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骨缺损
概述:颅骨缺损大都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伤所致,部分病人是因手术减压或有病颅骨切除而残留骨缺损。因为单纯的颅骨成形术对脑外伤后功能性症状、精神障碍和外伤性癫痫等表现的治疗效果是难以预测的。自体骨虽然组织反应小,但需在供骨区和植骨区两处施术,增加病人痛苦且整形效果较差。
-
颅裂、颅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
手术名称:颅裂、颅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先天性畸形手术ICD编码:02.1202概述:颅裂是先天性颅骨缺损,其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与胚胎时期神经管发育不良、中胚叶发育停滞有关。并发症:1.硬脑膜下血肿:由于有脑组织突出囊内,在处理囊颈、切断脑组织后要仔细止血,否则术后出血,形成硬脑膜下血肿。
-
颅裂和脊柱裂
隐性颅裂只有颅骨缺损而无颅腔内容物的彰出,隐性脊柱裂只有椎管的缺损而无椎管内容物的膨出,隐性颅裂和脊柱裂大多无需特殊治疗。位于枕部者。脊柱裂可分为:(1)脊膜膨出:脊膜囊样膨出,含脑脊液.不含脊髓神经组织;诊断检查:1、颅裂X线摄片显示有颅骨缺损,即可诊断为囊性颅裂。
-
脑膨出
疾病别名脑膜膨出,脑膜脑膨出,脑积水脑膜脑膨出,脑突出,meningoencephalocele疾病代码ICD:Q001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脑组织从颅骨缺损口向外膨出犹如蕈状,故又有脑蕈之称(BrainFungus)。如有少量脑组织,应分离后还纳颅内。第二期手术,主要是整形术,将鼻根部萎缩的多余囊壁切除并整形,使其外观达到理想美容。
-
颅骨成形术
手术名称:颅骨成形术别名:颅成形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颅脑闭合伤手术ICD编码:02.0概述:在颅脑开放性损伤中尤其是火器性损伤后,由于清创术的需要,术后往往遗有不同范围的颅骨缺损。若颅骨缺损较大,需用丝线将缺损中央的硬脑膜悬吊固定在植片上,以减少死腔,防止术后血肿及积液(图4.2.1.13-6)。
-
颅成形术
手术名称:颅骨成形术别名:颅成形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颅脑闭合伤手术ICD编码:02.0概述:在颅脑开放性损伤中尤其是火器性损伤后,由于清创术的需要,术后往往遗有不同范围的颅骨缺损。若颅骨缺损较大,需用丝线将缺损中央的硬脑膜悬吊固定在植片上,以减少死腔,防止术后血肿及积液(图4.2.1.13-6)。
-
颅裂
包块基底或大或小。(1)手术入路(2)于硬脑膜外显露脑膨出(3)膨出脑组织切除后(4)有机玻璃修补颅底缺损并修补硬脑膜图4-48鼻根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硬脑膜外法)(1)硬脑膜内显露脑膨出(2)膨出脑组织切除后显示颅裂(3)颅骨缺损修补后将硬脑膜反折覆盖缺损并缝合图4-49鼻根部脑膜膨出修补术(硬脑膜内法)
-
颅脑伤后并发症和后遗症
能显示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气颅、脑水肿或脑肿胀、脑池和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③腰穿注入过滤空气或氧气10~③尽早使用脑细胞活化剂,如ATP、辅酶A、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神经节苷脂、纳络酮等。目前临床常用抗癫癎药物包括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
颅骨珍珠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别名:颅骨胆脂瘤切除术;若肿瘤未破出颅骨,内板破坏,外板尚完整,估计与硬脑膜及颅内无粘连,即可在肿瘤四周正常颅骨处钻4个孔,线锯锯开,沿硬脑膜分离肿瘤,连同颅骨瓣一并切除肿瘤。此时,可用双极或单极电凝烧灼,或用10%甲醛溶液,0.3%石碳酸与75%乙醇涂抹残留囊壁,以减少复发。
-
颅骨胆脂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别名:颅骨胆脂瘤切除术;若肿瘤未破出颅骨,内板破坏,外板尚完整,估计与硬脑膜及颅内无粘连,即可在肿瘤四周正常颅骨处钻4个孔,线锯锯开,沿硬脑膜分离肿瘤,连同颅骨瓣一并切除肿瘤。此时,可用双极或单极电凝烧灼,或用10%甲醛溶液,0.3%石碳酸与75%乙醇涂抹残留囊壁,以减少复发。
-
闭合性颅脑损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闭合性颅脑损伤是指硬脑膜仍属完整的颅脑损伤,虽然头皮和颅骨已有开放性创口,但颅腔内容物并未与外界交界,故而仍称为闭合性颅脑损伤。能显示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气颅、脑水肿或脑肿胀、脑池和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6)防治癫癎。
-
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别名:颅骨胆脂瘤切除术;若肿瘤未破出颅骨,内板破坏,外板尚完整,估计与硬脑膜及颅内无粘连,即可在肿瘤四周正常颅骨处钻4个孔,线锯锯开,沿硬脑膜分离肿瘤,连同颅骨瓣一并切除肿瘤。此时,可用双极或单极电凝烧灼,或用10%甲醛溶液,0.3%石碳酸与75%乙醇涂抹残留囊壁,以减少复发。
-
颅骨黄色瘤病
颅骨黄色瘤病又称Hand-schuller-christain病,是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疾病之一,为一种遗传性脂质沉积病,不是肿瘤。典型病人临床表现为地图样颅骨缺损、眼球突出、尿崩症三大症状,尚可有低热、贫血、肌肉酸痛等表现。用药原则本病治疗无特效药,出现尿崩者使用基本药物中一种以上药物控制尿崩。症状缓解或稳定。
-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海绵状畸形切除术别名: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体位视病变部位而定,一般选用仰卧位与侧卧位。骨缘出血以骨蜡涂抹止血。若有残留,以咬骨钳咬除,并用干脑棉保护好四周组织,以10%甲醛溶液,75%乙醇或石碳酸液涂抹骨缘,再以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脑棉,彻底止血,用有机玻璃、医用硅胶或钛钢片行一期修补。
