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锥虫
锥虫是一种血鞭毛原虫(hemoflagellateprotozoa),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的血液或组织细胞内。寄生于人的锥虫依其感染途径可分为两大类,即通过唾液传播的涎源性锥虫与通过粪便传播的粪源性锥虫。
-
锥虫病
(2)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广泛而不可逆性心肌损伤和心脏结构异常的结果,大多发生于40岁以后,常晚于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壁瘤出现,为本病的晚期表现。2.X线检查可显示巨食管及巨结肠。(2)传导阻滞的起搏治疗:传导阻滞是本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已有相当多的病人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
非洲昏睡病
概述: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又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是经舌蝇传播,由布氏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rhodesiense)和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寄生于人体血液、淋巴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传播途径:本病传播媒介为采采蝇,属舌蝇属。
-
非洲锥虫病
概述: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又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是经舌蝇传播,由布氏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rhodesiense)和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寄生于人体血液、淋巴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传播途径:本病传播媒介为采采蝇,属舌蝇属。
-
刚果锥虫病
概述: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又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是经舌蝇传播,由布氏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rhodesiense)和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寄生于人体血液、淋巴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传播途径:本病传播媒介为采采蝇,属舌蝇属。
-
睡眠病
概述: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又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是经舌蝇传播,由布氏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rhodesiense)和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寄生于人体血液、淋巴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传播途径:本病传播媒介为采采蝇,属舌蝇属。
-
罗得西亚锥虫
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Dutton,1902)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b.rhodesienseStephensFantham,1910)同属于人体涎源性锥虫,是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或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的病原体。波动膜为淡蓝色。生活史在病程的早期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
-
布氏罗得西亚锥虫
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Dutton,1902)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b.rhodesienseStephensFantham,1910)同属于人体涎源性锥虫,是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或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的病原体。波动膜为淡蓝色。生活史在病程的早期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
-
冈比亚锥虫
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Dutton,1902)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b.rhodesienseStephensFantham,1910)同属于人体涎源性锥虫,是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或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的病原体。波动膜为淡蓝色。生活史在病程的早期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
-
布氏冈比亚锥虫
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bruceigambienseDutton,1902)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b.rhodesienseStephensFantham,1910)同属于人体涎源性锥虫,是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或称睡眠病(sleepingsickness)的病原体。波动膜为淡蓝色。生活史在病程的早期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
-
克氏锥虫
血液内的锥鞭毛体侵入组织细胞内转变为无鞭毛体,进行增殖,形成假囊,约5天后,假囊内可达500个无鞭毛体,一部分无鞭毛体经上鞭毛体转变为锥鞭毛体,锥鞭毛体破假囊而出,进入血液,再侵入新的组织细胞,主要是肌细胞。应用GP72能保护小鼠免于循环后期锥鞭毛体所致的致死性感染,但对于血锥鞭毛体感染则无效。
-
原虫
