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舌管囊肿
囊肿可继发感染并形成瘘,则为甲状舌管瘘。甲状舌管囊肿常有完整的包膜,囊壁薄,外为纤维组织包绕,内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等上皮细胞。甲状舌管囊肿的鉴别诊断:(1)颏下慢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颏下慢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表现为颏下肿物,淋巴结核若破溃也可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
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2.体格检查:触诊肿物呈囊性,位于皮下、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4.手术内置物: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片)。2.术后诊断甲状舌管囊肿癌变等情况。
-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别名: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切除舌骨中段及舌骨以上病变组织至为重要,在未能找到通向盲孔的明显管索时,亦应将舌骨与盲孔间正中线部位肌肉做柱状切除。3.术中注意防止过度分离乃至损伤颌下腺,后者可形成瘘管。
-
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别名: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切除舌骨中段及舌骨以上病变组织至为重要,在未能找到通向盲孔的明显管索时,亦应将舌骨与盲孔间正中线部位肌肉做柱状切除。3.术中注意防止过度分离乃至损伤颌下腺,后者可形成瘘管。
-
颈前正中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别名: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切除舌骨中段及舌骨以上病变组织至为重要,在未能找到通向盲孔的明显管索时,亦应将舌骨与盲孔间正中线部位肌肉做柱状切除。3.术中注意防止过度分离乃至损伤颌下腺,后者可形成瘘管。
-
甲状腺舌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别名: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切除舌骨中段及舌骨以上病变组织至为重要,在未能找到通向盲孔的明显管索时,亦应将舌骨与盲孔间正中线部位肌肉做柱状切除。3.术中注意防止过度分离乃至损伤颌下腺,后者可形成瘘管。
-
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别名: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切除舌骨中段及舌骨以上病变组织至为重要,在未能找到通向盲孔的明显管索时,亦应将舌骨与盲孔间正中线部位肌肉做柱状切除。3.术中注意防止过度分离乃至损伤颌下腺,后者可形成瘘管。
-
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如形成瘘管则在颈中线或侧部见瘘管开口,时有分泌物或脓液溢出。3.手术方式: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或鳃源性囊肿切除术。2.术后抗菌药物:用于术中发现局部有炎症者,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用药时间一般为3~docx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表单.
-
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用对象: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ICD-9-CM-3:06.7)或鳃源性囊肿切除术(ICD-9-CM-3:29.2)。(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20岁以前多见。临床表现:肿块位于颈部中线、甲状软骨与舌骨间,常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如系瘘管,检查时应注意舌骨与瘘口之间有无坚韧的条索状物,瘘口有无分泌物,分泌物的量及性状。2.甲状舌管囊肿形成脓肿或瘘管继发急性感染时,须先切开引流及行抗感染治疗,待急性炎症消退2个月后,再行手术。
-
颈前正中瘘管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瘘切除术别名:甲状舌管窦道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病儿仰卧,肩下垫枕,头部后仰。切除瘘管邻近皮肤瘢痕及筋膜、肌肉组织。缝合颏舌骨肌及下颌舌骨肌后逐层缝合切口。在探查确证正常的甲状腺叶存在后,才可切除异位腺体。
-
甲状舌管窦道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瘘切除术别名:甲状舌管窦道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病儿仰卧,肩下垫枕,头部后仰。切除瘘管邻近皮肤瘢痕及筋膜、肌肉组织。缝合颏舌骨肌及下颌舌骨肌后逐层缝合切口。在探查确证正常的甲状腺叶存在后,才可切除异位腺体。
-
甲状舌管瘘切除术
手术名称:甲状舌管瘘切除术别名:甲状舌管窦道切除术;麻醉和体位: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注意防止血液进入气管。病儿仰卧,肩下垫枕,头部后仰。切除瘘管邻近皮肤瘢痕及筋膜、肌肉组织。缝合颏舌骨肌及下颌舌骨肌后逐层缝合切口。在探查确证正常的甲状腺叶存在后,才可切除异位腺体。
-
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与鳃裂囊肿皆为发育异常性囊肿,前者由胚胎甲状腺形成过程中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遗留在深部组织内并产生分泌物积聚于组织内而成;体质差或并发感染者常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
-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行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截骨/髋臼成形(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ICD-9-CM-3:79.85、77.29/77.25)+石膏固定术。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3.术中1次,术后2–3天。2.手术方式:足后内侧松解(含经皮跟腱切断)+长腿管型石膏固定术。2.石膏完整、足趾血运良好、无明显肿胀等表现。
-
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甲状腺的超声诊断技术
名称:甲状腺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甲状腺的超声诊断技术适用于: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2.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部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方法:甲状腺的检查包括下述内容: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2.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应考虑来自鳃裂囊肿。
-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切除术
