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连性中耳炎
概述:又名慢性卡他或纤维性中耳炎。组织学检查粘膜上皮下为坚实的纤维组织,其内可有钙化或新骨形成,但比鼓室硬化少得多,两者病理很难区别。(三)乳突小房含气吸收小房骨质吸收,咽鼓管早期水肿阻塞,后期可重新消肿通畅。传导性耳聋,有时为混合型耳聋,因鼓膜严重粘连,声阻抗检查价值不大。
-
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12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膜切开置管;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
-
慢性卡他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纤维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别名:不张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点刺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耳垂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解剖部分。耳道碘仿纱条填塞。
-
鼓室硬化症
但应和耳硬化、粘连性中耳炎相鉴别。显微镜下斑块组织分为两型:①软乳酪样壳片与骨质粘连不重,像洋葱皮样可以剥下。斑块为玻璃样变胶原组织,无细胞及血管,覆盖以很薄的扁平上皮。鼓膜表面瘢痕呈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块,有时经大穿孔可见鼓环上、鼓岬表面、锤骨柄后和镫骨周围有灰黄色硬斑块,直接影响鼓膜和听骨活动。
-
颅中窝径路欧氏管成形术
手术名称: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别名:颅中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硬脑膜分离后用拉钩掀起,暴露颅中窝底,认清以下标志:①岩大浅神经所穿过的面神经裂孔,多数病例膝神经节为骨质覆盖,约有5%~术中注意要点:1.注意分离硬脑膜时勿撕裂,以免形成脑脊液漏,若有撕裂,宜取颞肌筋膜修补。
-
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
手术名称: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别名:颅中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硬脑膜分离后用拉钩掀起,暴露颅中窝底,认清以下标志:①岩大浅神经所穿过的面神经裂孔,多数病例膝神经节为骨质覆盖,约有5%~术中注意要点:1.注意分离硬脑膜时勿撕裂,以免形成脑脊液漏,若有撕裂,宜取颞肌筋膜修补。
-
颅中窝径路耳咽管成形术
手术名称:经颅内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别名:颅中窝径路咽鼓管成形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硬脑膜分离后用拉钩掀起,暴露颅中窝底,认清以下标志:①岩大浅神经所穿过的面神经裂孔,多数病例膝神经节为骨质覆盖,约有5%~术中注意要点:1.注意分离硬脑膜时勿撕裂,以免形成脑脊液漏,若有撕裂,宜取颞肌筋膜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