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上脑膜瘤切除术
7支(平均3.6支)穿支,多起自颈内动脉后面或后内侧面,分布于垂体柄(垂体上动脉)、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乳头体前区。③脉络膜前动脉段(自脉络膜前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分叉):发出1~2.体位经额下或纵裂入路手术者,取仰卧位,头高20°,稍后仰;肿瘤全切后,重要结构保留完好(图4.3.3.2-5)。
-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7支(平均3.6支)穿支,多起自颈内动脉后面或后内侧面,分布于垂体柄(垂体上动脉)、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乳头体前区。③脉络膜前动脉段(自脉络膜前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分叉):发出1~2.体位经额下或纵裂入路手术者,取仰卧位,头高20°,稍后仰;肿瘤全切后,重要结构保留完好(图4.3.3.2-5)。
-
胼胝体和透明隔肿瘤切除术
禁忌症:1.浸润性胼胝体肿瘤晚期,病人不能承受手术者。如硬脑膜外与矢状窦间有出血或渗血,可填入明胶海绵,用细丝线将硬脑膜外层与骨膜或帽状腱膜缝合作悬吊(图4.3.1.10-5)。在大脑镰下多可见到胼胝体肿瘤(图4.3.1.10-6),可将肿瘤表面或包膜上的血管电凝后在囊内或分块切除,并根据肿瘤的性质行全切或部分切除。
-
小脑幕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小脑幕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5106概述:小脑幕脑膜瘤属少见的肿瘤。5天行术前栓塞。(2)骨瓣形成:在横窦上顶枕部做4~注意保护肿瘤深部的大脑大静脉、滑车神经、中脑、大脑后动脉、三叉神经、动眼神经等重要结构,当肿瘤与重要结构粘连较重时,不可强求肿瘤全切。
-
蝶骨硬脑膜肉瘤的眼眶病变
概述: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胶质瘤而占第二位,约占全部肿瘤的1/4。蝶骨硬脑脊膜瘤的眼眶病变;由于肿瘤邻近视神经管和眶上裂,早期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和眼球突出,造成眶上裂综合征。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着色及其供血情况。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损害病人的神经功能并非易事。
-
蝶骨硬脑脊膜肉瘤的眼眶病变
概述: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胶质瘤而占第二位,约占全部肿瘤的1/4。蝶骨硬脑脊膜瘤的眼眶病变;由于肿瘤邻近视神经管和眶上裂,早期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和眼球突出,造成眶上裂综合征。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着色及其供血情况。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损害病人的神经功能并非易事。
-
蝶骨脑膜瘤的眼眶病变
概述: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胶质瘤而占第二位,约占全部肿瘤的1/4。蝶骨硬脑脊膜瘤的眼眶病变;由于肿瘤邻近视神经管和眶上裂,早期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和眼球突出,造成眶上裂综合征。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着色及其供血情况。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损害病人的神经功能并非易事。
-
蝶骨硬脑脊膜瘤的眼眶病变
概述: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胶质瘤而占第二位,约占全部肿瘤的1/4。蝶骨硬脑脊膜瘤的眼眶病变;由于肿瘤邻近视神经管和眶上裂,早期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和眼球突出,造成眶上裂综合征。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着色及其供血情况。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损害病人的神经功能并非易事。
-
蝶骨脑脊膜瘤的眼眶病变
概述: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胶质瘤而占第二位,约占全部肿瘤的1/4。蝶骨硬脑脊膜瘤的眼眶病变;由于肿瘤邻近视神经管和眶上裂,早期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和眼球突出,造成眶上裂综合征。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着色及其供血情况。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损害病人的神经功能并非易事。
-
蝶骨嵴脑膜瘤
疾病名称:蝶骨嵴脑膜瘤英文名称:sphenoidridgemeningioma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脑膜瘤颅底脑膜瘤肿瘤科头部肿瘤脑部肿瘤脑膜瘤颅底脑膜瘤ICD号:M9530/0流行病学:蝶骨嵴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第3位,约10.9%,男∶女为1∶1.06。因肿瘤压迫,侧位像可见大脑中动脉一般被抬高。相关药品:氧、吸收性明胶海绵
-
矢状窦旁脑膜瘤
疾病别名傍矢状面脑膜瘤疾病代码ICD:M9530/0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在肿瘤与上矢状窦之间没有脑组织。肿瘤全切后复发者很少,但累及上矢状窦又未能全切肿瘤的患者仍可能复发,复发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术后辅以放疗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