-
颅骨骨膜窦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骨膜窦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骨疾病手术ICD编码:01.2506概述:颅骨骨膜窦较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手术步骤:1.切口:选择瓣状切口,分离皮瓣,电凝与骨膜粘连的血管。颅骨外板骨孔出血,则用骨蜡涂抹止血,全部切除骨膜窦。术中注意要点:1.找出与颅内静脉窦相沟通的静脉,妥善进行结扎。
-
颅骨海绵状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海绵状畸形切除术别名: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体位视病变部位而定,一般选用仰卧位与侧卧位。骨缘出血以骨蜡涂抹止血。若有残留,以咬骨钳咬除,并用干脑棉保护好四周组织,以10%甲醛溶液,75%乙醇或石碳酸液涂抹骨缘,再以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脑棉,彻底止血,用有机玻璃、医用硅胶或钛钢片行一期修补。
-
颅骨海绵状畸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海绵状畸形切除术别名: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体位视病变部位而定,一般选用仰卧位与侧卧位。骨缘出血以骨蜡涂抹止血。若有残留,以咬骨钳咬除,并用干脑棉保护好四周组织,以10%甲醛溶液,75%乙醇或石碳酸液涂抹骨缘,再以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脑棉,彻底止血,用有机玻璃、医用硅胶或钛钢片行一期修补。
-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现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用药原则1.本病治疗无特效药物,如放射治疗后白细胞降低,则使用促进白细胞增多药物。
-
外伤性癫痫
概述: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癫痫性发作,可发生在伤后的任何时间,甚难预料,早者于伤后即刻出现,晚者可在头伤痊愈后多年始突然发作。上述早期和中期的癫痫主要源于急性脑实质损伤、颅内血肿特别是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或源于脑损伤后继发性组织反应及创伤的愈合过程。颞叶损害表现为精神运动性癫痫;
-
跨矢状窦和大脑镰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跨矢状窦和大脑镰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5105概述:有少数矢状窦旁脑膜瘤和大脑镰旁脑膜瘤在矢状窦或大脑镰两侧生长,瘤组织可跨越上矢状窦,将静脉窦包围,窦腔部分或完全闭塞。如大脑表面回流静脉不出现淤血,表明已建立侧支循环,可行该段矢状窦切除。
-
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5103概述: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壁,肿瘤与上矢状窦间缺乏脑组织。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必要时行控制性低血压。皮瓣按常规缝合。如为表面点状出血,可用明胶海绵上加棉片敷贴止血。
-
颅骨肿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颅骨肿瘤常见的是良性肿瘤,生长在颅盖部。3.颅骨肿瘤样病变(类肿瘤)有嗜伊红性肉芽肿,黄色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畸形性骨炎,颅骨硬化症,副鼻窦粘液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脑膜囊肿,板障内骨囊肿,颅骨膜血窦,婴儿颅骨皮质肥厚,颅骨内板增厚及石骨症等。
-
颅裂、枕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
手术名称:颅裂、枕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先天性畸形手术ICD编码:02.1203概述:枕部颅裂也是先天性颅骨缺损,是胚胎时期神经管前端的枕部发育不良、封闭不全或未能与外胚叶完全分离的结果。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术中注意要点:1.分离囊颈要充分,以便完全切除膨出囊壁,同时为修补硬脑膜提供条件。
-
颅内肿瘤引起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眼部表现神经纤维瘤在眼部的表现多样,除晶体及玻璃体外,可发生在眼球及其附属的任何部位。症状体征:额叶、枕叶和颞叶的肿瘤、脑垂体瘤及小脑肿瘤等可有两大类眼科表现:①颅内压增高引起原发性视盘水肿,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
-
下颌升支缺损DO修复术
手术名称:下颌升支缺损牵引成骨修复术别名:下颌升支缺损DO修复术分类: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修复颌骨缺损ICD编码:93.4309下颌骨及升支解剖:下颌骨及升支(图10.8.3.5.2-1,10.8.3.5.2-2)。9.骨不连。12.颅骨缺损。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
-
下颌骨体部缺损牵引成骨修复术
手术名称:下颌骨体部缺损牵引成骨修复术别名:下颌骨体部缺损DO修复术分类: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修复颌骨缺损ICD编码:93.4308下颌骨的血供:下颌骨的血供(图10.8.3.5.1-1,10.8.3.5.1-2)。9.骨不连。12.颅骨缺损。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