胞膜包裹虫体,也称表膜(pellicle)或质膜(plasmamembrane),电镜下可见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单位膜结构,其外层由蛋白质和脂质双分子层与多糖分子结合形成细胞被(cellcoat)或糖萼(glycocalyx),内层由紧贴的微管和微丝支撑,使虫体保持一定的形状。某些原虫的生活史中具有包囊阶段。常见的医学原虫及其生物学分类见表8-2。
-
chagas巨食管症
2.食管测压检查结果,Chagas食管病的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相对较低,反映了不同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调控机制损害:贲门失弛缓症的食管兴奋性胆碱能神经仅为轻微损害,其食管下段括约肌对促胃液素(gastrin)呈高敏感性,而Chagas食管病的食管兴奋性胆碱能神经严重损害,其食管下段括约肌对促胃液素(gastrin)呈低敏感性。
-
肺孢子虫
1909年Chagas从豚鼠肺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肺孢子虫(Pneumocystis),但将其误认为是枯氏锥虫的一种形态学类型。研究表明,囊内小体经滋养体发育成囊前期的整个过程可能是在肺泡上皮细胞内完成的,而包囊的形成和无性繁殖阶段可能是在上皮细胞外的肺泡腔内完成的(图1)。之后出现胸痛、紫绀和呼吸困难。
-
卡氏肺孢子虫
1909年Chagas从豚鼠肺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肺孢子虫(Pneumocystis),但将其误认为是枯氏锥虫的一种形态学类型。研究表明,囊内小体经滋养体发育成囊前期的整个过程可能是在肺泡上皮细胞内完成的,而包囊的形成和无性繁殖阶段可能是在上皮细胞外的肺泡腔内完成的(图1)。之后出现胸痛、紫绀和呼吸困难。
-
感染性心肌炎
曾报告经心骨膜心肌活检证实的重症婴儿和儿童心肌炎患者13例,均用强地松治疗,1例加用硫唑嘌呤。50ml静脉注射,3~电镜检查可见心肌细胞破碎,肌丝丧失,肌纤蛋白结构破坏,线粒体退行内膜中可分离出病毒,也可应用荧光免疫检查方法在心肌、心包或心内膜中找到特异病毒抗原。慢性病例病程可迁延数年。
-
虻
概述:虻(horsefly)是昆虫纲双翅目短角亚目虻科(Tabanidae)种类。翅宽,透明或具色斑。约1周孵化为幼虫。雄虻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虻吸血,主要刺吸牛、马、驴等大型家畜的血,有时也侵袭其它动物和人。虻传播家畜的锥虫、血孢子虫、梨浆虫等原虫病,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人畜共患的土拉弗氏菌病和炭疽等细菌性疾病。
-
波动膜
波形膜亦称波动膜。1鞭毛虫类(如锥虫)之鞭毛自基体发出后,伸出体外,向前方或后方伸展时,虫体本身与鞭毛之间覆盖着的薄膜,称为波状膜。为司运动的细胞器。2系纤毛虫类之胞咽中1列或数列纤毛愈合而形成的膜,藉波状摆动激起水流,将食物驱入胞咽中。纤毛不完全愈合,仅1列密生时,亦多称为波状膜。
-
RNA编辑
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这种现象称为RNA编辑。RNA编辑最早是在锥虫(Trypanosome)线粒体基因中发现的。gRNA分子是线粒体基因转录的长约55~
-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食品动物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其产品供人食用的动物。2002年4月,根据《兽药管理条例》
-
苏拉明
药品说明书:别名:舒拉明钠药理作用:本品为尿素的衍生物,具有杀非州锥虫和盘尾丝虫成虫的作用,但对微丝蚴无效。此外,它还能抑制虫体的糖代谢。本品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首次注射时出现的虚脱、胃溃疡、剥脱性皮炎、重症腹泻、长期高热和衰竭以及用药后期出现的蛋白尿、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等。
-
舒拉明钠
药品说明书:别名:苏拉明药理作用:本品为尿素的衍生物,具有杀非州锥虫和盘尾丝虫成虫的作用,但对微丝蚴无效。此外,它还能抑制虫体的糖代谢。本品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首次注射时出现的虚脱、胃溃疡、剥脱性皮炎、重症腹泻、长期高热和衰竭以及用药后期出现的蛋白尿、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等。
-
基因诊断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先天性糖代谢缺陷症,通过基因诊断,发现病人缺少一个合成半乳糖转移酶的基因。对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引起的疾病,基因诊断技术已用于临床实践。目前基因诊断主要用于诊断以下疾病:(1)遗传病(内源基因),如血红蛋白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血友病等。
-
波形膜
波形膜亦称波动膜。1鞭毛虫类(如锥虫)之鞭毛自基体发出后,伸出体外,向前方或后方伸展时,虫体本身与鞭毛之间覆盖着的薄膜,称为波状膜。为司运动的细胞器。2系纤毛虫类之胞咽中1列或数列纤毛愈合而形成的膜,藉波状摆动激起水流,将食物驱入胞咽中。纤毛不完全愈合,仅1列密生时,亦多称为波状膜。
-
紫柚木
拼音名:ZǐYóu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柚木的茎、叶。小枝四棱形,具4深槽,被灰黄色或灰褐色星状绒毛。单叶对生;侧脉7-15对。花期6-8月,果期9-12月。在对一种藤壶(Balanusimprovisus)半数致死量试验中,拉杷醇对之有明显拮抗作用,它对这种藤壶壳[45Ca]和[14C]吸收抑制作用很强。性味:味苦;祛风止痒。
-
寄生虫性心肌炎
寄生虫性心肌炎(parasiticmyocarditis)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弓形虫性心肌炎此型心肌炎由鼠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感染而引起。弓形虫进入人体后,经血流到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各种组织,并在细胞内繁殖。被破坏的心肌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愈复后有瘢痕形成。约半数患者因心力衰竭致死。
-
瞎虻
概述:瞎虻是虻的俗称。虻可作为罗阿丝虫病的媒介,还能机械性传播野兔热和碳疽病。翅宽,透明或具色斑。雄虻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虻吸血,主要刺吸牛、马、驴等大型家畜的血,有时也侵袭其它动物和人。虻传播家畜的锥虫、血孢子虫、梨浆虫等原虫病,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人畜共患的土拉弗氏菌病和炭疽等细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