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2)凝血功能;(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2.无颅内感染。4.术中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面神经、三叉神经监测,降低术中脑神经损伤几率。
-
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激素、脱水药、麻醉常规用药。2.无颅内感染。
-
颅内压降低
概述:颅内压降低系指一侧卧位腰椎穿刺测压低于0.70kPa,临床常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疲倦乏力和精神障碍等表现。(二)颅脑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cramiocerebraltraumaintracranialhypotensionsyndrome)当发生开放性颅脑外伤或中、轻型闭合性颅脑外伤后,可因①脑脊液鼻或耳部大量流失;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
外伤性脑膜炎
疾病代码:ICD:T90.5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由颅脑损伤所引起的脑膜炎多见于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病人。颅脑穿透伤晚期的脑膜炎,常为脑深部感染侵入脑室系统或因脓肿破裂而致,感染一旦发生,由于细菌的毒素和蛛网膜下腔的炎性反应,将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脑血流的障碍。3.合理地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脱水药。
-
大脑凸面脑膜瘤
概述:大脑凸面脑膜瘤是指大脑半球外侧面上的脑膜瘤,主要包括大脑半球额、顶、枕、颞各叶的脑膜瘤和外侧裂部位脑膜瘤,在肿瘤和矢状窦之间有正常脑组织。60岁以上老年病人91例占10.4%。20世纪70年代以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平片和脑血管造影,70年代以后CT应用于临床,对此病可做出非常明确的诊断,而且比MRI更清楚。
-
人体歌诀
起始处称十二指肠球,粘膜平滑,是溃疡好发部位。右主支气管粗短、近垂直。(1)视近: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折光增强。(3)后索:为上行的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坐骨神经本干布于髋关节和股肌后群。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核,其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感觉中枢。
-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头颅MRI;生命体征平稳。
-
髓内肿瘤
其他肿瘤包括血管网织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脂肪瘤、转移癌和结核球,少见占位病变有囊虫、黑色素瘤等。室管膜瘤的病例中,颈段明显高于胸段的发病率,颈段髓内室管膜瘤是胸段的2倍,而星形细胞瘤、颈胸段髓内肿瘤的发病率几乎各占50%左右。(3)脑脊液检查,蛋白多正常或轻度增加,X线平片可见有椎体间隙变窄。
-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疾病别名桥小脑角脑膜瘤,meningiomaofcerebellopontineangle疾病代码ICD:M9530/0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包括幕切迹和窦汇区)的脑膜瘤,可向小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发展,亦可呈哑铃形生长。X线平片示少数桥小脑角胆脂瘤可见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内听道口不扩大;
-
脊髓神经鞘瘤
另外因肿瘤在椎管内,一般较游离,故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后症状可以加重。腰椎椎旁肌肉很深厚,肿瘤往往被包埋在腰大肌内。
-
脊髓神经纤维瘤
另外因肿瘤在椎管内,一般较游离,故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后症状可以加重。腰椎椎旁肌肉很深厚,肿瘤往往被包埋在腰大肌内。
-
脊髓许旺氏细胞瘤
另外因肿瘤在椎管内,一般较游离,故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后症状可以加重。腰椎椎旁肌肉很深厚,肿瘤往往被包埋在腰大肌内。
-
封闭疗法
0.5%普鲁卡因溶液1ml-3ml注射于眼睑的皮下,每日或隔日1次。4.结膜下封闭消毒及操作同结膜下注射法。晚期严重脓毒血症及败血症;如果抽吸有回血或注药时有阻力,说明进针太深或太浅,应调整后注药。用腰椎穿刺针头垂直缓慢刺入,深达5-8cm,直至出现下肢酸胀触电感,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入0.5%-1%普鲁卡因液20-40ml。
-
儿童室管膜肿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
脊髓室管膜肿瘤为含NF2基因突变的室管膜肿瘤和黏液性乳头型室管膜瘤2个亚型,其中幕上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及幕下室管膜瘤A型预后最差。2.脊髓放疗:大多数只在具有“脱落转移灶”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情况下使用(然而,对于是否进行预防性脊髓放疗尚有争议)。另外放疗会增加再次出现恶性肿瘤可能性。
-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
疾病代码:ICD:T90.5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是指病人侧卧位腰穿压力在7.84kPa以下所产生的综合性症状群。经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过滤空气10~其他可刺激脑脊液分泌的药物有:罂粟碱、麻黄碱(麻黄素)、肾上腺素、咖啡因、皮质类固醇、毛果芸香碱、右旋硫酸苯异丙胺等,但效果均不肯定。
-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1.临床诊断为大脑凸面脑膜瘤,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开颅幕上凸面脑膜瘤切除术,必要时术中行脑电监测。4.术中用药:激素、脱水药、抗菌药物。(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CT、MRI扫描,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生命体征平稳。
-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治疗措施: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治疗,可因不同的病因而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相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平卧休息、不睡枕头,必要时采足高头低位;其他有利于改善颅内低压的药物如罂粟碱、麻黄素、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咖啡因、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右旋硫酸苯异丙胺、乌洛托品及皮质类固醇等亦可适量投给以促其恢复。
-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症状体征:寒战、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分泌物突然增加或突然减少情况,有耳鸣、耳痛、听力减退及耳内搏动感觉等。②局部检查,注意乳突部有红肿、压痛、瘘管形成、颞部叩痛,鼓膜有充血穿孔、搏动性溢液,外耳道后上壁有隆起或瘘管。取侧卧位以保持其呼吸道畅通,防止痰涎堵喉头。
-
正常压力脑积水
疾病别名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正常颅压脑积水,normalpressurecranialhydrocephalus疾病代码ICD:G91.2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pressurehydrocephalus,NPH)是一种脑室虽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正常的交通性脑积水综合征。2.分流指征判定(1)临床症状评价:走路不稳是评价分流效果的重要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