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离胆固醇
英文名:freecholesterol别名:血清游离胆固醇;Fch正常值:酶速率法(37℃):占胆固醇总量0.25~化验结果意义:降低:肝脏实质性病变。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脂类测定化验类别一:血液生化检查化验类别二:脂类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有轻、中度的贫血,而在少数患者,尤其是在肝脏疾患的终末期,贫血可迅速加重,常伴有肝功能迅速恶化,黄疸加深,出现肝性脑病,或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常在短期内死亡。棘刺红细胞易被脾脏扣留而破坏。③棘形红细胞溶血:见于伴有严重低磷血症和低镁血症的营养不良性肝脏疾病患者;
-
血清游离胆固醇
血清游离胆固醇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血清游离胆固醇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脂类测定取材:血液血清游离胆固醇的测定原理:同血清总胆固醇酶法测定,但酶试剂中不含有胆固醇酯酶,因此只有血清中的游离胆固醇同酶试剂反应。可用胆固醇水溶液,加适量表面活性剂。需注意标准液酶反应速度应与血清一致。相关疾病:肝硬化
-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肝和小肠合成。HDL可将蓄积于末梢组织的游离胆固醇与血液循环中脂蛋白或与某些大分子结合而运送到各组织细胞,主要是肝脏。实际上是胆固醇逆转(RCR),RCT促进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维持细胞内胆固醇量的相对衡定,从而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脑脊液胆固醇酯
概述:脑脊液中脂类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胆固醇酯、中性脂肪、磷脂(卵磷脂、髓磷脂等)、脂肪酸、糖脂等,含量甚少,仅在神经组织损伤、变性和脱髓鞘疾病时增多。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为提高显色灵敏度。(3)试剂与参考血清的稳定性:未开瓶的试剂4℃存放至少稳定1年。
-
脑脊液总胆固醇
脑脊液总胆固醇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脑脊液总胆固醇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脑脊液检查化验取材:脑脊液脑脊液总胆固醇的测定原理:胆固醇酯在胆固醇酯酶作用下,生成游离胆固醇和脂肪酸。视当日工作量大小,按说明在100ml上述缓冲液中加入胆固醇氧化酶、胆固醇酯酶和过氧化物酶三种混合试剂。
-
血清胆固醇酯
概述:胆固醇脂主要在肝脏形成,占总胆固醇四分之三,其变化与总胆固醇基本一致。(3)影响血脂测定的药物很多,可使胆固醇升高的有:抗癫痫药、大剂量可的松、左旋多巴、肾上腺素、笨巴比妥、雄激素、辛可芬、氯丙嗪、皮质类固醇、维生素C等;
-
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
别名:Che/Chol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测定: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脂类测定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脂类测定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成游离胆固醇,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氧化为△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以试剂空白调零。0.8∶1临床意义:(1)鉴别肝内外黄疸:阻塞性黄疸比值正常,肝细胞性黄疸比值降低。
-
肝脂酶
肝脂酶(hepaticlipase或hepatiltriglyceridase或hepaticendothelaillipase,HL或HTGL)属于与血液循环中内源性TG代谢有关的酶之一,与LPL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酶。录怀孕或泌乳时,肝素化后血浆中HL活力与血浆的游离胆固醇或类固醇也呈负相关,肾上腺素抑制HL酶活性。
-
血浆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血浆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olestertransferprotein,CETP)又称为脂质转运蛋白(lipidtransferprotein,LTP),从血浆d>1.21g/ml组份中精制得到,CETP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高达45%,是一种疏水性蛋白质,很容易被氧化而失活。最近已阐明其基因结构,存在于第16染色体,与LCAT的基因靠近。
-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LCAT)由肝合成释放入血液,以游离或与脂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在血浆中起催化作用的酶,其作用是将HDL的卵磷脂的C2位不饱和脂肪酸转移给游离胆固醇,生成溶血卵磷脂和胆固醇酯。LCATmRNA约为1400bp组成,其信号肽是440个氨基酸组成的密码子。
-
胆固醇脓胸
概述:胆固醇脓胸是一少见的慢性胸膜腔积液病变,胸腔积液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病程较长,常因胸闷、胸痛进行检查而发现。右侧胸腔病变较多,常呈包裹性,局限于肺底与横膈之间。对有中毒症状、反复穿刺抽液效果不佳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个别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可采用胸廓成型术以消除脓腔。
-
血脂代谢异常
概述: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总脂量约为600mg/dl。血脂的成分较复杂,主要有总胆固醇(TC,其中2/3为胆固醇脂,1/3为游离胆固醇)、甘油三脂(TG)、磷脂(PL)、游离脂肪酸(FFA)、脂溶性维生素、固醇类激素等。其中血液中某些脂质成分升高称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
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
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脂类测定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的测定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成游离胆固醇,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氧化为△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化氢。(2)增高:肝细胞损伤、病毒性肝炎早期、家族性卵磷酯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
-
结合胆固醇
别名:血清胆固醇酯,CE,Es正常值:酶速率法(37℃):2.34~75%)(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鉴别肝内外黄疸(胆道梗阻总胆固醇升高、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正常;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脂类测定化验类别一:血液生化检查化验类别二:脂类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