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场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是恐怖性神经症的一种,由Westphal于1872年首次描述。处在害怕的场境时常有惊恐发作。可伴有抑郁、强迫症状和社交恐怖。起病多在20岁左右。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上药物治疗可试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胶氧化酶抑制剂、阿普唑仑、心得安等。行为治疗可采用系统聪敏疗法或暴露冲击疗法。反之,预后较差。
-
恐怖障碍
在挪威Torgersen(1983)双生子调查发现,13对单卵双生子中有4对(3l%)同患惊恐障碍和(或)广场恐怖症。可乐定激发试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提示本病患者有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功能失调。广场恐怖症起病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惊恐发作,害怕单独出门或单独留在家里,担心自己出现惊恐发作时无亲友在身旁救助;
-
恐怖症
在挪威Torgersen(1983)双生子调查发现,13对单卵双生子中有4对(3l%)同患惊恐障碍和(或)广场恐怖症。可乐定激发试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提示本病患者有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功能失调。广场恐怖症起病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惊恐发作,害怕单独出门或单独留在家里,担心自己出现惊恐发作时无亲友在身旁救助;
-
恐惧症
在挪威Torgersen(1983)双生子调查发现,13对单卵双生子中有4对(3l%)同患惊恐障碍和(或)广场恐怖症。可乐定激发试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提示本病患者有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功能失调。广场恐怖症起病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惊恐发作,害怕单独出门或单独留在家里,担心自己出现惊恐发作时无亲友在身旁救助;
-
恐怖性焦虑障碍
在挪威Torgersen(1983)双生子调查发现,13对单卵双生子中有4对(3l%)同患惊恐障碍和(或)广场恐怖症。可乐定激发试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提示本病患者有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功能失调。广场恐怖症起病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惊恐发作,害怕单独出门或单独留在家里,担心自己出现惊恐发作时无亲友在身旁救助;
-
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冲击疗法”和“快速脱敏疗法”。英国心理治疗专家马克斯(I·Marks)教授,1982年在成都举办的精神卫生讲习班上曾示范此法。治疗动机差、行为资料不全或不可靠以及合并抑郁者,行为治疗效果不佳,多见于强迫思维为主者,对这种患者可应用氯丙咪嗪或其他抗抑郁药治疗。
-
冲击疗法
概述:冲击疗法,又称“情绪充斥法”,与“爆破疗法”和系统脱敏法可通称为“暴露疗法”。这种强化被称作“负强化”。认知行为治疗者们认为,恐怖症病人的恐惧反应是以错误的认识和诱发焦虑的自我暗示为中介的,正是由于病人对刺激物作出与它的性质不相称的错误判断和评价,才导致他对该刺激物产生不必要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