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冲噪声
脉冲噪声指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问1s,A声级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的噪声。
-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
标准基本信息: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4:Occupationalexposuretonois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6月5日发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噪声是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
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Measurementofphysicalagentsinworkplace—Part8:Nois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7年04月12日发布,自2007年11月01日起实施。——增加稳态、非稳态噪声及8h等效声级及40h等效声级的计算方法;
-
爆震性聋
如鼓膜未破,压力波通过鼓膜听小骨经卵圆窗作用于外淋巴液。听力曲线多为水平下降型,高音陡坡下降或斜坡下降型。治疗上主要应早期治疗,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神经营养药及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B族、654-2、菸酸、低分子右旋糖酐、三磷酸腺苷、川芎注射液、复方葛根片,复方丹参片,或高压氧疗法可获得一定疗效。
-
爆震聋
诊断:根据确切的职业性爆震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障碍及耳鸣、耳痛等症状,耳科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有时可见听小骨脱位等,纯音测听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结合客观测听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合并继发性中耳胆脂瘤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
创伤性耳聋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创伤性耳聋是指头颅遭受闭合性创伤所导致的双侧重度高频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爆炸时强大的空气冲击波与脉冲噪声的声压波能共同引起中耳和内耳多种组织结构的损伤,引起眩晕、耳鸣与耳聋(爆震性聋),后者常为感音性或混合性,能部分恢复。传导性聋者气导、骨导助听器均可用。
-
生产性噪声
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noise)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steadynoise),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impulsivenoise)。
-
爆震性耳聋
概述:爆震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冲击和短暂的强烈脉冲噪声及听器造成的听力障碍,常由平战时的爆炸引起。治疗措施:轻度爆震性聋有部分能恢复,开始治疗应不迟于伤后2个月,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及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药物,如烟酸、654-2、维生素、类固醇、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张口及作咀嚼吞咽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