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谷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RVFV主要在家畜(如绵羊、牛、骆驼和山羊等)中引起流行或暴发,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1.流行性感冒: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较轻,高热持续2-3天后缓解,呈双峰热,确诊需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
-
抗病毒药物病毒学研究申报资料要求的指导原则
也可以通过RT-PCR检测HCV复制子细胞中HCVRNA的拷贝数,或定量检测病毒抗原水平。表型检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其灵敏度,即检测耐药株较对照株的敏感性变化(耐药性的倍数)的能力。对治疗失败或发生了病毒反弹的患者中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基因型检测可以发现导致病毒对所研究药物敏感性降低的基因突变。
-
脑组织活检
操作名称:脑组织活检适应证:脑组织活检适用于诊断不清的颅内各部位占位性病变,确定脑内病变。广泛的神经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小胶质细胞增生,受累神经细胞内、核内可找到包涵体。利用特异性抗体直接检测脑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是另一种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方法。63%随病情进展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本病传染源。:患者最早可在症状出现后7-10天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IgG抗体,IgM抗体可维持3个月,IgG抗体可维持很长时间。1.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传播途径。病后4-5天进入极期,患者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第10病日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
-
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
但是目前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在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及病毒的形态结构上都与杯状病毒最相似,故在病毒分类上已经归于杯状病毒科(Calieiviridae)。使上皮细胞酶活性发生改变,引起糖类及脂类吸收障碍,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体液进入肠道,从而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鉴别诊断:本病与细菌性、寄生虫性腹泻不难鉴别;
-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
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用法为200-400mg/次,4-6小时1次,儿童5-10mg/kg/次,每日3次。
-
轮状病毒抗体
概述:人类 状病毒(HRV)归属呼肠病毒科,为RNA病毒类,是人类非细菌性肠炎的常见致病因子,主要经粪-口传播,感染后血中很快出现IgM和IgG抗体,用ELISA法检查粪便中病毒抗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加豚鼠抗 状病毒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然后加酶标抗豚鼠IgG,最后加底物显色。正常值:P/N≥2.1为阳性。
-
畸形性骨炎
病毒感染: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在病变部位破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有副黏病毒家族中的RNA病毒核壳体存在,推测副黏病毒感染可能与本病有关。尿羟脯氨酸(HYP):正常人在低明胶饮食时的尿羟脯氨酸的排泄量低于50mg/d,而变形性骨炎患者因其骨重建旺盛,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可高达2000mg/d。此外,亦可与原发性甲旁亢并存。
-
佩吉特骨病
病毒感染: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在病变部位破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有副黏病毒家族中的RNA病毒核壳体存在,推测副黏病毒感染可能与本病有关。尿羟脯氨酸(HYP):正常人在低明胶饮食时的尿羟脯氨酸的排泄量低于50mg/d,而变形性骨炎患者因其骨重建旺盛,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可高达2000mg/d。此外,亦可与原发性甲旁亢并存。
-
Paget病
病毒感染: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在病变部位破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有副黏病毒家族中的RNA病毒核壳体存在,推测副黏病毒感染可能与本病有关。尿羟脯氨酸(HYP):正常人在低明胶饮食时的尿羟脯氨酸的排泄量低于50mg/d,而变形性骨炎患者因其骨重建旺盛,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可高达2000mg/d。此外,亦可与原发性甲旁亢并存。
-
Paget骨病
病毒感染: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在病变部位破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有副黏病毒家族中的RNA病毒核壳体存在,推测副黏病毒感染可能与本病有关。尿羟脯氨酸(HYP):正常人在低明胶饮食时的尿羟脯氨酸的排泄量低于50mg/d,而变形性骨炎患者因其骨重建旺盛,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可高达2000mg/d。此外,亦可与原发性甲旁亢并存。
-
变形性骨炎
病毒感染: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在病变部位破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有副黏病毒家族中的RNA病毒核壳体存在,推测副黏病毒感染可能与本病有关。尿羟脯氨酸(HYP):正常人在低明胶饮食时的尿羟脯氨酸的排泄量低于50mg/d,而变形性骨炎患者因其骨重建旺盛,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可高达2000mg/d。此外,亦可与原发性甲旁亢并存。
-
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
疾病别名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antaviruscardiopulmonarysyndrome,HCPS疾病代码ICD:B99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鉴于本病除肺水肿外可以出现心力衰竭,所以北美等国又称本病为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antaviruscardiopulmonarysyndrome,HCPS)。以后又应用Vero-E6细胞从患者尸检标本中分离出病毒。60mg/d,静脉滴注。
-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
Zaki等对1993年以前死于非心源性肺水肿的82例患者的尸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发现21例均存在汉坦病毒抗原,证明是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最早1例是1978年发病,汉坦病毒抗原广泛沉着内皮细胞内与新近发生的HPS相同。而由长沼病毒引起HPS病理检查除肺水肿和肺不张外,可见严重胸膜渗液、腹膜和心包渗液以及脑水肿。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Zaki等对1993年以前死于非心源性肺水肿的82例患者的尸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发现21例均存在汉坦病毒抗原,证明是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最早1例是1978年发病,汉坦病毒抗原广泛沉着内皮细胞内与新近发生的HPS相同。而由长沼病毒引起HPS病理检查除肺水肿和肺不张外,可见严重胸膜渗液、腹膜和心包渗液以及脑水肿。
-
马尔堡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第三次流行为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安哥拉的威热省共报告了231例病例,其中210例死亡,这是至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暴发,病死率高达91%,且是第一次发生在城市环境。少尿、无尿及肾功能衰竭;③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2.诊断:本病的诊断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感染性心肌炎
曾报告经心骨膜心肌活检证实的重症婴儿和儿童心肌炎患者13例,均用强地松治疗,1例加用硫唑嘌呤。50ml静脉注射,3~电镜检查可见心肌细胞破碎,肌丝丧失,肌纤蛋白结构破坏,线粒体退行内膜中可分离出病毒,也可应用荧光免疫检查方法在心肌、心包或心内膜中找到特异病毒抗原。慢性病例病程可迁延数年。
-
腺病毒抗体
腺病毒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腺病毒抗体分类:血清学检查病毒的血清学检查取材:血液腺病毒抗体的测定原理:免疫荧光法:荧光色素具有能和抗体蛋白分子结合并保持抗体活性的特性,即抗原抗体结合成免疫复合物的特性,通过观察荧光色素而检测相应的腺病毒组特异性抗原。⑤晾干:封片观察。该法敏感性强。
-
拉沙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据估计,每年新发病例数达100000人以上,其中约1000-3000人死亡(病死率1-3%),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15-25%。IP-10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功能,趋化T细胞和NK细胞参与感染和休克。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法(IFA)等方法检测,但IFA的敏感性较ELISA差。(5)从患者标本中检出拉沙病毒RNA;(三)免疫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