颈前外侧入路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前外侧入路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颈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ICD编码:04.0705概述:哑铃形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7%~脊髓造影对诊断本病可有一定价值,即在阻塞端下方出现双杯口征,硬脊膜内部分为较大杯口,硬脊膜外部分为小杯口,椎动脉造影显示该动脉受压向前向内移位。
-
经颅视神经鞘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颅视神经肿瘤切除术别名:经颅视神经鞘瘤切除术;3.硬脑膜切开和颅内肿瘤部分的探查:硬脑膜瓣状切开,基底连于上方保护额叶皮质,以脑压板沿额叶下面将之向后牵开。7.肿瘤切除:如活检证实为脑膜瘤或神经鞘瘤,应在手术显微镜下剥离,耐心、细致地将肿瘤与视神经纤维分离开,争取肿瘤全切,并保留有用视力。
-
经颅视神经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颅视神经肿瘤切除术别名:经颅视神经鞘瘤切除术;3.硬脑膜切开和颅内肿瘤部分的探查:硬脑膜瓣状切开,基底连于上方保护额叶皮质,以脑压板沿额叶下面将之向后牵开。7.肿瘤切除:如活检证实为脑膜瘤或神经鞘瘤,应在手术显微镜下剥离,耐心、细致地将肿瘤与视神经纤维分离开,争取肿瘤全切,并保留有用视力。
-
脑内畸胎瘤
桥小脑角者可出现头痛呕吐、复视、共济失调、耳聋、眼颤、脑神经损伤及颅内高压等。3.MRI畸胎瘤由多种成分组成,故T1及T2像出现的信号也极为混杂,但边界较清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良性畸胎瘤边界无水肿(T2像显示清楚的高信号),如有周边水肿,提示肿瘤为恶变成分或恶性畸胎瘤,肿瘤在注药后瘤壁和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
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
髓内肿瘤大都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从外科治疗的观点来看,脊髓髓内肿瘤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质地软的浸润性肿瘤,如恶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此类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有液化、坏死和囊性变,与正常脊髓组织无明确界限,不可能完全切除;一般取侧卧位。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血管网状细胞瘤
疾病别名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血管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Lindau瘤,血管网状内皮瘤疾病代码ICD:M8712/0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血管网织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属血管源性无包膜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多为单发,该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若肿瘤在脑干附近或与其有粘连,不可勉强全切以免发生危险。
-
小儿脑肿瘤
(4)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颅按管瘤等蝶鞍区肿瘤压迫视交叉可惜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失。(4)其他从好发部位来看,小儿脑瘤发生在天幕下(后颅窝)和脑中线结构者较成人多,据统计,2—12岁间小儿的颅内肿瘤,2/3发生在天幕下,但在2岁以下和12岁以上患儿中,幕上和幕下各占一半。主要用于手术无法全切或术后复发者。
-
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5102概述: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少数起源于脉络丛组织,占颅内肿瘤的13.4%~当肿瘤基本游离后,切勿急于提出肿瘤,因瘤床底部往往有1至数条供血动脉,必须在直视下观察清楚,电凝或银夹夹闭后再剪断。
-
蝶骨嵴内1/3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蝶骨嵴内1/3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颅底肿瘤手术/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ICD编码:01.5114概述:蝶骨嵴是脑膜瘤好发部位之一,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4%。残留于蝶骨嵴、小翼部位的肿瘤组织以电凝处理。3.牵拉脑组织过度或损伤下丘脑,可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偏瘫或高热与昏迷。
-
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手术体位常取侧卧位,也可采用俯卧位。而是在肿瘤部位的两神经根之间寻找齿状韧带,一般切断2根齿状韧带即可获得足够的显露。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中注意要点:1.切除位于脊髓腹侧或腹外侧肿瘤时,牵拉脊髓必须十分谨慎和轻柔,如手术空间有限,不可勉强行肿瘤完整切除,防止手术损伤脊髓招致不良的后果。
-
纳尔逊综合征
血皮质醇显着降低。2.与异位库欣综合征鉴别血浆ACTH值均升高,作赖氨酸加压素试验可鉴别。3.药物治疗(1)赛庚啶:可降低血浆ACTH水平,使皮肤色素沉着减退。②目前认为为防止Nelson综合征的积极方法是对存在ACTH垂体微腺瘤的库欣综合征患者选择经蝶切除垂体瘤,既可治愈库欣综合征,又可不继发Nelson综合征;