-
下颌骨体部缺损DO修复术
手术名称:下颌骨体部缺损牵引成骨修复术别名:下颌骨体部缺损DO修复术分类: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修复颌骨缺损ICD编码:93.4308下颌骨的血供:下颌骨的血供(图10.8.3.5.1-1,10.8.3.5.1-2)。9.骨不连。12.颅骨缺损。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
-
下颌磨牙区牙槽嵴增高术
手术名称:下颌磨牙区牙槽嵴增高术分类: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牙槽嵴增高术ICD编码:93.4307概述:下颌磨牙区牙槽嵴增高术用于颅颌面骨牵引延长。9.骨不连。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注意保护舌侧黏骨膜在骨块的附丽。2.保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
牵引成骨上颌骨前徙术
手术名称:牵引成骨上颌骨前徙术别名:上颌骨牵引成骨前移术;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2.上颌骨牵引器的后固定翼应固定在颧骨上,前固定翼应固定在靠近牙槽嵴的骨质上,以获得可靠的支抗。
-
上颌骨牵引成骨前移术
手术名称:牵引成骨上颌骨前徙术别名:上颌骨牵引成骨前移术;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2.上颌骨牵引器的后固定翼应固定在颧骨上,前固定翼应固定在靠近牙槽嵴的骨质上,以获得可靠的支抗。
-
上颌骨牵张成骨前移术
手术名称:牵引成骨上颌骨前徙术别名:上颌骨牵引成骨前移术;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2.上颌骨牵引器的后固定翼应固定在颧骨上,前固定翼应固定在靠近牙槽嵴的骨质上,以获得可靠的支抗。
-
颅骨全层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全层切除术别名:全层颅骨切除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根治性颅内切除术ICD编码:01.604概述:颅骨全层切除术用于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治疗。3.修复颅骨缺损:①用劈开的自体肋骨移植(图10.14.9.1-5)。术后处理:颅骨全层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1.术后48h抽除引流管。
-
全层颅骨切除术
手术名称:颅骨全层切除术别名:全层颅骨切除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根治性颅内切除术ICD编码:01.604概述:颅骨全层切除术用于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治疗。3.修复颅骨缺损:①用劈开的自体肋骨移植(图10.14.9.1-5)。术后处理:颅骨全层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1.术后48h抽除引流管。
-
耳内脑膜脑疝
概述:多种原因引起鼓室乳突部骨质缺损,使脑膜脑实质疝入鼓室或乳突腔内。治疗措施:首先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可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然后做耳内或耳后切口,将鼓室乳突腔内残留病灶如死骨、胆脂瘤、肉芽等清除干净,然后将疝出脑膜脑组织切除,不能还纳颅内,否则坏死变性的脑组织形成脓肿,将加深感染。
-
外伤后脑膨出
概述:开放性颅脑损伤特别是穿透性火器伤之后,由于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均已开放,甚至,伴有头皮、颅骨及硬脑膜的缺损,如果伤后早期曾有颅内出血、脑水肿脑肿胀而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则很易造成脑组织从颅骨缺损口向外膨出犹如蕈状,故又有脑蕈之称(BrainFungus)。
-
小脑幕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包括幕切迹和窦汇区)的脑膜瘤,可向小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发展,亦可呈哑铃形生长。3%,本组152例占4.84%。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小脑幕切迹脑膜瘤应注意保护脑干。
-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枕骨大孔脑膜瘤是指发生于枕骨大孔四周的脑膜瘤,其中一半发生于枕骨大孔前缘,常造成对延髓的压迫。诊断检查:1.病史询问颅内高压和神经症状,注意有无癫痫发作,了解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情况。2.体检注意检查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检查头顶部有无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
-
鞍结节和鞍隔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鞍结节脑膜瘤的附着点在鞍结节,由蝶鞍的前上方长出,与从鞍内长出的垂体瘤以及从鞍上长出的颅咽管瘤不同,症状也有差别。症状: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④最后视觉通路受压严重,视力完全丧失,颅内压增高明显,甚至引起明显的脑干受损症状。
-
先天性包涵性皮样囊肿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大多数皮样囊肿起源于沿胚胎融合线的底层上皮细胞。常无任何症状,有些则有痛感。外伤后可发生感染。本病也应与同一部位的脑膨出相鉴别,后者常伴有其下颅骨缺损。治疗方案:单纯切除即可,但鼻部的皮样囊肿切除后复发率很高,因有些损害常波及深部及鼻骨,其下的窦道也应同时切除。
