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肿瘤
恶性肿瘤95%以上为原发性甲状腺癌,极少数可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测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免疫球蛋白、T3、T4、甲状腺球蛋白(Tg)、TSH等。(1)乳头状癌:其癌细胞分化较好,恶性程度较低,手术治疗原则为:①癌灶局限于一侧腺叶者,作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健侧腺叶次全切除术;
-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ICD-9-CM-3:06.2-06.4)。1.甲状腺腺瘤:根据腺瘤情况,行腺瘤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或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5)甲状腺B超;
-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2.甲状腺癌:根据甲状腺癌类型及范围选择一侧腺叶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
-
甲状腺微小癌
这种结节与周围甲状腺肿结节质地有差异。4.术前和术中未能确诊,但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患者,无合并颈淋巴结转移者并已行患侧腺叶次全或大部分切除术者,应仔细再查手术标本,检查甲状腺微小癌(TMC)周围组织有无癌细胞浸润,包膜和血管有无侵犯。因为髓样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直接相关;
-
甲状腺隐匿性癌
这种结节与周围甲状腺肿结节质地有差异。4.术前和术中未能确诊,但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患者,无合并颈淋巴结转移者并已行患侧腺叶次全或大部分切除术者,应仔细再查手术标本,检查甲状腺微小癌(TMC)周围组织有无癌细胞浸润,包膜和血管有无侵犯。因为髓样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直接相关;
-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的腺体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称为甲状腺外膜或包膜,与腺体紧密相连,并发出纤维伸入腺体内将腺体分隔为小叶。甲状腺下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在颈动脉和喉静脉后方向上进入椎前筋膜后即有分支,喉返神经可在动脉的分支之间通过。甲状腺肿瘤大,有气管受压移位或狭窄者应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儿童甲状腺癌
2.滤泡细胞癌滤泡状癌仅次于乳头状癌,滤泡细胞膜较厚,核分裂多见,趋向于经血流转移,淋巴转移少见,故多见远处转移,而颈淋巴结转移不多见,多转移至肺或骨骼,有时在临床上以骨折而就诊。MCT也可合并库欣综合征或腺癌。3.血液检查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前列腺素及血清素测定值均升高。
-
海蛾鱼
吻部突出,或长或短,二鼻骨愈合,突出,形成一具锯齿的吻部。眼大,下侧位;鳃盖各骨愈合成大型鳃板。体无鳞,完全被骨板,躯干部骨板密接,不能活动。臀鳍短小,与背鳍相对,均位于尾部;胸鳍突化,常以翼状胸鳍的指状鳍条在水底匍匐爬行,活动能力较弱。在广东沿海海蛾鱼晒干可作药用,治小儿麻疹,甲状腺肿瘤。
-
李树业
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学术成果:李树业从事肿瘤外科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在本专业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丰富临床经验,擅长颌面外科、耳鼻喉科、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及颌面整形手术,在头颈肿瘤的灌注治疗、皮瓣移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
颈部肿块
②对于属于真性肿瘤的病人中,又有大约20%属于良性肿瘤,80%为恶性来源;而对于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可针对转移癌作颈部淋巴清扫术或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并继续寻找原发病灶,此类患者疗效不佳,预后不良。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见恶性淋巴瘤节。3.在颈动脉周围施行手术时,应先以普鲁卡因封闭颈动脉窦。
-
卡尔·兰德施泰纳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巴登,1943年6月26日逝世于美国纽约)是一位奥地利细菌学家。1901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他的晚年兰德施泰纳主要研究肿瘤学,原因是他的夫人患甲状腺肿瘤。
-
兰斯坦纳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巴登,1943年6月26日逝世于美国纽约)是一位奥地利细菌学家。1901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他的晚年兰德施泰纳主要研究肿瘤学,原因是他的夫人患甲状腺肿瘤。
-
鼻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鼻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R04.0)。(3)鼻窦CT扫描;: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凝血功能;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行鼻侧切开术或上颌骨全切除术(ICD-9-CM-3:21.31/22.6/76.39/76.44)。(3)如行上颌骨切除术可应用腭护板式牙托(赝复体)。一期修复者术后10-12天出院。
-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5)鼻腔鼻窦CT。: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支气管造影
操作名称:支气管造影适应证:支气管造影适用于:1.先天或后天性支气管和肺的疾患,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和肺部肿瘤、机化性肺炎、慢性肺脓肿以及肺不张等。4.单侧肺门增大、性质不能肯定者。碘化油对组织刺激轻微,一般不引起局部症状,但进入支气管可刺激黏膜引起咳嗽,析出游离碘后刺激性增大,且易发生碘中毒。
-
纵隔肿瘤
临床表现:1.常见症状如下:(1)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4)压迫症状:上腔静脉受压,常见于上纵隔肿瘤,多见于恶性胸腺瘤及淋巴性恶性肿瘤。(4)经皮穿刺活检位于靠近周围性肿块,可在电视透视下定位,试行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以便得到组织学诊断。
-
甲状腺针吸细胞学检查术
名称:甲状腺针吸细胞学检查术概述:甲状腺位于颈前正中气管两侧,位置较显露,穿刺检查容易进行。2.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大的诊断(如桥本氏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当针刺入皮肤后缓慢进针直至到达甲状腺肿块部位表面,确信针尖内无皮下组织后,刺入肿块并抽拉注射器造成负压,同时将针向不同方向快速进出2~送细胞室检验。
-
胸内甲状腺瘤
病因病理病机:(1)胚胎时期在纵隔内遗存的甲状腺组织,以后发展成为胸内甲状腺瘤;临床表现:胸内甲状腺肿瘤的症状是:(1)气管受压症状,如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此种现象在患者于仰卧位时表现明显;诊断:诊断的主要根据是:①部分患者颈部曾有过肿块出现历史;③在透视下可见肿块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5.上气道影像学检查。(6)纤维内镜检查。3.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201Tl、99mTc-MIBI亲肿瘤显像
原理:一些常用的心肌灌注显像剂,如201Tl(201TlCl)和99mTc-MIBI也可被肿瘤细胞所摄取,称亲肿瘤或肿瘤阳性显像剂。2.给药途径通常肘静脉注射。3.分析结果时,应充分考虑体位、注射途径、注射技术或肿瘤的病理情况所致的伪影、假阳性和假阴性,如乳腺导管癌、硬癌或并发出血呈假阴性,纤维瘤则呈假阳性。
-
碱性染料
概述:碱性染料是使用最早的一种染料,是由阳性电荷色素和盐酸、草酸组成的盐,或与氯化锌组成的复盐,故又称为碱基染料。主要品种苯胺紫,橙色浆状物,分子式:C25-H30-N3.Cl,耐酸、耐碱及一般有机溶剂。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出现眼部刺激症状时可用大量清水冲洗,误服者立即催吐,清水洗胃,洗后用蛋清保护胃黏膜。
-
下咽癌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下咽癌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行下咽切除术、下咽加喉部分或喉全切除术(ICD-9-CM-3:29.33/30.2-30.4)。
-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根据《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长沙)。听性脑干反应;
-
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4)鼻咽侧位X线摄片、鼻腔鼻窦CT。: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