-
丘脑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丘脑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4101概述:丘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应用显微剥离器和小棉片紧贴肿瘤表面剥开正常脑组织,如肿瘤为良性或低恶度胶质瘤,争取肿瘤全切或肉眼下全切;5天,脑脊液正常或含血少时,夹闭引流管观察24h。
-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疾病别名桥小脑角脑膜瘤,meningiomaofcerebellopontineangle疾病代码ICD:M9530/0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包括幕切迹和窦汇区)的脑膜瘤,可向小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发展,亦可呈哑铃形生长。X线平片示少数桥小脑角胆脂瘤可见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内听道口不扩大;
-
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ICD编码:03.405概述:椎管内上皮样囊肿是先天性肿瘤,起源于椎管内皮肤外胚叶的异位组织。囊壁完整时,腔内可涂以10%甲醛液或75%乙醇,再以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将囊肿包膜的切缘与硬脊膜切口做袋形缝合(图4.14.4-3),使囊内容流入硬脊膜外腔。
-
经幕下小脑上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手术名称:幕下小脑上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别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ICD编码:07.5305概述:Krause于1926年首次采用此途径取得成功。在手术显微镜下谨慎操作,在不增加损伤的情况下争取全切肿瘤。
-
幕下小脑上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手术名称:幕下小脑上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别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ICD编码:07.5305概述:Krause于1926年首次采用此途径取得成功。在手术显微镜下谨慎操作,在不增加损伤的情况下争取全切肿瘤。
-
脉络丛乳头状瘤
疾病别名choroidplexuspapilloma疾病代码ICD:M9390/3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脉络丛乳头状瘤(papillomaofchoriodplexuspapillomas,PCP)源于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与室管膜瘤具有相同的胚胎起源,占颅内肿瘤的0.4%~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室穿透引起的硬膜下积液,术后脑脊液分流术可增加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
-
神经元肿瘤和神经元与神经胶质混合性肿瘤
疾病代码:ICD:D33.2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颅内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肿瘤是少见的颅内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病程长,常在幼年或年轻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复杂性的局灶性癫痫发作。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为良性病变,有局部占位效应,应手术切除,手术全切肿瘤可达到治疗目的。
-
醛固酮瘤摘除术
手术名称:醛固酮瘤摘除术别名: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增殖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的皮质可呈单侧或双侧结节状增殖,甚至为微型腺瘤状,有的则为弥漫性增殖,有的皮质的组织像正常。术后处理:肿瘤摘除后,血、尿醛固酮值将迅速降至正常,碱中毒、电解质异常将于数日内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发生低血钠、高血钾症。
-
醛甾酮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醛固酮瘤摘除术别名: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增殖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的皮质可呈单侧或双侧结节状增殖,甚至为微型腺瘤状,有的则为弥漫性增殖,有的皮质的组织像正常。术后处理:肿瘤摘除后,血、尿醛固酮值将迅速降至正常,碱中毒、电解质异常将于数日内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发生低血钠、高血钾症。
-
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醛固酮瘤摘除术别名: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增殖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的皮质可呈单侧或双侧结节状增殖,甚至为微型腺瘤状,有的则为弥漫性增殖,有的皮质的组织像正常。术后处理:肿瘤摘除后,血、尿醛固酮值将迅速降至正常,碱中毒、电解质异常将于数日内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发生低血钠、高血钾症。
