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占位性病变
(2)丘脑:颅内压增高症状。小脑桥脑角:眩晕、患侧耳鸣、耳聋、面部感觉障碍、周围性面瘫、眼震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对侧锥体束征等。丘脑下部:尿崩症,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征,嗜睡,幼年时起病者可有性早熟症,间脑性癫癎(潮红、出汗、流泪、流涎、发热、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
-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概述:压迫性视神经病变(compressiveopticneuropathy)由于眶内或颅内肿瘤或转移癌直接压迫或浸润所致,临床上有时易误诊,应引起警惕。在颅内以鞍区占位性病变多见。转移癌如鼻咽癌,淋巴网状细胞内瘤(何杰金氏病)及额叶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错构瘤、结核瘤、梅毒胶样肿、隐球菌病、结节病、癌性脑膜病变等均可引起。
-
视盘水肿
概述:既往认为仅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视盘肿胀称为视盘水肿,为视盘非炎症性阻塞性水肿,约80%系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其他如炎症、外伤或先天性颅眶畸形等亦可引起。视盘表面的微小血管瘤及毛细血管扩张十分明显,盘周可见点状或火焰出血,盘缘模糊较显著,通过缘部的静脉怒张弯曲,可呈断续状。
-
脑膜癌病
疾病别名脑脊膜癌病疾病代码ICD:G93.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脑膜癌病(meningealcarcinomatosis,MC)是指恶性肿瘤弥漫性或多灶性软脑膜播散或浸润,临床表现为脑、脑神经和脊髓受损的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特殊分布类型,是恶性肿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常发生于原发灶确诊后数月、数年,也有10余年者。
-
颅内肿瘤
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9.鉴别诊断应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脑蛛网膜炎、脑脓肿、脑血管意外、脑寄生虫病等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相鉴别。
-
颅内压增高综合症
概述:凡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颅内容积增加,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超过1.92kpa,即为颅内压增高,若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为颅内压增高综合征。三种内容物中,脑组织体积最大,但对容积代偿所起的作用最小,主要靠压缩脑脊液和脑血流量来维持正常颅内压。
-
脱水疗法
操作名称:脱水疗法适应症:脱水疗法适用于急性颅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急性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氧,其他如中毒、中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全身性疾病、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者。6、高渗性脱水药应快速静脉滴注,注射时不可漏出血管外。
-
颅脑核磁共振检查
名称:颅脑核磁共振检查适应证:颅脑核磁共振检查适用于:1.颅脑外伤(尤适用CT检查阴性者)。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I。
-
耳源性脑积水
概述:患侧窦血栓性静脉炎之后,而引起脑静脉循环障碍,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耳源性脑积水有两种,一是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真性脑积水,一是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后遗的脑静脉循环障碍性颅内高压症,即假性脑积水。3次静脉滴注。如有进行性眼底水肿和视神经萎缩,为挽救视力,应及时采用颞肌下减压术或侧脑室引流术。
-
脑电图
概述:脑电活动是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及其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并由丘脑中线部位的非特异性核起调节作用来完成的。用脑电图仪在着皮表面引导记录到的脑部生物电活动的波形图。④δ波:频率0.5~双极导联每个组1—2min,然后进行睁闭眼及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其他一些诱发试验可依病情在单导或双导联进行。
-
癔症性精神障碍
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等引起。心理暗示治疗效果好。2.临床表现为意识范围狭窄、情绪发泄,阶段性遗忘、鬼神附体、多种人格或其他癔症特征的精神障碍。辅助检查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癫痫、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
脑血管造影
操作名称:脑血管造影适应证:脑血管造影适用于脑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栓塞、闭塞等,颅内占位性病变有定位体征者,颅脑损伤疑有血肿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需明确原因者。2.造影剂浓度限于60%泛影葡胺或适当浓度非离子型造影剂。6.如股动脉穿刺困难者,亦可直接经颈总动脉穿刺插管。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7.能排除炎性视神经病变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2.改善微循环治疗;(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眼部检查: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
-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行冠切经额开颅或经额外侧入路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对于因金属植入物、幽闭恐惧症等无法行MRI检查患者可行CT平扫+增强检查,供血动脉评价可用DSA及CTA。7天内头部增强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项。2.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
前庭神经元炎
疾病代码:ICD:G52.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neuronitis)系因前庭神经元受累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眩晕疾病。鉴别诊断:1.梅尼埃病虽有突发性眩晕和自发性眼球震颤,但常伴有耳鸣,且反复眩晕发作后可有听力减退。眩晕持续时间更短,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缓解。听力无障碍,耳石功能检查可有异常。
-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疾病代码:ICD:S06.4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疾病病因:硬膜外受到较轻的外伤暴力时,存在颅底骨折脑脊液漏者,因颅内压明显低于正常,使血肿变大形成亚急性硬膜外血肿。45天可完全吸收。
-
脑静态显像
操作名称脑静态显像适应症检测血脑屏障完整性,用于脑占位性病变(脑瘤、脓肿或外伤血肿等)的诊断,脑瘤手术后随诊观察。特别是脉络丛,封闭不佳可致假阳性结果。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瘤、脑脓肿、血肿等,可引起异常放射性浓集区,应作多体位显像。4.脑死亡、个别高颅压亦可致脑空白区。
-
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除急诊颅脑外伤、颅骨病变、颅内钙化、蛛网膜下腔急性出血外,其余颅脑病变MRI检查均十分有效,明显优于CT。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利用流入增强原理(TOF法),选择梯度回波序列三维采集显示颅内动脉,头侧加饱和区。
-
散发性脑炎
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瘫、吞咽困难等颅神经麻痹症状亦常出现;四、鉴别:需与精神分裂症、其它症状性癫痫和脑膜脑炎、代谢性和中毒性脑病、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鉴别。二、适当给予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物及神经细胞激活剂(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辅酶Q10、脑活素、脑复康),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