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蜇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蜇:拼音名:HǎiZhē别名:海蜇皮、海蜇头、来源: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海蜇科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以全体入药。性味:味咸;4.《本草求原》:安胎。5.《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消痰,行瘀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症瘕,泻痢,崩中带浊,丹毒,癫痫,痞胀,脚气。
-
海蜇皮炎
概述:海蜇亦称水母。当触须刺伤皮肤时,由刺丝囊中放出毒液,被刺者立即感到剧烈刺痛或麻痛,几分钟后局部出现红丘疹、斑丘疹或风团状红斑,反应严重者有瘀血。治疗:在皮肤刺伤处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红肿处外用炉甘石洗剂,水疱处可用高锰酸钾液,或次醋酸铝溶液稀释20锫湿敷,再用氧化锌糊剂涂抹包扎。
-
海蜇煮荸荠
处方:荸荠250克海蜇100克制法:选择个大、肥嫩的鲜荸荠洗净后,去掉小芽及基根;把海蜇漂洗后,同荸荠一并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同煮,待荸荠煮熟后,去掉海蜇,取出荸荠。功能主治:消积,化痰。适用于小儿积滞。3次,每次温热嚼食荸荠3~注意:体弱小儿,1次不可服食过多。摘录:《王圣俞手集》
-
水母
水母中毒:水母在全世界有约3000种,我国常见的水母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红蜇水母)、口冠海蜇、叶腕海蜇、四叶小舌硬水母、长硬钩手水母及僧帽水母等。金黄水母(海荨麻)对小鼠的LD50为2~2.全身肌肉酸痛、肌肉痉挛、发冷、胸闷、恶心,中毒严重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肺水肿、呼吸困难而死亡。
-
牛膝海味汤
组成:怀牛膝30g,海蜇250g,淡菜60g,油、盐各适量。适应证:牛膝海味汤适用于血厥·实证患者。制作方法:把海蜇水发浸洗,去其咸腥味待用,将淡菜和牛膝洗净,与海蜇一起放入砂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汤,加入食盐等调料即可。食用方法:佐餐服食。出处:《新编中国药膳食疗学》
-
雪羹
处方:大荸荠4个海蜇(漂去石灰、矾性)30克功能主治:泄热止痛。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分二次服。摘录:《古方选注》《古方选注》卷中:方名:雪羹组成:大荸荠4个,海蜇(漂去石灰矾性)1两。荸荠味甘,海蜇味咸,性皆寒而滑利,凡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诸药不效者,用此泄热止痛,捷如影响。
-
风痹瘫痪药酒
处方:嫩桑枝4两(切片),陈海蜇12两,野料豆4两,松针4两(捣烂)。功能主治: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瘫痪。用法用量:上药用酒7斤,装入瓷瓶,不论甜燥,将瓶入锅内,外以水与瓶酒仿佛平满,隔水煎3炷香时乃住,日日饮之。摘录:《良方集腋》卷上
-
消囊汤
处方:控涎丹(分吞)2.5克,昆布6克,海藻6克,炒白芥子4.5克,海浮石9克,苏子6克,象贝10克,夏枯草6克,炒天虫6克,桔梗2克,陈海蜇12克,地栗2枚。功能主治:宣络消痰。主痰凝于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杨泳仙方
-
青松药酒
《卫生鸿宝》卷一引《丛桂堂方》:方名:青松药酒组成:青松毛(晒)2斤,陈海蜇1斤,白蜜1斤,细黑豆8两,桑枝(切,炒)8两,胡桃肉8两,甘菊瓣2两,火酒16斤(黄酒亦可)。主治:风湿气。用法用量:隔汤煮1炷香,坛贮,随量饮。
-
愈风酒
《潜斋简效方》:方名:愈风酒组成:陈海蜇12两,马料豆4两,嫩桑枝4两,松针(杵烂)4两。主治:诸风。制备方法:醇酒7斤,封浸煮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