-
鞍结节脑膜瘤
概述:鞍结节脑膜瘤于1899年由Stewart首次介绍,Cushing等于1929年将其称之为“鞍上脑膜瘤”。垂体和丘脑下部功能障碍: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较少见,但肿瘤长大后压迫垂体时,也可发生垂体功能减低的症状,如性欲下降、阳萎或闭经;其他辅助检查:1.颅骨X线平片约半数病人头颅平片可有阳性发现。
-
鞍上脑膜瘤
概述:鞍结节脑膜瘤于1899年由Stewart首次介绍,Cushing等于1929年将其称之为“鞍上脑膜瘤”。垂体和丘脑下部功能障碍: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较少见,但肿瘤长大后压迫垂体时,也可发生垂体功能减低的症状,如性欲下降、阳萎或闭经;其他辅助检查:1.颅骨X线平片约半数病人头颅平片可有阳性发现。
-
皮质醇增多综合征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库兴氏综合征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库欣综合症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库兴综合征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皮质醇增多症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库欣综合征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柯兴综合征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柯兴氏综合征
而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人,不论是垂体微腺瘤引起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还是结节性增生,其基础ACTH都较高,且能被CRH兴奋,注射CRH后ACTH有高峰值。从岩下窦(垂体的主要静脉流出通道)、颈静脉球及其他部位取血测ACTH,与末梢血中的ACTH比较:库欣病患者患侧岩下窦的血中ACTH与末梢血中ACTH的比值多≥2∶1;
-
眶内和颅眶部肿瘤切除术
5.所有颅眶沟通瘤、眶尖和(或)视神经管内肿瘤均应经颅切除(硬脑膜外或硬脑膜内入路)。将肌肉向两侧牵开后可看到的结构有:眼上静脉、睫动脉和睫神经、鼻睫神经、动眼神经至提上睑肌的分支、眼动脉及其分布至提上睑肌和上直肌的分支,慎勿损伤。(3)眶顶重建和关颅:肿瘤切除后,缝合眶骨膜,用一片明胶海绵覆盖其上。
-
胸腰椎椎管哑铃型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胸腰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别名:胸腰椎椎管哑铃型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ICD编码:04.0706概述:胸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早期症状是发生于肿瘤所在相应节段的胸部或肩背部的肋间神经痛,稍后才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严重者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胸腰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胸腰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别名:胸腰椎椎管哑铃型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ICD编码:04.0706概述:胸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早期症状是发生于肿瘤所在相应节段的胸部或肩背部的肋间神经痛,稍后才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严重者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经侧脑室三角区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手术名称:经侧脑室三角区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ICD编码:07.5306概述:经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是VanWagenen1931年首先报道的,该氏切除1例松果体瘤取得良好结果。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双侧听神经瘤手术
手术名称:双侧听神经瘤手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ICD编码:04.0105概述:双侧听神经瘤约占听神经瘤发病率的5%~②切开硬脑膜后,向内牵开小脑半球,检查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粘连情况,估计肿瘤全切的可能性,需要时磨开内耳孔的后壁;2.面神经损伤在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下,此并发症已明显减少。
-
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ICD编码:01.5912概述:小脑半球肿瘤以神经胶质瘤最多见(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少数为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胞型属良性,全切后可以治愈。也可事先穿刺,吸出部分囊液再进入囊内,看清瘤结节及其基底,将其完整切除(图4.3.2.1-7B)。
-
脑下垂体腺瘤
双侧肾上腺切除后,由于缺少皮质醇对下丘脑中CRH的负反馈作用,导致CRH得以长期刺激垂体而引起腺瘤,或使原有的ACTH微腺瘤迅速长大,分泌大量的ACTH及MSH而产生全身皮肤、黏膜处明显色素沉着,临床称为纳尔逊综合征。MRI扫描示垂体柄处实体性肿块。②肿瘤质地,95%的垂体肿瘤质地软,易于吸除,能达到全切程度。