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上颌窦炎
7.上颌窦内窥镜检查该项检查是诊断上颌窦病变的最新方法,,由Messerklinger等人于70年代应用于临床,可在冷光源照明下于窦内取病理活检,或者摄片、录象,可克服检查的盲目性,提高诊断率。先行下鼻道及下鼻甲表面麻醉,再对唇龈窝、鼻旁软组织及尖牙窝行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于牙齿和颊部之间填塞一块纱布以吸收渗血。
-
鼻内上颌窦开窗术
手术名称: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别名:鼻内上颌窦开窗术;2.轻度慢性上颌窦炎,经反复穿刺冲洗未能治愈者。麻醉和体位:1.用浸有肾上腺素1%丁卡因的棉片,置于下鼻道、鼻腔底部、下鼻甲、中鼻甲、鼻中隔的黏膜表面,并置棉片于中鼻甲后端,麻醉蝶腭神经节;再用Luc咬骨钳咬去穿刺的后上及后下骨壁(图9.4.6.3-3)。
-
鼻内上颌窦单纯切开术
手术名称: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别名:鼻内上颌窦开窗术;2.轻度慢性上颌窦炎,经反复穿刺冲洗未能治愈者。麻醉和体位:1.用浸有肾上腺素1%丁卡因的棉片,置于下鼻道、鼻腔底部、下鼻甲、中鼻甲、鼻中隔的黏膜表面,并置棉片于中鼻甲后端,麻醉蝶腭神经节;再用Luc咬骨钳咬去穿刺的后上及后下骨壁(图9.4.6.3-3)。
-
上颌窦鼻内开窗术
手术名称: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别名:鼻内上颌窦开窗术;2.轻度慢性上颌窦炎,经反复穿刺冲洗未能治愈者。麻醉和体位:1.用浸有肾上腺素1%丁卡因的棉片,置于下鼻道、鼻腔底部、下鼻甲、中鼻甲、鼻中隔的黏膜表面,并置棉片于中鼻甲后端,麻醉蝶腭神经节;再用Luc咬骨钳咬去穿刺的后上及后下骨壁(图9.4.6.3-3)。
-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诊断将各鼻窦炎的特征分别叙述如下:(一)慢性上颌窦炎(chronicmaxillarysinusitis)是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中最常见者,脓涕较多,若为牙源性时脓涕常有恶臭味。检查见中鼻甲肿大或肥大、息肉样变,中鼻道中后部、下鼻甲表面甚至鼻底存有粘脓性分泌物,上颌窦穿刺冲冼有粘脓液冲出。X线鼻窦正位和侧位摄片可明确诊断。
-
上颌窦穿刺术
手术名称:上颌窦穿刺术别名: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萎缩性鼻炎与慢性上颌窦炎的手术ICD编码:22.0101概述:上颌窦穿刺术为门诊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根据脓液的性质,可以确定诊断及估计病变的性质,多数病人可达到治愈的目的。2.个别成人病人上颌窦腔小,骨壁厚,不适于上颌窦穿刺。
-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手术名称:上颌窦穿刺术别名: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萎缩性鼻炎与慢性上颌窦炎的手术ICD编码:22.0101概述:上颌窦穿刺术为门诊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根据脓液的性质,可以确定诊断及估计病变的性质,多数病人可达到治愈的目的。2.个别成人病人上颌窦腔小,骨壁厚,不适于上颌窦穿刺。
-
萎缩性鼻炎的手术
2.鼻腔内痂皮过多,痂皮下脓液较多者,先清除痂皮,用抗生素液体冲洗鼻腔数日后再手术。2.术前剪鼻毛。(2)唇龈沟切口:将上唇用甲状腺拉钩翻起,在唇龈沟处自切牙至尖牙切开黏骨膜,用剥离器向上剥离,暴露梨状孔下缘,用小的鼻中隔剥离器自切口深入鼻底,紧贴鼻腔骨壁剥离鼻底及下鼻道外侧黏膜(图9.4.6.1-4)。
-
臭鼻症的手术
2.鼻腔内痂皮过多,痂皮下脓液较多者,先清除痂皮,用抗生素液体冲洗鼻腔数日后再手术。2.术前剪鼻毛。(2)唇龈沟切口:将上唇用甲状腺拉钩翻起,在唇龈沟处自切牙至尖牙切开黏骨膜,用剥离器向上剥离,暴露梨状孔下缘,用小的鼻中隔剥离器自切口深入鼻底,紧贴鼻腔骨壁剥离鼻底及下鼻道外侧黏膜(图9.4.6.1-4)。
-
牙齿感觉过敏
疾病别名过敏性牙本质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牙齿感觉过敏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齿在遇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酸、甜、咸、辣)、机械(摩擦或咬硬物)等刺激时所引起的一种异常酸痛感,俗称倒牙,患者常因此而不敢咀嚼。治疗方案1.局部涂擦脱敏药物,如氨硝酸银溶液、氟化钠甘油或戊二醛制剂等。
-
鼻内筛窦切除术
麻醉和体位:1.鼻内筛窦手术麻醉用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置于中鼻甲后端,麻醉蝶腭神经节,置于鼻腔顶部麻醉筛前神经。中鼻道、中鼻甲、下鼻甲、鼻底及鼻中隔均应覆盖浸有麻醉药的棉片。2周内每日清理术腔,可用浸有地塞米松、林可霉素、新福林混合液的棉片贴敷、收敛,如有水肿样肉芽或血块、干痂凝结,随时去除之。
-
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别名:经上颌窦途径筛窦切除术;鼻腔放置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2.面颊部术后给以冰敷。6.唇龈切口形成瘘孔,手术切口发生局部感染,可能系遗留小碎骨片或纱条引起,或因上颌窦内分泌物不能自对孔或自然孔引流以致切口感染,应尽早找出病因,刮除瘘管周围不健康肉芽组织,局部加压包扎。
-
经上颌窦途径筛窦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别名:经上颌窦途径筛窦切除术;鼻腔放置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2.面颊部术后给以冰敷。6.唇龈切口形成瘘孔,手术切口发生局部感染,可能系遗留小碎骨片或纱条引起,或因上颌窦内分泌物不能自对孔或自然孔引流以致切口感染,应尽早找出病因,刮除瘘管周围不健康肉芽组织,局部加压包扎。
-
鼻窦浆液囊肿
疾病名称:鼻窦浆液囊肿英文名称:Serouscystofnasalsinus分类:耳鼻喉鼻及鼻窦疾病ICD号:J34.1病因:浆液囊肿不是由于黏液腺管口阻塞形成,而是由于炎症或变态反应,由毛细血管渗出的浆液流入黏膜下的一层稀松的结缔组织内,逐渐膨胀起来形成囊肿。上颌窦穿刺时,拔出针芯或回抽有黄色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