又因喉内神经走行于甲状舌骨膜的外侧部分,故分离囊肿外侧部分时应紧贴囊壁小心分离,慎勿损伤喉内神经。术中注意要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切除术并不复杂,但需注意下述三个问题:①在舌骨下方剥离囊肿或瘘管时,需防止损伤甲状舌骨膜和喉内神经,预防措施如前述。②要防止术后出血。
-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切除术
又因喉内神经走行于甲状舌骨膜的外侧部分,故分离囊肿外侧部分时应紧贴囊壁小心分离,慎勿损伤喉内神经。术中注意要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切除术并不复杂,但需注意下述三个问题:①在舌骨下方剥离囊肿或瘘管时,需防止损伤甲状舌骨膜和喉内神经,预防措施如前述。②要防止术后出血。
-
甲状腺舌囊肿或瘘切除术
又因喉内神经走行于甲状舌骨膜的外侧部分,故分离囊肿外侧部分时应紧贴囊壁小心分离,慎勿损伤喉内神经。术中注意要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切除术并不复杂,但需注意下述三个问题:①在舌骨下方剥离囊肿或瘘管时,需防止损伤甲状舌骨膜和喉内神经,预防措施如前述。②要防止术后出血。
-
甲腺舌管囊肿及瘘切除术
又因喉内神经走行于甲状舌骨膜的外侧部分,故分离囊肿外侧部分时应紧贴囊壁小心分离,慎勿损伤喉内神经。术中注意要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切除术并不复杂,但需注意下述三个问题:①在舌骨下方剥离囊肿或瘘管时,需防止损伤甲状舌骨膜和喉内神经,预防措施如前述。②要防止术后出血。
-
喉气囊肿
概述:喉气囊肿又名喉膨出、喉憩室或喉气性疝,为喉室小囊的异常扩张,含气体。混合型为气囊肿同时出现于喉内和颈部,在甲状舌骨膜处有一峡部相连。对有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刺破囊肿或行气管切开术。鉴别诊断:喉内型气囊肿与喉囊肿鉴别较困难,但喉囊肿与喉室不通,其体积不随呼吸改变,压之不缩小。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路径(2010年版)
4.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C状弯曲消失,呈部分梗阻,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部位于脊柱右侧,并发肠扭转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呈螺旋状走向。: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C反应蛋白、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CT、MRCP或ERCP检查。2.术后抗菌药物:二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三代头孢类(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及甲硝唑,用药时间一般为3–5天。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尿便常规一般无异常,C反应蛋白可升高。2.术后抗菌药物:根据病情及术前已用药物,可选择二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甲硝锉或三代头孢类(如头孢噻肟)+甲硝唑,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3–5天。
-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或甲状舌管瘘切除术
手术名称: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别名:甲舌囊肿(瘘管)摘除术;麻醉:儿童一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人可用局麻,如术前曾发生感染可能有粘连者,最好也采用全麻。手术方法:1、体位:取仰卧位,肩下垫忱,使颈部延伸,头后仰。图2摘除术切口3、暴露囊肿:分离舌骨周围诸肌,并向两侧牵开,暴露在其下面的囊肿(图3)。
-
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手术名称: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别名:甲舌囊肿(瘘管)摘除术;麻醉:儿童一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人可用局麻,如术前曾发生感染可能有粘连者,最好也采用全麻。手术方法:1、体位:取仰卧位,肩下垫忱,使颈部延伸,头后仰。图2摘除术切口3、暴露囊肿:分离舌骨周围诸肌,并向两侧牵开,暴露在其下面的囊肿(图3)。
-
甲状舌骨囊肿、瘘管摘除术
手术名称: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别名:甲舌囊肿(瘘管)摘除术;麻醉:儿童一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人可用局麻,如术前曾发生感染可能有粘连者,最好也采用全麻。手术方法:1、体位:取仰卧位,肩下垫忱,使颈部延伸,头后仰。图2摘除术切口3、暴露囊肿:分离舌骨周围诸肌,并向两侧牵开,暴露在其下面的囊肿(图3)。
-
甲舌囊肿(瘘管)摘除术
概述:胚胎期,位于原始咽腹侧的甲状腺始基在向尾侧下移过程中,形成与起点相连的甲状舌管。麻醉和体位:平卧垫肩,头后仰,儿童一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人可用局麻,如术前曾发生感染可能有粘连者,最好也采用全麻。在分离至距舌盲孔约3mm左右时,将瘘管结扎切断,也可分至舌根部时连同部分舌根部肌肉和瘘管切下。
-
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
手术名称: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别名:甲舌囊肿(瘘管)摘除术;麻醉:儿童一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人可用局麻,如术前曾发生感染可能有粘连者,最好也采用全麻。手术方法:1、体位:取仰卧位,肩下垫忱,使颈部延伸,头后仰。图2摘除术切口3、暴露囊肿:分离舌骨周围诸肌,并向两侧牵开,暴露在其下面的囊肿(图3)。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ICD-10:Q62.101)。患儿可出现血尿,偶见尿路感染。(4)利尿性同位素肾图或IVU。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临床路径(2010年版)
:第一诊断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不包括狭窄(ICD-10:Q42不包括Q42.-01)。2.术中抗菌药物用法:可选择二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甲硝唑或三代头孢类(如头孢曲松)+甲硝唑静脉输入,切开皮肤前30min开始给药,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大量失血,补充一个剂量(用头孢曲松时无须追加剂量)。
-
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4.术中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抗生素应用。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广谱抗菌药物抗生素1次。
-
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2.胸片(正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异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