-
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引成骨扩弓术
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张成骨扩弓术分类: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扩弓术ICD编码:93.4303概述: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引成骨扩弓术用于颅颌面骨牵引延长。7.牙槽嵴过低或缺损。9.骨不连。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术中注意要点:1.保护上颌中切牙牙根。
-
上颌牙弓过窄的DO扩弓术
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张成骨扩弓术分类: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扩弓术ICD编码:93.4303概述: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引成骨扩弓术用于颅颌面骨牵引延长。7.牙槽嵴过低或缺损。9.骨不连。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术中注意要点:1.保护上颌中切牙牙根。
-
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张成骨扩弓术
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张成骨扩弓术分类: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扩弓术ICD编码:93.4303概述:上颌牙弓过窄的牵引成骨扩弓术用于颅颌面骨牵引延长。7.牙槽嵴过低或缺损。9.骨不连。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术中注意要点:1.保护上颌中切牙牙根。
-
颅中窝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②肿瘤血供丰富者可见增粗和迂曲的血管压迹引向骨质增生或破坏区。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鞍旁脑膜瘤累及海绵窦者可不必强求作肿瘤全切除。(3)宜吃具有防治颅内高压作用的食物:玉米须、赤豆、核桃仁、紫菜、鲤鱼、鸭肉、石莼、海带、蟹、蛤蜊。
-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
概述:慢性硬膜外血肿较少见,系指伤后2~但继后若采用过度换气、强力脱水、脑脊液漏、清除颅内血肿及手术减压等措施,或因全身性低血压的影响使颅内高压迅速降低,突然失去了堵塞效应,故而造成硬脑膜自颅骨剥离,遂引起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
脑室内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疾病描述:脑室内脑膜瘤这种脑膜瘤较少见,是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之蜘蛛网膜长出来的,一般会引起水脑症而使病人有头痛、呕吐等脑压亢进的症状。2.体检注意检查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检查头顶部有无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根据肿瘤部位选择经额中回、顶叶或颞中回入路切除侧脑室肿瘤;
-
斜坡脑膜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诊断检查:1.病史询问颅内高压和神经症状,注意有无癫癎发作,了解癫癎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情况。3.颅骨X线平片阳性所见有:①肿瘤局部颅骨内板骨质增生,内外板均有增生时可有骨性突出,少数可有颅板破坏。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
-
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在肿瘤与上矢状窦之间没有脑组织,但也有学者将靠近矢状窦的部分镰旁和凸面脑膜瘤归于矢状窦旁脑膜瘤。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大脑镰脑膜瘤手术时可将受累部分大脑镰一起切除。
-
颌面部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是由神经鞘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两种主要成份组成的良性肿瘤,分单发及多发两种型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又称神经纤维瘤病,本瘤可发生于周围神经的任何部位,口腔颌面部发病者常发于三叉神经及面神经,通常位于面部、颞部、眼部、颈部、舌部及腭部。5.常致颜面部畸形或器官功能障碍,可伴有颅骨缺损。
-
嗅沟和前颅凹颅底脑膜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症状体征: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诊断检查:诊断1.病史询问颅内高压和神经症状,注意有无癫癎发作,了解癫癎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情况。②肿瘤血供丰富者可见增粗和迂曲的血管压迹引向骨质增生或破坏区。
-
颅盖骨骨折
4.生长性骨折: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以前有线形骨折,3—4月后骨折处头皮隆起,有搏动和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蛋白含量较高的脑脊液,久之颅骨骨折线增宽乃至形成颅骨缺损。治疗原则1.凡有颅盖骨骨折都要观察有无合并颅内血肿、脑挫伤与颅神经损伤,要同时治疗。4.若有脑水肿,颅内高压者需使用脱水剂,神经营养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