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执性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是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妄想与现实生活有联系。妄想内容与现实生活有联系,有一定现实性,多难辩是非,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钟情等。4.提高重返社会的适应能力。4.尽可能用最少剂量,保持最佳效果,避免用超大剂量。5.伴有忧郁、出现药物性锥体外系反应及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合并用药。
-
偏执性精神障碍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及有效剂量范围(小剂量起始)表分类及药名过度镇静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作用锥体外系症状剂量范围(mg/d)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高高中中25~②对阴性症状作用微小。⑤药物对患者工作能力的改善作用较小。(5)体重增加: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引起体重增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
妄想性障碍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及有效剂量范围(小剂量起始)表分类及药名过度镇静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作用锥体外系症状剂量范围(mg/d)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高高中中25~②对阴性症状作用微小。⑤药物对患者工作能力的改善作用较小。(5)体重增加: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引起体重增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
行为调节障碍
概述: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提出明确的目的,并为达到目的而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克服困难,坚持行动,最终完成任务,这一心理过程出现异常称行为调节障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嗜酒所致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病等。意志减退也可以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
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种重性精神疾病(详见附表1)的确诊病例。省级精防机构每年初收集汇总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精神卫生工作情况并填写报表,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于3月1日前录入系统。
-
精神病
狭义仅指重性精神病,不包括神经症、人格异常、心身疾患和智力发育迟滞。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中,对精神病的定义是:"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乏,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恰当接触。后者又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
-
慢性系统性妄想症
多见于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类偏执狂等
-
类偏执
类偏执又称类偏狂,是一种突出的信念,可为妄想,超价观念或过份自信的表现。内容可为被害、钟情、嫉妒或夸大等。其起病原因可为器质性精神障碍、中毒、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情绪的应激反应、人格障碍等,也可为了独立的症状和表现。根据CCMD-Ⅱ-R,类偏狂,偏执狂已合为一个诊断,即偏执性精神病。
-
监视妄想
监视妄想又称跟踪妄想,指患者坚信有人跟踪、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意图对其进行迫害。仍有患者认为有人监视他是为保护他。如某患者称不管自己走在大街上还是集市上都有人跟踪监视他,甚至坐车到远方去仍有人跟踪监视。多见于具有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妄想阵发等疾病。
-
跟踪妄想
监视妄想又称跟踪妄想,指患者坚信有人跟踪、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意图对其进行迫害。仍有患者认为有人监视他是为保护他。如某患者称不管自己走在大街上还是集市上都有人跟踪监视他,甚至坐车到远方去仍有人跟踪监视。多见于具有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妄想阵发等疾病。
-
夫妇间偏执狂
夫妇间偏执狂又称病理性嫉妒综合征,病理性嫉妒这一术语是M·Ey(1950)、R·Mowat(1966)、M·Shentierd(1961)和P·Muller(199)等先后都应用过的。本综合征常见于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多是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自我中心倾向强、自尊心强的人。患者多见性欲亢进,易激惹、紧张等。
-
病理性嫉妒综合征
夫妇间偏执狂又称病理性嫉妒综合征,病理性嫉妒这一术语是M·Ey(1950)、R·Mowat(1966)、M·Shentierd(1961)和P·Muller(199)等先后都应用过的。本综合征常见于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多是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自我中心倾向强、自尊心强的人。患者多见性欲亢进,易激惹、紧张等。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
重性精神疾病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白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6级。包括自伤、自杀。
-
改良电休克治疗法
名称:改良电休克治疗法概述: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而达到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方法。但用经典电休克治疗中的部分禁忌证可改为相对禁忌证,故适应证有所扩大。5.准备必要的急救用品,如洛贝林、咖啡因、尼可刹米、肾上腺素、毛花苷C及开口器、压舌板、注射器等。
-
经典电休克治疗法
名称:经典电休克治疗法别名:电抽搐治疗概述:电休克治疗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在治疗短暂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以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方法。7.青光眼、视网膜脱离。5.准备必要的急救用品,如洛贝林、咖啡因、尼可刹米、肾上腺素、毛花苷C及开口器、压舌板、注射器和氧气瓶等。
-
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三条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重性精神疾病,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实行发病报告;3.出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的,责任报告单位在患者出院后10个工作日内将出院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操作名称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适应症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3)F量表:指诈病分,有64项,高分者多系孤独,低分一般较为合群。2.临床量表(1)疑病(HS):高分者表示有疑病倾向。此图形反映出精神分裂症病人常有的多疑、不信任、退缩、情感淡漠、思维紊乱、妄想、脱离现实等特点。
-
思维观念障碍
病因病理病机:1.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障碍,反应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癔症,强迫性神经症,人格障碍,疑病性神经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这类妄想产生时并不能是以一种观念开始,部分患者以妄想心境妄想知觉、妄想记忆等形式出现。
-
MMPI
操作名称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适应症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3)F量表:指诈病分,有64项,高分者多系孤独,低分一般较为合群。2.临床量表(1)疑病(HS):高分者表示有疑病倾向。此图形反映出精神分裂症病人常有的多疑、不信任、退缩、情感淡漠、思维紊乱、妄想、脱离现实等特点。
-
心理缺陷
心理缺陷,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在现实生活和心理卫生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心理缺陷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3、偏执性格。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常有疑病情绪反应,有疑病性不适症状。
-
Othello综合征
临床表现:以怀疑配偶不贞的嫉妒妄想为核心症状。鉴别诊断:(一)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personalitydisorders)男性多见,表现敏感、多疑、固执、过份警惕、心胸狭窄、好嫉妒,自我评价高,遇到挫折推诿客观,不愿接受批评,好争论、易冲动、易怀疑配偶有作风问题,但找不到确凿的证明。
-
偏执状态
疾病别名偏执性精神病,paranoidpsychosis疾病代码ICD:F20.0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起病多徐缓,主要是妄想的发展。本病多发于中年患者,除占优势的固定妄想外,无精神分裂症的思维凌乱、情感平淡和意向缺乏等症状,可伴有幻听。2.与情感性障碍的鉴别较为容易,因偏执状态是较持续性的,社会功能保持相对较好。
-
听错觉
听错觉即发生于听觉方面的错觉。如将马叫声错听为蛙叫,将别人偶然的一句话错听为中伤性语言。见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及偏执性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