引起的畸形个体差异很大,进展快慢也很悬殊,这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病理改变不同所致。图2半椎体畸形以上除多个平衡半椎体外,均有畸形进展趋势。
-
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剥离关节囊周围粘连组织:沿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之间进行钝性分离。纵行切开髂骨嵴骨骺,骨膜下剥离髂骨外板部阔筋膜张肌,部分臀中肌、臀小肌,显露髋臼上缘及前侧关节囊(图12.25.1.1.2-6,12.25.1.1.2-7)。同时纠正过大的股骨前倾角(图12.25.1.1.2-11)。
-
Winter前路和后路凸侧半骨骺阻滞融合术
③混合畸形引起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额状面上分节不良和形成不良所致,畸形可以是单侧未分节骨桥合并有半椎体,也可以是半椎体合并有分节不良(图12.29.2.2-0-1)。2.脊柱侧弯呈进展型。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病人侧卧位,凸侧向上。2.后路入路:包括标准的单侧骨膜下显露融合区(图12.29.2.2-3)。
-
短颈畸形
对颈部外观丑陋者,可行双侧颈部皮肤“Z”型成形术或双侧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改善外观。但由于融合的颈椎节段增加了相邻颈椎节段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活动的增加,必将造成继发性颈椎退变而引起神经症状。短颈畸形合并颈肋、隐性脊柱裂、神经根或丛分布畸形,可出现臂痛、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
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剥离关节囊周围粘连组织:沿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之间进行钝性分离。纵行切开髂骨嵴骨骺,骨膜下剥离髂骨外板部阔筋膜张肌,部分臀中肌、臀小肌,显露髋臼上缘及前侧关节囊(图12.25.1.1.2-6,12.25.1.1.2-7)。同时纠正过大的股骨前倾角(图12.25.1.1.2-11)。
-
后路融合术
手术名称:后路融合术分类:小儿外科/脊柱的手术/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手术ICD编码:81.00概述:后路融合术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在所有畸形中最易加重的是既有凸侧半椎体,又有凹侧一侧未分节骨桥形成,胸腰段畸形进展最为严重。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病儿俯卧位。2.使用支具直到坚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