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性眩晕
诊断:1.头位性眼震检查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出现眼震,应持续观察30秒,如眼震持续不消失即为试验阳性。反之多属中枢性病变。
-
迷路窗破裂
临床上应当与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和其他暴聋相鉴别。如为卵圆窗破裂,应先摘除镫骨,用筋膜或颞肌少许塞入窗口内,再将镫骨复位。或由鼻咽腔→咽鼓管→圆窗膜→鼓膜→脑脊液。在人类由于蜗小管很细,又有软组织充填,因此颅内高压传到外淋巴液时已明显减弱,不易引起膜损伤,但可引起慢性渐进性损伤。
-
前庭神经元炎
疾病代码:ICD:G52.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neuronitis)系因前庭神经元受累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眩晕疾病。鉴别诊断:1.梅尼埃病虽有突发性眩晕和自发性眼球震颤,但常伴有耳鸣,且反复眩晕发作后可有听力减退。眩晕持续时间更短,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缓解。听力无障碍,耳石功能检查可有异常。
-
听神经损害
概述:听神经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组成,两者一起经内耳道至内耳,故常可同时受损,表现为听觉与平衡觉两方面的症状,虽两者为同一神经的两种不同组成部分,但对病因的反应不甚一致。一侧前庭功能减退,但无听力障碍。同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如痛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等。
-
运动病
疾病分类:急诊科疾病概述:运动病”是平衡器官功能一时的不适应,不是一种生理缺陷,绝大多数人是可以矫治的。此外,经常参加有助于调节人体位置平衡的体育锻炼,如做原地深蹲起、前后滚翻、荡秋千、登软梯、打球、游泳等也可提高平衡器官对不规则体位改变的适应能力。出现少尿及血液酮体、pH值和碱贮备增高;
-
后半规管堵塞术
手术名称:后半规管堵塞术别名:后半规管栓塞术;开窗时不应直接磨穿骨壁,要先从周围磨起,以出现“蓝色”窗框线为度,然后将磨出的“骨岛”掀起。此法在术中既可迅速、完全地闭塞膜半规管,且降低了膜半规管穿孔和内淋巴漏的危险,减小了迷路创伤和术后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可能。
-
后半规管栓塞术
手术名称:后半规管堵塞术别名:后半规管栓塞术;开窗时不应直接磨穿骨壁,要先从周围磨起,以出现“蓝色”窗框线为度,然后将磨出的“骨岛”掀起。此法在术中既可迅速、完全地闭塞膜半规管,且降低了膜半规管穿孔和内淋巴漏的危险,减小了迷路创伤和术后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可能。
-
后壶腹神经切断术
手术名称:后壶腹神经切断术分类:耳鼻喉科/内耳及听神经、面神经手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术ICD编码:04.0305概述:单孔神经即后壶腹神经,是前庭下神经的分支,其远段平行于圆窗膜的后半部,在圆窗龛的内面。部分患者遗留有非疲劳性眼震和不稳感,术后病人可在2~2.脑脊液漏搔刮后壶腹神经管时,易发生脑脊液漏。
-
Barre-Lieou氏综合征
概述:又称,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病因病理病机:颈椎第4~6椎间盘突出、锥体及小关节增生以及黄韧带的骨化等均可致颈5、8神经根受压,常有颈枕部疼痛,疼痛同时颈强直与头运动受限也是最突出的症状,有时有强迫头位甚至于位置性眩晕。(三)颈椎损伤多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弓崩解,常伴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症状。
-
迷路震荡
病因学:头部外伤时的加速运动中,由于惯性而发生的听觉及前庭末梢感受器的移位,以及强大震动波经颅骨传导到内耳,是迷路震荡的直接原因。常伴有脑震荡症状及精神症状。若听力、眩晕常有波动,应考虑迷路窗破裂所致的淋巴瘘,此时多有典型的耳蜗性聋,活动量增加时外淋巴溢出增多,耳蜗及前庭症状可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