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病毒抗体
概述:EB病毒(EBV)为脱氧核糖核核糖核酸病毒,EB病毒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可引起增生性感染和非增生性感染。EB病毒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EB病毒抗体分类:血清学检查病毒的血清学检查EB病毒抗体的测定原理:E-BV感染细胞(抗原)+待检血清+荧光素标记抗人IgA抗体→细胞内荧光“+”阳性“-”阴性。
-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人口咽部上皮细胞(包括涎腺上皮细胞)内长期存在,并在上皮细胞内繁殖而释放病毒至唾液内,排毒时限可长达数月。也有作者对1万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性接触的学生的本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性生活的学生,提出性接触可能也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播途径之一。相关检查:EB病毒抗体
-
EBV
EB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人口咽部上皮细胞(包括涎腺上皮细胞)内长期存在,并在上皮细胞内繁殖而释放病毒至唾液内,排毒时限可长达数月。也有作者对1万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性接触的学生的本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性生活的学生,提出性接触可能也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播途径之一。相关检查:EB病毒抗体
-
鼻咽部恶性肿瘤(鼻咽癌)
(六)远处转移症状:检查:(一)鼻咽镜检查:(二)脱落细胞学检查:(三)活组织检查:(四)X线摄片或CT扫描检查:(五)血清学检查: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度增高或EB病毒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症状体征:由于鼻咽位置隐蔽,同时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比较复杂,故本病易被漏诊或误诊。活检取材有经鼻腔和经口腔二种方法。
-
鼻恶性肉芽肿及淋巴瘤
应用EB病毒编码的小RNA1/2(EBER1/2)探针行核酸原位杂交,鼻T/NK细胞淋巴瘤组织样本呈阳性表达,EB病毒抗体检测亦呈阳性。凡原发于鼻部、面中部的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应首先怀疑本病;鼻恶性肉芽肿及淋巴瘤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相关药品: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相关检查:EB病毒抗体、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铜
-
鼻腔鼻窦淋巴瘤
应用EB病毒编码的小RNA1/2(EBER1/2)探针行核酸原位杂交,鼻T/NK细胞淋巴瘤组织样本呈阳性表达,EB病毒抗体检测亦呈阳性。凡原发于鼻部、面中部的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应首先怀疑本病;鼻恶性肉芽肿及淋巴瘤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相关药品: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相关检查:EB病毒抗体、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铜
-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4.抗癫痫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静脉/口服抗癫痫药物或麻醉药物治疗5.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循环支持、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控制体温,如合并其它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可使用抗生素6、合并症治疗:如:器质性精神障碍、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营养支持(重症脑炎静脉营养氨基酸、脂肪乳能否纳入报销范围?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免疫复合物激活肺巨噬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引起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且这些细胞能产生氧自由基,还能分泌一些蛋白酶,如胶原酶、弹性硬蛋白酶等引起肺组织损伤,巨噬细胞还可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促进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纤维化。提出EB病毒可能在IPF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
-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路径(2019年版)
4.对症治疗:利尿消肿;(2)免疫球蛋白、心肌酶谱、抗核抗体谱20项、心磷酯抗体、抗GBM抗体、H因子及抗体、铜蓝蛋白、24小时尿钙+尿钙/尿肌酐、尿蛋白/尿肌酐、尿微量蛋白、尿蛋白电泳、尿电解质、ENA谱、血及尿筛查、基因检测、遗传代谢谱、CD检测(T、B、NK细胞分析)、父母尿常规;doc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表单.
-
Burkitt淋巴瘤
但EB病毒常引起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而少有发生本型淋巴瘤,因此本病的发生可能还有其它因素的存在。免疫组化染色表明,瘤细胞相当于不成熟的B细胞,个别病例属前B细胞表型,瘤细胞表达全B抗原CD20、CDl9及单克隆性SIg,常为λ轻链,重链可为μ、γ或α,也可表达CALLA,部分病例还表达TdT抗原。
-
川崎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1)双侧球结膜充血,无渗出。发热大于等于5天,主要临床表现不足4项,但是超声心动图或血管造影发现有冠状动脉异常者,可诊断为川崎病。4.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并出现核左移、血小板计数升高、贫血、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到中度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无菌性脓尿等。2.阿司匹林。
-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张文宝、胡鹏电话:010-68792200、68792730二○一○年十二月十日临床路径全文: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B95.5)。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
-
川崎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4.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并出现核左移、血小板计数升高、贫血、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到中度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无菌性脓尿等。2.阿司匹林。3.根据患者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双嘧达莫、氯吡格雷)、对症治疗。doc川崎病临床路径表单.
-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本病易与流感、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混淆,应依流行病学资料、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作出鉴别。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除幼儿外,惊厥少见。急性期患者血液或脑脊液接种于小白鼠脑或腹腔中,可分离病原血清免疫荧光试验在病程第一周即可阳性,有利于早期诊断。
-
人巨细胞病毒抗体
概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可以引起先天性感染。临床表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病儿有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贫血,少数呈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脉络视网膜炎等,重者流产或死胎。假阳性:HCMV在感染人成纤维细胞浆内可诱生IgGFc受体,感染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