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鲤鱼皮
《*辞典》:鲤鱼皮:出处:《唐本草》拼音名:LǐY P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皮。化学成份: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等。从绯鲤(红色鲤)中曾分离出叶黄素酯,α-及β-皮黄素酯,虾黄质。功能主治:《唐本草》:主瘾疹。附方:治鱼鲠,骨横喉中,六、七日不出:鲤鱼鳞、皮合烧作屑,以水服之。
-
益母草子散
《圣惠》卷八十:方名:益母草子散组成:益母草子半两,刘寄奴半两,芸薹子2分(微炒),肉桂3分(去粗皮),没药半分,当归半两(锉,微炒)。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5分,和滓热服,不拘时候。主治:产后恶血稽留,经久未消,致月水不通,面色萎黄,脐腹疼痛,肌瘦无力。
-
赤龙皮散
《圣惠》卷七十九:赤龙皮散:处方:赤鲤鱼皮4两(烧灰),虻虫1分(微炒令黄,去翅足),水蛭1分(微煨令黄),蒲黄半两,琥珀半两,乱发灰半两,麝香1钱(细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产后滞血在脏,致月水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热酒调下。
-
神授乌金散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方名:神授乌金散组成:鲤鱼皮、猪肝衣、头发(3件煅过)、白僵蚕、桂心、白附子、当归、香墨、灶突土膜、灶门膜各等分。难产、儿枕痛,恶露不下,血晕,血风抽掣,伤寒,产后乍见鬼神,血风不识人,产后四肢浮肿。
-
鲤鱼皮散
处方:鲤鱼皮灰半两,乱发灰半两,益智子(去皮)半两,虻虫(微炒)1分,水蛭(微炒)1分,当归(锉,微炒)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恶血未尽,结聚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一
-
龙鳞散
处方:鲤鱼皮8分,血余8分,黄虫4分,水蛭4分,川山甲4分,墨2分,猪牙皂角2分(已上入瓶子内,泥固济,烧通赤,放冷,细研如粉),蒲黄4分,麒麟竭2两,没药2两,麝香1分,琥珀2分。功能主治:产后血晕,烦闷不知人事,或狂言乱语,气喘欲绝者。产后才觉恶心头旋,多涕唾,身如在舡车中者,速服之。
-
黑圣丸
处方:胎发1两(烧灰),赤鲤鱼皮3两(烧灰),虻虫1分(炒微黄,去翅足),香墨半两,水蛭1分(炒微黄),黑豆1合(醋拌,炒令黑烟尽),羚羊角屑半两,麒麟竭半两,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制法:上为末,以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久不通,恶血攻刺,腹内(疒丂)痛,四肢干瘦。
-
结节性硬化病
概述:又名Bourneville病,以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为临床特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0%病人可见到躯体鲤鱼皮班、有时可见到指(趾)甲下纤维瘤。㈡癫痫:多数在2-3岁内发病,可在皮肤损害及颅内钙化之前出现,智力障碍者几乎均有各种形式癫痫发作,有的病人可仅有癫痫发作。少数病人可表现行为、人格异常。
-
黑灵散
《博济》卷四:黑灵散:处方:穿山甲半个,黑鲤鱼皮半个,小儿发半两,皂荚(不蛀者)3钱。摘录:《博济》卷四《直指》卷二十二:黑灵散:处方:露蜂房(锉净)2分,牡蛎粉1分,虢丹1分,硫黄(研)1分。摘录:《直指》卷二十二《仙拈集》卷三:方名:黑灵散组成:败鳖甲1个(以米醋炙数次酥透)。
-
玳瑁散
《普济方》卷三○四:玳瑁散:处方:面末、独头蒜。功能主治:疮疹热毒内攻,紫黑色,出不快。摘录:《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圣济总录》卷一六○:方名:玳瑁散组成:玳瑁(镑)3分,蒲黄半两,琥珀(别研如粉)半两,好墨半两,牡丹(去心)半两,赤龙鳞(即鲤鱼皮,烧灰)3分,芎3分,延胡索3分,当归(微炙)3分。
-
鱼鳞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名:鱼鳞散组成:鲤鱼皮鳞不拘多少。主治:诸鱼骨骾在喉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未出更服。制备方法:上1味,烧灰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